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武将怎么排行(大唐往事368)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160)

唐朝采用群相制,理论上几个宰相地位平等,但具体到每个皇帝,情况又不一样。

李隆基在宰相制度方面,同样作了很大的革新。

第一是精简班子。

这主要是对武则天的一个纠正,因为她用人喜欢折腾,同时任命十好几个宰相,没几个月又换掉或者杀掉,这既跟她性格有关,也跟当时动荡的政治环境有关。中宗睿宗朝,政局持续动荡,宰相多、任期短的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

李隆基上台,决心改变这种人员臃肿、快进快出的现象。他把宰相班子大幅缩减到只有三四个、甚至两三个人。比如开元元年到四年,基本就是姚崇、卢怀慎,开元五年至八年,基本是宋璟、苏颋。班子精干,办事效率大大提高。

第二是延长任期。任期太短,屁股还没坐热人就下台了,啥事也办不成。而且中央工作涉及面广、影响大,时间短了,既看不出效果,也保证不了质量。

第三项改革,可以叫‘责任制’或者‘首相制’。

搞群相制,优点是民主,缺点是扯皮。李隆基的想法,还是要有个人负责,所以他用宰相喜欢找个挑头的,比如‘姚-卢’配中,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卢怀慎‘坐镇雅俗’,姚崇是绝对的首相;宋璟情况差不多,‘颋遇事多让于璟,璟每论事则颋为之助’,二人主次分明。

其实从领导角度,底下人不团结不行,太团结也不行,关键要达到一种平衡。所以采用首相制的同时,李隆基配套有两个手段:一是任期制,宰相你干得再好,三五年一换,这样不容易形成帮派;二是亲力亲为,什么事他和宰相班子一块研究,这样不容易受蒙蔽。有这两条做保证,采用‘首相制’就是利大于弊,等到这两条不坚持了,那就弊大于利,甚至搞不好栽跟头。

栽跟头还早,目前来看,宋璟的罢相算一种正常干部轮替。硬要挑刺的话,顶多代表李隆基没那么刻苦了,想换个听话点的手下。另外,他起用前线指挥官张嘉贞做宰相,说明在军事方面,准备摆脱姚宋时期的保守政策,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

来看下新任首相张嘉贞的情况。

张嘉贞虽然以节度使身份入相,但进入仕途走的仍是科举路子。他二十岁左右考中明经科,照惯例分到底下当县尉,相当于副县长兼公安局长。在县尉任上,他不知犯了什么事,被免职回到老家山西。在这期间,他碰到人生第一个贵人。

当时一个叫张循宪的御史,在山西巡视工作,碰到个棘手的问题,不知该怎么处理,问当地官员:你们这儿有没有高人,能指点一二的?有人给他推荐了张嘉贞。招来一谈,‘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

张循宪大惊:一个受处分的小干部,竟有如此水平,不但思路清,而且材料水平也很高。

意外还在后面:他把张嘉贞的报告往朝廷一交,竟然受到武则天表扬,夸他事情办得不错。张循宪人还比较实在,说这不是我的功劳,都是某某的主意,‘因请以官让’,意思张嘉贞比他更有资格当这个御史。

武则天听完大喜:“朕宁无一官自进贤邪?”有人才还怕没位置?专门召见张嘉贞,‘嘉贞仪止秀伟,奏对偘偘,后异之。’一看又是帅哥,口才又好,立马给他提作监察御史,从此走上官场快车道。张循宪也提一级,以表彰他发现人才,这有点象谁呢,象太宗时常何举荐马周。

之后,张嘉贞在中央和地方历练,当过中书舍人、州都督,在太原任上,又兼‘天兵军大使’。

他这个‘大使’任命也值得说一说:

一是关于节度使。睿宗时首次出现这个官名,景云元年(710年),‘置河西节度、支度、营田等使,领凉、甘、肃、伊、瓜、西七州。’刚开始叫法并不规范,节度大使、节度使,甚至有时候就是道命令:‘某某部队皆受某某节度。’

唐朝武将怎么排行(大唐往事368)(1)

710年置河西节度(《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所谓节度,就是皇上给你个装饰漂亮的棍棍,叫‘节’,再隆重点,还有面旗帜,叫‘旌’,有这个东西,你就可以代表皇上实行赏罚、指挥调度部队。

当时节度使任务比较单一,就是带兵打仗。一个防区除节度使外,常常还要设一个支度使,负责后勤供应,边疆地区粮食转运困难,还设营田使,负责就地生产粮食。到玄宗后期,节度使权力扩大,把各种活都揽过来,成为一片地方的军政长官。

二是文官担任军职。这种现象隋唐两朝很普遍,主要有三个原因:南北朝以来尚武的风气,古代专业分工相对简单的客观现实,以及朝廷以文制武、控制兵权的考虑。

为什么文官任武职能控制兵权呢?

因为兵权不是文官最感兴趣的东西。

文官第一天花板高,可以干到宰相,管理天下大事,指点江山,成就感更强,而武官只能管兵,权力相对封闭单一。第二,文人向来有种清高感,自认文化水平高,瞧不起当兵的大老粗,所以哪怕做到将军,也想着走回文官的路子,跟那帮之乎者也、一块读圣贤书的同学们混。

有这两条,皇上可以比较放心地让文臣担任武职,而出将入相,也就成为隋唐一条基本的干部政策。

本篇修订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分钟神思漫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