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是死于多愁善感吗(林黛玉清高自负)

林黛玉陪贾宝玉做了十年的梦,有一天,突然被薛宝钗叫醒了。

梦中的林黛玉,自负不凡,以仙子自居,“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就连写诗都自比月宫仙子嫦娥。

林黛玉是死于多愁善感吗(林黛玉清高自负)(1)

其实,做梦没什么不好,堪比仙境的美梦,谁不想做呢?正如宝玉的美梦,进入了太虚幻境,“我就在这里过一生,纵然失了家也愿意,强如天天被父母、师傅打呢!

回到现实的宝玉,“天天被父母、师傅打”,进到梦里,都是美景美酒美茶,这样的梦,当然愿望做一辈子都不醒。

问题就在于,很难有人真的在美梦中过一辈子,总会因为各种原因醒来,有的是自己醒来,有的是被迫醒来,有的是被人温柔地叫醒。

宝钗是自己醒来的,宝玉是被迫醒来的,黛玉则是被宝钗温柔地叫醒的。

林黛玉是死于多愁善感吗(林黛玉清高自负)(2)

从十年的美梦中蓦然醒来,面对现实,痛苦是一定的。黛玉面对现实的痛苦,不仅仅是因为她看到了贾府将“后手不接”,更是因为她突然发现,她根本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仙子,而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凡夫俗子,面临着被丫头婆子咒的处境

孤高自许,自命不凡,黛玉只是自以为的仙子。

什么是仙子?飘然在上,因超凡脱俗受众人仰望,同时愿意低头俯视众生,这才是仙子。

黛玉是仙子吗?当然不是,她只是自以为仙子。她的高高在上是“自许”的,没有人想要仰望她,更多的是无视她。同时,她“目无下尘”,从来不愿意往下看看,以至于赵姨娘说她“把我们娘儿们正眼也不瞧”,林红玉说她“爱刻薄人”,李嬷嬷说她“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

林黛玉是死于多愁善感吗(林黛玉清高自负)(3)

通常来看,人们对仙子都有诸多赞美,却从未见过贾府中人赞美过以仙子自居的黛玉,反而因为宝钗进府,“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当然,沉醉于美梦中的黛玉顾不上这些,她的眼里只有和他一起做梦的宝玉,还有梦中的风花雪月。

梦醒之后,掉落凡尘,黛玉才发现自己处境艰难。

梦是虚幻的,病痛却是真实的。沉醉于美梦中的黛玉,一次次被病痛拉回现实,但因为她完全靠做梦来自我麻醉,从未想过认真对待和研究自己的病,等到她彻底从梦中醒来,她的病体已经到了“每年间闹一春一夏”的地步,她也只能悲叹“‘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强的”。

这是已经对自己的病认命了,不打算再做努力。

但是,负责把她叫醒的宝钗不肯认命,于是建议她改喝燕窝粥来养病。

没想到,就是这一个建议,引来了黛玉的一番感慨:

你方才说叫我吃燕窝粥的话,虽然燕窝易得,但只我因身上不好了,每年犯这个病,也没什么要紧的去处。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耽耽,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

每次读到这段话,真是替黛玉又难过又庆幸。难过是因为她确实已经处在了四面楚歌的艰难境地,庆幸是黛玉确实完全从梦中醒来了,所以才能如此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处境。

当然,面临的处境,也是因为黛玉多年沉醉于美梦的必然结果。当初有多“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现在就有多少“下尘”等着反噬她

林黛玉是死于多愁善感吗(林黛玉清高自负)(4)

我们来仔细看看黛玉这段话里藏着的危险气息。

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耽耽,背地里言三语四的。

黛玉是书中唯一一个“心较比干多一窍”的人,也就是唯一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只要她不沉醉于梦中,她就能精准地看到问题的核心:贾府绝大多数的矛盾,都是因为“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

因为“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让凤姐和宝玉成为了众矢之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人性的必然。因为凤姐和宝玉的风头太过,便带来了众多的“虎视耽耽”。而“虎视耽耽”的结果就是各种明枪暗箭扑面而来。

林黛玉是死于多愁善感吗(林黛玉清高自负)(5)

这些明枪暗箭早已有所体现:赵姨娘对凤姐和宝玉暗下毒手、贾环明着想烫瞎宝玉、李纨当面硬刚凤姐、宝玉被贾环告刁状。还有那些“背地里言三语四”,居然也被曾经“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黛玉听到了。

林黛玉饱读诗书,当然知道枪打出头鸟的道理,被老太太捧得越高,就越处于危险的境地,甚至连敌人躲在哪里都不知道

这份清醒的认识,还在梦中宝玉看不到,享受在风光里的凤姐也看不到。但越是看不到,就越危险,因为不懂得避险。

黛玉看到了,她不但看到了,而且看到自己的处境比凤姐和宝玉更危险。

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

被老太太多疼了的不止凤姐和宝玉,还有黛玉。

林黛玉是死于多愁善感吗(林黛玉清高自负)(6)

凤姐和宝玉是贾府的正经主子,“他们尚虎视耽耽,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黛玉这个非正经主子呢?何况黛玉还是个“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非正经主子呢?何况黛玉还经常需要“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何况黛玉还眼里没人从来不体恤这些下人呢?

是的,同样被老太太多疼,黛玉所面临的危险比凤姐和宝玉翻了好几倍

因此,黛玉很清楚,如果她在这种情况下还提出要熬燕窝粥,那些为此操劳的丫头婆子们一定会背地里咒她

这就是掉落凡尘的仙子所必须面对的现实。到了这种境地,黛玉非常清楚,比起她的健康,这些明枪暗箭更为危险

此时的黛玉才发现,她从来不是什么仙子,她只是寄居在贾府的一个孤女,一个多病少能的凡夫俗子。从来没有人仰望她,她也没有值得别人仰望的地方,反而因为她自比为仙、“目无下尘”而让人“虎视耽耽,背地里言三语四的”,甚至还有诅咒。

而“心较比干多一窍”的她,居然这么久才发现这个真实的处境,皆因与宝玉沉醉于美梦而不自知。

林黛玉是死于多愁善感吗(林黛玉清高自负)(7)

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清醒的认识,自此之后的黛玉,变得平和,变得脚踏实地,也变得通晓人情世故了

与此同时,那个“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仙子消失了

真正的仙子从来只在天上,一旦落入凡尘,就不再是仙子,只是凡人。

相关阅读:

《红楼梦》| 山中高士,世外仙姝,作者对钗黛的定位有何深意?

《红楼梦》| 宝钗为何建议黛玉吃燕窝?真相总是很残酷!

一个关于燕窝的细节,含有三层深意,与贾母王夫人宝玉黛玉都有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