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书的样子就是最美的风景(是风景中的风景)

你看书的样子就是最美的风景(是风景中的风景)(1)

文|江徐


黄山脚下有一个村子,叫碧山村,白墙黑瓦,小巷深幽。村里有一爿旧书店,叫碧山书局,旧书很多。有一个老人,每天忙完农活后去那里看书,去之前,他会将手洗干净,换上洁净的西装,走到固定的书架上取出没读完的那本,找个安静的角落坐下。

南方古镇,木色陈旧,店里的灯光也显得暗黄,老人背后正好有一块天鹅绒的红色幕布。那歌画面,老人那份心无旁骛看书的样子,真是让人感动。这是文友分享的旅途中所见,她遗憾未能将此画面拍下来,却深深印在脑海,牢记细节。

书局,旧书,看书的老人,让我第一念想起台湾诗人周梦蝶。这位化城再来人,一生颠沛流离,选择以水为师,卖书疗饥,写诗果腹。他在台北武昌街摆书摊,几十年如一日,身着长衫,神色孤清,身旁唯一的书架似乎是红尘之中另一种形式的菩提树。

他的一生,世人的一生,何尝不像他诗集《孤独国》首页的那提纲挈领的句子:“以诗的悲哀征服生命的悲哀”。一位清癯的老人,守着一个书架,书架上摆放各类诗集,这成为台北街头一道独具气韵的风景线。

你看书的样子就是最美的风景(是风景中的风景)(2)

每次出门旅行,除了看看山,看看水,也会留意陌生人在路上上的状态,尤其是那些萍水相逢的正在阅读的人们。

有一年冬天,南方倒是温暖如春,广州火车站附近有一条路,紫荆花盛开在枝头,红艳整条街巷。经过时,我看到一个中年男子,自带塑料矮凳,坐在银行门外的角落,在看书。身前身后摆放着两只很大的编织袋,他的穿着也不甚体面。我想知道他看的是什么书,又不好意思上前打扰。面前人来人往与他无关,树上花开花飞也与他无关,书卷与行囊之间,他有自己的奔波与宁静。

你看书的样子就是最美的风景(是风景中的风景)(3)

有一年初夏,在虎丘风景区,我看到有意思的一幕:剑池前,随着导游的讲解,一群中国游客纷纷低头引颈望向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深潭。而在十米开外,两位外国游客——看起来像父女,并肩坐在树荫下的大石头上,父亲翻看手机,女儿在看书,貌似是一部小说,紧锁的眉头透露她被书中人物命运的起伏所牵惹。最感动我的是,当妈妈和妹妹从不远处的虎丘邮局走出,准备喊父女俩归队时,父亲打了一个“嘘”的手势,又指指身旁沉浸于书中世界的女孩——她手上的书快要看完啦,已经接近尾声啦。

你看书的样子就是最美的风景(是风景中的风景)(4)

有一年秋天,傍晚了,南京的梧桐树叶一片两片漫不经心地落着。我走在南师大校园里,看见一个小女孩,独自坐在台阶上看书,小小的人儿,厚厚的书。书摊在膝盖上,脚跟踮起。她身后一臂之遥的地方有一樽雕塑,飞扬的姿势,上面刻着三个字:奔之歌。

路上那些阅读的人们,让我一次次想起林语堂先生一句话:“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真正喜欢读书的人,才能领略各种书籍带来的不同趣味。那些不管在怎样的环境里能静下心来看书的人,是风景中的风景,亦是风景的灵魂。

你看书的样子就是最美的风景(是风景中的风景)(5)

书,是篝火,是雨伞,是多情的故人,是隐形的白鹤,是照见己心的镜子,是让人独处的房间,是可以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有时,打开一本书,就像进入一个静谧而略带危险气息的漫漫长夜。当你尝试着理解书中人物,实际上始终是在理解自己和人生。

所谓阅读,即非阅读,是名阅读。阅读可以是陪伴,可以是安静的复原,可以是偶然的邂逅,是坠入情网,是不必出门的旅行,是在文字与思想中破冰而行,挚鲸碧海,是一个人的门泊东吴万里船。

邀二三佳友,一起游山玩水,属于赏心乐事。读书,更多时候像踏入一片遮天蔽日的山林,哪怕踽踽独行,深有深的乐趣,浅有浅的意兴。最快乐的一刻,大概是穿越丛林后的豁然开朗。

世界奔涌如热浪,当我们掀开书页,便成为静静的河流。

你看书的样子就是最美的风景(是风景中的风景)(6)

【作者简介:江徐,80后女子,十点读书签约作者。煮字疗饥,借笔画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