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有什么世界之最(长春竟有这么多第一次)

[导读]长春拥有许多美好的第一次而且,一直都走在世界前沿生活在长春的你了解过大长春的“第一次”吗?

长春有什么世界之最(长春竟有这么多第一次)(1)

长春第一条铁路 东清铁路

中东铁路是“中国东方铁路”的简称,亦作“东清铁路”、“东省铁路”。日俄战争结束后称中东铁路,即中国东省部铁路之意。中东铁路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俄国为攫取中国东北资源,称霸远东地区而修建的一条“丁”字形铁路。

1897年8月举行开工仪式,1898年8月东清铁路正式动工,以哈尔滨为中心,分东、西、南部三线,由六处同时开始相向施工。北部干线(满洲里到绥芬河)和南满支线(宽城子至旅顺)及其他支线,全长约2500多公里,采用俄制1524毫米轨距,干支线相连,恰如“T”字形,分布在中国东北广大地区。

长春有什么世界之最(长春竟有这么多第一次)(2)

长春第一座火车站 宽城子车站

沙俄宽城子火车站,位于现长春铁北凯旋路机车厂院内,始建于1899年,1901年重建。这座建于110多年前火车站,原本只是沙俄中东铁路支线上的一个普通车站。但就是这条铁路线,带来了长春的城区发展,而这座车站也成为长春历史上的第一座火车站。1905年日俄战争后,双方以长春为界划分势力范围,使得当初默默无闻的长春变得举世瞩目。

长春有什么世界之最(长春竟有这么多第一次)(3)

长春第一条商店街 吉野町商业街

长春吉野町,就是著名的商街长江路,位于火车站前现人民大街东侧。随着满铁附属地的开发,1908年建成了长1500米,宽15米的这条道路。建设之初,名为“横四街”(从此名可见是从火车站开始往南的第四条东西走向的街道),1923年更名为“吉野町”。光复后的1946年7月,国民政府将其更改为“长江路”,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吉野町是新京首屈一指的商店街,有新京银座之称、有着三十年历史且持续繁华至今。从中央通交叉点的一丁目至日本桥通的二丁目之间长约四百米,连同附近的祝町、东一条通等,共有百余家鳞次栉比的大大小小商店。除了满系、德意志、俄罗斯人经营的五、六家毛皮店外,几乎全部是日本人开办的商店。从金泰百货店开始,衣料品店、文化品店、食料品店、住料品店、茶店、饮食店等等栉比排开。

长春第一个商埠地 大马路商埠地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根据日清条约第一条设立各国民居留地,当时支那需自行指定开放地域。长春商埠地以西侧的大经路、东侧的大马路为主要道路基轴形成了城市框架,且成为连接附属地及旧城内的干线道路。这两条主干路及纵横交错的数十条道路形成了商埠城区。

商埠地老市场,位于大马路东的东三马路和东四马路之间。1908年商埠地开建后,由官商集资租地创设。当时建市场的时候,曾借鉴北京天桥市场的格局与模式。为了聚集人气,在东三马路北边建立了一个著名戏院“燕春茶园”(后来的长春电影院),主要用于“唱大口落子戏”,又在路南的平康里建立了妓院区。一时间,这里成了三教九流的集散地,平日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成了进城卖粮农民和各地收粮商贩的必去之地。此后,在燕春茶园的西侧胡同里搭建几十间前店后宅式的商埠市场,主要经营估衣鞋帽、花鸟鱼虫、各类宠物。

长春第一座电影院 长春座

“株式会社长春座”位于位于吉野町3丁目5番地(今胜利大街与长江路交汇处西侧约60米路北),1919年10月26日(一说12月16日)设立。长春座是满铁附属地内最早的一家日本电影院。主要服务于满铁附属地的日本人,以上映日本及日译的外国影片为主,兼演日本剧。是长春最早的电影院。

长春第一座公园 杏花村公园

最早流经这里的溪流名为“黄瓜沟”。1890年左右,当地村民刘殿臣在这一带植树(就是现地质宫后御花园及以东地段),其中以杏树居多。此地也渐渐被人们顺称为“杏花村”。

1900年,随着沙俄中东铁路的建设,此地被俄军征用,大片的树木被充作烧材,杏花村陷入枯败。1901年长春府知府王昌炽到任后不久,看到杏花村破败深感痛惜,遂由官府出资收购此地,重整了杏花村并建了一些房屋,还将此处命名为“课农山庄”。1903年,为了赞颂此举,文人起草了《杏花村记》并刻在石碑上以求传世。于是,这里成为长春近代史上第一座官办的公园和“长春现代园林绿化的开端”。

长春第一家西式医院 基督教女子医院

长春市妇产科医院始建于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由英国牧师纪礼备(译名)创立,当时名为基督教女施医院,隶属英国爱尔兰基督教长老会。1897年基督教男施医院并入女施医院。1934年改名为“新京基督教施医院”。1942年更名为“满洲基督教新京施医院”,归属奉天财团法人盛京医科大学。1945年“九三”胜利后改属中华基督教会东北大会领导,更名为“长春基督教施医院”。

