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堤的散文(小西食杂店的金姨)

金姨虽然已经74岁了,可她经营食杂店算账,从没见她用过计算器。

她麻灰色的脸上,被皱纹压缩过的双眼,仍然闪着晶亮的光。老人家常年穿着阳光怎么也明快不起来的衣服。夏日里总是见她坐在楼门口的台阶上,偏偏趿拉着一双皮鞋,一边像是想着什么,一边吸着烟。

金姨大嗓门,可见中气十足,别看年纪大了,依然能骑着自行车去上货,而且出门时总是穿着半方根的皮鞋,从不麻烦儿子。

她还把平时装货品的纸壳箱,还有我们楼上楼下快递用过的纸壳箱大多数都放在她的门口,一些日子后,金姨就把纸壳箱整整齐齐地像码豆腐块似的,装上自己常年放在门前风吹日晒雨淋的小推车上,那“豆腐块”高的老人家似乎极力抬脚抻脖子才能看清前方的路。不过,金姨可一点儿也不担心,她要推车出门了,此行她要过至少三个红绿灯,才能晃晃悠悠地来到废旧物品收购站。其实,她的家门前,每天收破烂的男人女人,不知过了多少个。

金姨是个空巢老人,老伴已去世几年了,去年又送走了90多岁的老妈,如今一个人经营着快二十年了的食杂店,她的小店里无非就是香烟、啤酒、方便面、香肠、饮料等区区可数的商品。前几年,挂面与酱也能买到。

因为有小卖店这个营生,金姨别说出门,就是离家仅有三分钟的市府广场,各个年龄段锻炼的人群里,至始至终,也不会有她的身影。她每天晚上在门口却对不同楼层的人说,“溜达回来了。”手里的烟一明一灭的。

食杂店的销售额越来越少了。打败金姨的不是岁月,而是近些年周边大大小小的超市如雨后春笋般不停地往外冒,还有线上那万能的淘宝与拼多多各路商家。

金姨是在赚钱吗?我想不是,她是在消遣她的孤独和寂寞。可就在今年春节过后不久,2019年得脑梗的独子,也就四十多岁,回来了。很少见他出门,整天宅在家里,不能工作了,走路缓慢,身体稍右倾。儿媳妇与今年九月该上小学的孙女儿却不见登门。

婆婆与小儿子抱怨,“一楼老金太太问我抽啥烟。我告诉了她,她说让我上她那儿买,给我六块钱一盒,结果我去买了,她就六块五了。我再也不去了!”

“人家一把年纪了,儿子没有工作,你还不让人家赚点儿。”先生说。

金姨依然大嗓门,有事儿仍然在一楼向六楼的我喊话。小卖店风雨无阻早早开了门。仍然悄无声息地从门口收回大家放的纸壳箱。生活无论给她的是什么,她那张麻灰色的脸,依然平静如初见。

金姨!我可以说她活得很骄傲。在我的心里,已给老人点了无数的赞。

一一一叶菩提

秦堤的散文(小西食杂店的金姨)(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