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助理稳定吗(别把科研助理视为)

作者:王钟的近日,多个部门出台措施支持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企业等机构开发研究助理岗位,教育部更是发布通知,表示将面向2022届高校毕业生开展科研助理岗位网上专场招聘活动在一些部门的描述中,“科研助理”被视为促进就业的有力手段但是,也有媒体报道指出,科研助理整体收入较低,区域、高校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一些人员存在较高的情绪焦虑和不安全感,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科研助理稳定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科研助理稳定吗(别把科研助理视为)

科研助理稳定吗

作者:王钟的

近日,多个部门出台措施支持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企业等机构开发研究助理岗位,教育部更是发布通知,表示将面向2022届高校毕业生开展科研助理岗位网上专场招聘活动。在一些部门的描述中,“科研助理”被视为促进就业的有力手段。但是,也有媒体报道指出,科研助理整体收入较低,区域、高校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一些人员存在较高的情绪焦虑和不安全感。

从缓解就业压力的角度来看,为应届毕业生提供科研助理岗位确实有所帮助。一方面,应届生尚未远离校园,对科研机构的规章制度和相关专业知识较为熟悉,能够较快融入科研环境,为科研工作带来实际的支持;另一方面,现代科研创新是团队工作,对于不少科研课题组来说,经常有一些琐碎却必要的事务性工作和重复性工作需要处理。设置科研助理岗位,能够让团队核心成员从这些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进行创新性的探索。

但是,正因为科研助理依托科研课题组设置,一般不是长期岗位,再加上所能提供的薪酬待遇有限,决定了其并非长期稳定的选择。增加科研助理岗位固然能缓解当下的就业压力,但并非可持续的办法。这些科研助理经过短暂的过渡,还是趋向于寻找一份长期的、回报性更强的工作,这难免让就业压力向未来传递。

而不可否认的是,对许多科研课题组和部分应届毕业生来说,他们对科研助理岗位设置都抱以欢迎态度。在媒体报道中,有高校教授就表示:“课题组是典型的学习型团队,对那些喜欢高校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对科研感兴趣,或希望继续深造的毕业生而言,科研助理岗位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实际上,科研助理制度不仅要致力于实现缓解就业压力的短期目标,更要立足于长远,以完善科研人才培养体系、促进科研创新为最终追求。

如今,随着青年就业观念的多元化,“一毕业就找到一份稳定工作”的想法已不再是所有应届生的执念。结合自身兴趣和能力,在不断尝试、不断探索中确立就业方向,是不少年轻人对待就业的新方式。科研助理岗位灵活性强、拥有较多自由支配时间,让毕业生有充分的空间思考未来,为下一步发展积蓄能量。

对于科研人才培养和选拔工作而言,则可以通过设置科研助理岗位,从中挖掘具有学术创新潜质的后备人才。过去,科研人才的选拔更多地以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为依据,考试成绩较好的学生就能获得更多深造和从事科研的机会。然而,课堂学习和科研创新毕竟有所不同,也有一些“学霸”在从事科研工作以后,发现自身能力和兴趣不与之匹配。为学生提供短期、过渡性质的科研助理岗位,有利于他们真正了解科研工作,进而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选拔年轻科研工作者。

科研是兼具探索性和不确定性的创新工作,科研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同样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尽管科研助理是一项短期、过渡性的工作,但也要努力改善薪酬福利保障水平。与此同时,要创造条件让科研助理真正融入科研团队,为有潜质的助理提供深入体验学术前沿的机会,而不是把他们视为“学术临时工”。完善科研助理岗位设置,将人才考察、培养与日常科研任务结合起来,为对科研事业有兴趣的年轻人设计有梯度的入门通道,才是这项制度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科研创新事业进步应当追求的方向。(王钟的)

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