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阐述了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为什么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我给《道德经》解读立下三条标准:一是是否符合客观事实,有的用科学假说比如宇宙大爆炸来解读,虽然打着“科学”的旗号,其实与事实不符;二是是否符合主题思想,老子《道德经》围绕“道与德”行文,立意非常集中,每一句话都不是孤立的,如果对一句话或一个概念的解读没有照应,就要对这种解释打个问号;三是是否符合章节主题,《道德经》81个章节,一个章节一个主题,如果对一句话的解读在章节中是孤立的,那么该解读大概率不靠谱,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老子阐述了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老子阐述了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为什么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老子阐述了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

我给《道德经》解读立下三条标准:一是是否符合客观事实,有的用科学假说比如宇宙大爆炸来解读,虽然打着“科学”的旗号,其实与事实不符;二是是否符合主题思想,老子《道德经》围绕“道与德”行文,立意非常集中,每一句话都不是孤立的,如果对一句话或一个概念的解读没有照应,就要对这种解释打个问号;三是是否符合章节主题,《道德经》81个章节,一个章节一个主题,如果对一句话的解读在章节中是孤立的,那么该解读大概率不靠谱。

按照这三条标准,最近对70章的文字反复琢磨,感觉传统的解读是不正确的。我们来看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对这一章的解读,出入并不是很大,这在《道德经》解读中是很少有的。但几乎没有人能跳出“圣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和曲高和寡的苦闷”这个基调。当然包括笔者在内,在我之前的文章以及【三棱心甚易知甚易行版《道德经》通译】中也是随主流翻译的。

但是对照文章开头给自己立下的标准和规矩,本人觉得之前对这一章的理解可能是不正确的。也就是说,主流的解释虽然也没有大错,但总感到可能不是老子的本义,原因有三:

一是不符合老子的格局。传统理解中,话里话外那种怀才不遇的郁闷感、抱怨感、责怪感,好像不符合老子的思想。老子能写出《道德经》,那是有大格局的人,即便在“古之善为道者”这个章节的类似自画像描写中,体现出来的也是那种掩饰不住的自信。但如果像传统解读那样,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类似我们身边依老卖老或某些《道德经》研究者的语气和嘴脸:你不理解我的道就是因为你无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所以,如果按传统的理解,感觉有点怪怪的,不像老子的教导。

二是不符合生活实际。世界上最公平的两样东西是时间和道理。每个人每天的时间都是一样的,谁也不会多,谁也不会少;天下的道理对每个人来说也是一样的,就摆在那里,没有说哪个道理不让某些人知、不让某些人行。所以,“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老子说的这些道理不能知、不能行,也并不是天下人不明白“言有宗,事有君”,更不是对老子不接受、不理解。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执行力,知和行分离,要么不想去知,要么是么了也落实不到行动上。一母同胞的兄弟为什么截然不同?同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为什么大相径庭?都是“内因”在起作用。

所以老子本章的主题是反对知和行的分离和没有知和行的执行力,而不是对自己理论不被理解和接受的抱怨和苦闷。“圣人被褐怀玉”就是对这个主题的形象化描述——知行合一的人才能打磨自我,才具备圣人的素质。

三是不符合文本逻辑。从文字本身来看,传统的解读是不符合文本逻辑的。本段的开头一句是“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这是老子对道德理论的自我评价。接着摆出一个事实“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按照行文逻辑,接下来肯定要讲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矛盾和悖论的。老子也确实是这样行文的,接下来就讲了三层意思: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那么这三层意思就是分析为什么“莫能知,莫能行”的。如果按照传统的解释,这三层文字包含的意思是:不明白道理的根源;不了解、不接受圣人的思想;没有按圣人所说的道理去办。大家看到没有,这样解说,正好与“吾言甚易、甚易行”相悖——我已经下了结论我说的话很明白,也不难实行,你分析的原因却是不明白、不理解、不接受,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那么更合理的解释应该是什么?且看我的分析:

【言有宗,事有君】每个人的言行都有所出之由。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正是因为不明白自己的认知原理和局限,所以才不了解自我,忽略了对自己言行之所由出的反思和纠正。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能对自我进行客观认知的人很少,而能规范、管理自我者更是难能可贵。

这样,把莫能知莫能行的原因归结为不了解自我、不管理自我、不督促自我,而不是单纯地埋怨对圣人之道的不理解、 不明白、不接受。而且这样解释才是符合实际的。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根本就没有学习过《道德经》,但他的言行和“遵道贵德”不谋而合,就是因为他能做到这三条:能自觉反思自己的所言所行;对自己所知所想能够自觉把握;能自知、自明、自管、自约。

而且这个分析和其它章节也有对应:

“言有宗,事有君”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生活实践。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反复强调,“万物”是指人类思想产生的事物分类概念,其来自于人类思维中对客观世界产生的主观映像(有),而主观映像(有)来自于认知之外的客观自然(无)。对于个人来说,万物就是其人头脑中输出的对于事物的看法、观点、判断、取舍,即其言其行。一个人的言行来自于主观认知(有),而主观认知(有)来自于客观自然(无)。所以,一个人如果知道这个认知原理,就会时时反省,就会自觉、自我地监督、判断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言行,即俗话说的“过脑子”。当然传统的解释也是对的,但没有“自我反思”的这层意思,就显得很空洞,没有抓手。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是“自知者明”的生活实践。“无知”既包含传统解读那样的含义,更包含“不掌握和自觉运用认知原理”这层含义。正是因为不掌握认知原理,所以才不了解自己。而传统解读“正是因为无知,所以才不了解我讲的道理”,显得有些生硬。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在多个章节有类似对于“俗人”知见的批评。比如在“古之善为士者”这一章中,“俗人”所表现出来的“小聪明”和“从众”行为,就是因为不自知、不独立、不约束,正好和“知我、则我”相反。

这样一解释,后文的“是以圣人被褐怀玉”就更容易理解、也不显得突兀了。第一层意思提出问题:我说的道理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实行,但天下人都不能理解,不去实行。第二层意思分析原因:每个人说的话都是自己认知的结果,做的事都受到主观思维的支配;正是因为不自觉反思自己的所知所想,所以对自己的言行缺乏认知、判断和管理;能对自我进行客观认知的人很少,而能规范、管理自我者更是难能可贵。所以圣人虽然外表和常人没什么区别,但内心却如同经过琢磨的美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