猕猴桃树根线虫的防治(猕猴桃树苗根线虫)

猕猴桃树根线虫的防治(猕猴桃树苗根线虫)(1)

最近几年,山东种植猕猴桃面积越来越多,同时带动猕猴桃树苗大力发展,但是猕猴桃树苗连年重茬也会带来猕猴桃根线虫的危害,导致的猕猴桃树苗直接带有根线虫。

第二,如果从陕西,或者四川等地的猕猴桃实生苗,他们带有线虫,毕竟连年在同一块土地里面育苗实生苗的话,树苗根系带有线虫也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这样双向造成猕猴桃线虫,这就很危险。

并且现在很多小家小户的猕猴桃育苗人来说,对于猕猴桃线虫病的防治并不知道如何操作,往往会导致当地的猕猴桃树苗可能多少有点而已。

下面讲述一下猕猴桃根线虫的危害,死树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了。

根结线虫是一类植物寄生性线虫,会引起猕猴桃树根形成根结,并更容易感染其他真菌和细菌性病害,影响猕猴桃生长,造成猕猴桃黄叶,严重时可致幼树整株死亡。根结线虫寄生于许多种不同的农作物上(超过2000种植物)并可快速繁殖,再加上相对短的生活史等特点,危害那是相当的大。

猕猴桃树根线虫的防治(猕猴桃树苗根线虫)(2)

认识根结线虫

显微镜下的根结线虫 图片来源:植物土壤综合治理

由于根结线虫十分微小,肉眼不可见,助手君搜集了一些高清图片,给大家瞧瞧这祸害!

形态特征

猕猴桃树根线虫的防治(猕猴桃树苗根线虫)(3)

根结线虫卵 图片来源:潘战胜

根结线虫卵如蚕茧状,较透明,外壳强韧,长约0.1毫米,宽约0.05毫米。

猕猴桃树根线虫的防治(猕猴桃树苗根线虫)(4)

幼虫

卵内的一龄幼虫 图片来源:潘战胜

1龄幼虫孵化后卷曲在卵内;2龄幼虫进入侵染期,侵入寄主后,其虫体逐渐膨大,由线状变成豆荚状;3龄幼虫似茄子状,并开始雌雄分化;4龄幼虫已完成雌雄分化,雌的呈茄子状或梨状,雄的为卷曲线状。

猕猴桃树根线虫的防治(猕猴桃树苗根线虫)(5)

成虫

根结线虫雄虫 图片来源:陕西省科学院

雄成虫呈线状,尾端稍圆,色较透明,体细小。

猕猴桃树根线虫的防治(猕猴桃树苗根线虫)(6)

根结线虫雌虫 图片来源:人缘泰山

雌成虫呈洋梨形或柠檬形,乳白色,多埋藏在寄主组织内。

生活习性

根结线虫生活 史图解 图片来源:Karssen G and Moens M

猕猴桃树根线虫的防治(猕猴桃树苗根线虫)(7)

根结线虫主要以卵和2龄幼虫随根瘤在土壤中,或直接在土壤中越冬,在土壤无寄主植物的情况下可存活3年之久。

2龄幼虫为根结线虫的侵染龄,通常由根尖侵入。线虫在寄主根结或根瘤内生长发育至4龄,雄虫与雌虫交尾,交尾后雌虫在根结内产卵,雄虫钻出寄主组织进入土中自然死亡。

根结内的卵孵化成2龄幼虫,离开寄主进入土中,生活一段时间重新侵入寄主或留在土壤中越冬。

土温达10℃以上时,卵可孵化,幼虫多在土层1~20厘米处活动。土温高于40℃或低于10℃很少活动,温度55℃,10分钟致死。

适宜土壤相对湿度40~70%。在干燥或过湿土壤中,其活动受到抑制。适宜土壤pH4~8。土壤质地疏松、盐分低的条件适宜线虫活动,有利发病,一般砂土较粘土发病重,连作地发病重。

根结线虫在棚室一年发生10代左右,每个雌虫产卵300粒左右。幼虫为移动性内寄生,雌虫固定内寄生。2龄幼虫穿刺侵入寄主植物根部,在维管束附近形成取食位点,其头区周围细胞融合形成巨型细胞。

棚室土壤中线虫分布普遍随着大棚前边缘向内的距离加大呈现先明显增加而后逐渐减少的趋势。换句话说,就是棚室的边缘和中心分布较少。

下图三张,是我处见过实打实的猕猴桃线虫树苗。

猕猴桃树根线虫的防治(猕猴桃树苗根线虫)(8)

一、症状特点 :

猕猴桃根线虫危害的植株从春季新发嫩芽开始发黄,症状与缺铁相似。成树首位还后结果少,易落果,味酸品质差。挖开根部观察,在植株受害嫩根上产生细小肿胀或小瘤,数次感染则变成大瘤。

猕猴桃树根线虫的防治(猕猴桃树苗根线虫)(9)

猕猴桃树根线虫的防治(猕猴桃树苗根线虫)(10)

猕猴桃树根线虫的防治(猕猴桃树苗根线虫)(11)

(1)地下根部:无论猕猴桃的主根、侧根和须根,也无论是那一个生育期都能受到根结线虫的侵害,受害根肿大,呈大小不等的根结(根瘤),直径可达1-10厘米。根瘤初呈白色,以后呈褐色,受害根较正常根短小,分枝也少,受害后期整个根瘤和病根可变成褐色而腐烂。根瘤形成后,根的活力变小,导管组织变畸形歪扭而影响水分和营养的吸收。由于水分和营养吸收不上去,结果地上部表现出缺肥缺水状态,生长发育不良,叶黄而小,没有光泽。

中国猕猴桃产业网(www.51qiyiguo.com),采用“互联网 产业”方式,以武功猕猴桃为中心,辐射全国猕猴桃上下游企业,整合行业资源,形成全国单品产业上下游聚焦中心。提供猕猴桃种植,加工,销售产业生态供应链的信息服务,带动产业在线升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