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性教育有多重要(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性教育)

近日,一个儿童性教育的视频在网络广泛传播:2022年9月23日,福州华伦中学小学部,肖老师教五年级一个班级的孩子们如何使用卫生巾,两位男生积极举手上台试用,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孩子的性教育有多重要?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孩子的性教育有多重要(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性教育)

孩子的性教育有多重要

近日,一个儿童性教育的视频在网络广泛传播:2022年9月23日,福州华伦中学小学部,肖老师教五年级一个班级的孩子们如何使用卫生巾,两位男生积极举手上台试用。

此事引发一些争议。赞成者认为可以让男性更了解女性,也让女生能减少羞耻感,大家都能大大方方谈论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反对者认为这一逻辑同样适用于“遗精”,另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故而此类教育宜分性别进行。

孰是孰非?其实,双方还有共识的,都认为未成年人应该接受性教育,只是对教育的方式与内容分歧较大。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有必要讨论一下我们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性教育。首先是反猥亵、反性侵、反强奸教育。不是说女孩才需要接受这样的教育,男孩同样需要。这个世界存在恋童癖,受害者可能是女孩,也可能是男孩。男孩也可能被猥亵、被性侵、被强奸。“法定强奸”当然应该包括所有未满十四周岁的孩子,无论与男孩还是女孩发生性关系,只要他们未达到性同意年龄,都应一律以强奸论。

这一教育宜尽早展开。从两岁左右开始,孩子能与家长比较顺畅沟通了,家长就应该教育孩子别让其他人碰自己的隐私部位,如果被别人碰了,应该怎么说、怎么反映,应当场或事后第一时间告知父母。家长也不要心大,让孩子随意脱离自己视线,或把孩子轻率地交给不能给予充分信任的第三方看护。

随着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这一教育当不断加强与深化。最开始,是让孩子建立这方面的防范意识与应对策略,并不需要让孩子对同性异性的身体构造及性与生殖方面的科学知识有什么了解。孩子慢慢变大了,对这方面产生了解的好奇心或需要了,那就适应孩子的需要与接受能力讲一下,也不需要到某个节点一股脑儿地倾泻给孩子。以适度、渐进与持续为适,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孩子,防范其被性侵犯,性知识的传达也应围绕这个主要目的展开。

接下来就是性与生殖的科学知识教育。哪些知识在进入青春期之前孩子就应该了解,哪些在进入青春期之后才予以传授;哪些应该由家长传授授给孩子,哪些选用合适的读本让孩子自己探索学习,哪些通过学校教育来进行,都是可以讨论的。并不是说什么都通过老师向全班同学讲授才算性教育,家长不要放弃自己的主权,也不要让孩子失去探索了解的自主性。

基本原则应该是考虑孩子的需要与接受能力,先粗后细。例如最开始让孩子知道每一个孩子都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精子来自父亲、卵子来自母亲就行了,孩子有好奇心、进一步追问,那就进行适当的解答,并不需要精细到阐释每一个细节。到某个阶段,选用合适的读本让孩子自行探索了解,效果或更好。

这里要区分性与生殖的科学同色情之间的界限,其实两者之间也没有绝对分明的一条界线,但相信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区分识别。大致而言,前者是一个知识系统,不是为了撩拨、挑逗或激发人的性欲,后者哪怕包含着一些知识,目的就是为了催发情欲。家长给孩子选用读本之前,自己可以评估一下内容是否合适,是否有不妥之处。

最后是严肃的性道德教育,这并非最不重要反而可能是最重要的。这在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之时就应该有意识地逐步推进。

性道德教育应该摆脱两种误区或极端。

一是性禁锢与极度的性压抑。视男女裸体、性行为为洪水猛兽,建立男女大防,对孩子与异性的交往有一种病态的担心,这是要不得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某种程度的性禁忌与性羞耻是文明的产物与标志,但并不意味着得走向性禁锢与极度的性压抑,说到底是一个度的把握,绝不要走极端。成年人可以大大方方地欣赏人体美,欣赏人体的曲线美与动感美。

二是性放纵与性颓废,并视为一种值得追求的自由。家长应该教育自己的孩子,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性是严肃的、郑重的,不能像吃饭喝水打游戏那样随便、轻易,要尊重异性、尊重自我。文明建立了各种规则与礼俗来约束性,婚姻与家庭才有了坚实的基础,文明才能永续前进。

性放纵与性颓废泛滥,婚姻、家庭与文明就好比建立在流沙之上,绝不是文明的进步,而是文明的倒退。而且,性放纵与性颓废绝不是性道德崩盘的终点,下一步就是污名化并扭转、颠倒正常严肃的性道德,这绝不是迈入一个更高的文明,而是文明的倾覆。

回到文章开头的例子,大家对性教育的方式与内容有分歧,那是好事,说明大家在认真对待这一问题,某些问题也未必能分出明显的对错,那大家大可各自探索,使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与内容。

当然,也不认为什么性话题都得公开讨论,所有性羞耻都得统统消除,社会对性话题的呈现当保持一定的克制审慎。比如,你家有一对儿女,父子、母女一对一私下进行某些方面的性教育是比较合适的,四人集体讨论与传授就未必合适,这一逻辑,或也可适用于学校教育与社会讨论。一切的一切,目的应是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赓续每一个人置身其中的文明。

陈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