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仙子个人简历(凌波仙子水凤凰)

凌波仙子个人简历(凌波仙子水凤凰)(1)

退休了,总得找点事做。有孙子的围着孙子转,不需要带孙子了,就去老年大学。老年大学得有才艺,才艺不济,就学摄影。摄影入手快,几乎没门坎,只是买器材得费点退休工资。

住隔壁单元的老梅,一大早挎着器材往小区外走,他约了老丁,说去野洼子拍水雉。

自从退休之后,老梅的活动空间转向了野外,要么是树林,要么是河滩,主要是拍鸟,比真正的上班还要准时,好些时候刮风下雨也不阻挡不住他的脚步。

他说的野洼子是原来老齿轮厂附近的几个野塘。二十多年前,省属企业齿轮厂开始一步走向衰败,改制、拆分、转产,折腾了十多年,人没了,设备也没了,只剩下诺大的厂房,一座座孤零零地耷拉在山洼里,无精打采地任风雨剥蚀,在光阴里慢慢颓废。

老齿轮厂是往年老三线建设的产物,厂址选在远离城区的山凹里。葱郁的树木覆盖了整个厂区,布满绿苔的废弃水泥路通往茂密的山林里,幽静处,散落了几口水塘。塘边有柳树,隔着柳树,水面上铺着一层厚厚的芡实叶子,还有菱角,一只雄水雉正在菱角叶子上边孵卵。

芡实在本地叫鸡头苞,一种有小刺的水生植物。这一片水域是老丁拍水雉的基地,也是水雉的孵化基地。

老梅拍鸟是从他退休之后开始的。

如果说风景摄影和人物摄影要讲究光影、注重美感的话,那么拍鸟更靠的是全天时段的守候。

每个人拍鸟都像是从积跬步做起。一开始他也是大多数鸟都不认识,都得朝人求教,这几年来,老梅说他已经拍到了上百种鸟了。

最早拍到水雉的时候,他还从来没有见过。拿着手机照片到处切磋,才知道这鸟叫水雉,很稀有的物种,引得一众摄友一阵羡慕,仿佛中了头彩一般。众摄友遂纷纷要求带路同摄。今早约的老丁就是其中一个。

水雉是鸻形目水雉科的一种中小型鸟类,栖息于小型池塘及湖泊旁,为常见的季节性候鸟,多见于中国南方,在本地并不多见。

水雉的头部和颈部前端为白色,颈部后端覆盖有一片十分鲜艳亮眼的金黄色羽毛。背部、腹部及尾羽为棕褐色,两翼主要为白色,翅尖为黑褐色,尾羽像雉鸡一样是长尾羽。优美的体态,艳丽的羽毛,有着水凤凰和凌波仙子的美称。

作为一种在浅水区生活的鸟类,水雉的脚极具特点,脚趾特别长,犹如分叉的枯树枝。这样演化是为了能更好分散身体重量,使其可以在水草和浮叶上从容行走,也更方便捕捉水生植物、小鱼、小虾和水生昆虫等食物。

水雉一般单独或小群活动。性活泼,善行走,步履轻盈,能在漂浮于水面的百合、芡实、莲、菱角等水生植物上来回奔走和停息。挑挑拣拣地找食,间或短距离跃飞到新的取食点。善游泳潜水,或沿水面飞行。鸣叫似猫的“喵喵”声。

老梅在这两年拍水雉的过程,还发现了水雉有着特殊的繁育习性。

他拍的水雉家庭包括了两只雄鸟和一只雌鸟。雌性体态较大,雄性体态较小,很易分辩。雌性负责管理领地,雄性能够进入雌鸟领地代表着获得了雌鸟的接纳。

根据两只雄鸟的竞争情况,雌鸟为雄鸟划定属于各自的孵化地域。

先是,雌鸟与其中一只雄鸟交配,然后产卵4枚,水雉的巢很简陋,雄鸟用嘴叼一些水草放在茨实叶上,确保蛋不会落入水中即可。雌鸟产卵后,孵化的任务就交给了雄鸟。

与第一只雄鸟产孵后,雌鸟再开启一段新的“感情”,再产蛋,雄鸟留下来孵蛋。两只雄鸟在各自孵化点繁育幼雏时,雌鸟的任务就是巡视领地,有时还察看两个雄鸟的繁育情况。

雌鸟当然还在提高警惕保卫着芡实叶菱角叶领地,主要是跟黑水鸡、白鹭和黄尾鳽打斗。

老梅说,他在这里拍了两年,还没见过小水雉,不知是孵化失败了还是他没有运气。

老梅还说,拍鸟时间长了,都给自己拍成孤独了。摄影本身就不是一个热闹的活,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人为鸟守候,还生怕惊动了它们。

能够拍到不容易见到的鸟,或者是能够观察到鸟类的特殊习性,都会有一种成就感,让心灵获得宁静。

凌波仙子个人简历(凌波仙子水凤凰)(2)

凌波仙子个人简历(凌波仙子水凤凰)(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