1948年长春解放后,医院隶属宗教事务处。1952年长春市卫生局接管,更名为长春市立医院分院。1953年更名为长春市妇幼保健院。1955年改为长春市产院。1958年更名为长春市妇产科医院。

长春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新京建国大学

“满洲国”建国大学,位于新京南部的欢喜岭(现长春人民大街与卫星路交汇处西北角,现长春大学处)。该校于1937年2月开始筹建,1938年5月正式落成,属“满洲国”国务院的直辖单位,也是“满洲国”的国立大学和最高学府,其总长(校长)由国务总理大臣张景惠兼任。当时的建国大学,学制为六年,分为前后两期各三年。在课程设置上,前期的三年相当于预科阶段,基本是高中程度的基础课程,包括自然和人文科学基础、第二语言等,还要进行精神、军事、武道、作业、农事等训练课程;在后期的三年,相当于本科阶段,更倾向于专业课程传授,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的科目。

建国大学因其毕业即可做官参政的优越待遇,吸引着世界各国莘莘学子报考,然而只有符合录取规定的满、日、鲜、蒙、白俄系考生才有机会考取该校。学校每届招收150人左右,其中日本人75人、中国人50人,朝鲜、蒙古、俄国共25人。从1938年5月到1945年6月,这里共招收了8届1300多名学生。因为学制较长,真正毕业的学生只有1943年到1945年的三届。

长春第一家银行 华俄道胜银行长春支行

在长春,最早出现的银行不是中国本土的银行,而是外资银行。华俄道胜银行,是1895年12月由沙俄、法国和大清国三家合资成立的银行,总部设在沙俄的首府圣彼得堡,是代表沙俄在华利益的金融机构。1900年,其在长春设立的支行是长春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家银行。

长春第一座混凝土大桥 南关大桥

最初是清代时修建的长64米、宽4.55米的简易木桥,因在长春老城南门(也叫全安门)外,故称"南大桥"或"全安桥",人们习惯称它为南关大桥。

日本鬼子占领东北后,对东北人民进行了残暴的奴役和疯狂的掠夺。鉴于该桥是长春通往吉林市和东部地区的要道,日本关东军为了快速地在长吉两地调动部队,于31年底开始筹建新桥。

大桥终于赶在1932春天桃花水下来之前完工。桥长86米,宽16米。这是长春第一座混凝土大桥。

长春第一座水库

净月潭

始建于1934年5月,1935年10月完成蓄水池及输水管道工程,1936年1月起开始向市区供水,此水库是作为新京(长春)的供水水源地而建设的。此工程在小台河腰站东西的两山之间,修起了一条长555米的土堰堤坝,形成了一个截留水面面积79平方公里、蓄水面积4.7平方公里的人造湖。

因为此湖呈“弯月”状,加上当时已属日本殖民地的台湾有一个“日月潭”,于是按“南北呼应”的想法,将此人造湖命名为“净月潭”。

长春第一辆自己造的汽车

解放牌载重汽车

1956年7月13日,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牌”载重汽车在长春下线,这批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的解放牌汽车是我国的第一批汽车,型号为CA10,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长春第一辆自己制造的电车

长春号

1959年,长春的电车工人自行设计制造了“长春号”,这是第一辆我们自己制造的电车,而它现在就停驻在电车公司内。尽管现在的它身上有了太多岁月留下的痕迹,已经不能正常运营了,但站在它面前,那些曾经的岁月仿佛就在眼前。

长春第一座高楼

长白山宾馆

上世纪的长春,三四层的小楼其实挺多的,不过1982年完工的长白山宾馆,正式宣告长春有了真正意义的高层建筑(超过10层)。

长春第一座宗教建筑

庆云观

康熙十年(1671年)道教龙门派开山始祖郭守真派其弟子吕太普先到吉林宽城子东南的龙泉山泉眼沟修建道庙清华宫,后在长春的阜丰山修建庆云观,收徒传教,这是长春最早的宗教建筑。光绪五年,道士张本顺又在阜丰山顶修建二层的庆云观。

庆云观香火极旺,闻名东北,最旺盛时,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的 娘娘祭,山上山下热闹非凡,方圆几百里的香客乘火车或马车专程前来进香,远至大连、沈阳、哈尔滨、齐齐哈尔。这几天每天都有从长春发往大屯专列,运送前来进香的香客。同时各种商贩也云集于此,生意红火之极,其声势空前盛大,人多时每天有数万之巨。

由于采石的需要,庆云观于1958年被拆毁。然而,虽然道观损毁,但其香火却一直也未中断。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适逢娘娘祭,上香、讨药的人也是络绎不绝,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之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