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启示 年度记录浙江义乌

央广网北京1月5日消息(总台记者李杨 何翼格)《民生样本,年度记录》,今天带您去浙江义乌。过去十年间,义乌GDP实现翻番、义乌市场脱胎换骨、“义乌造”卖遍全球。这里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更有着来自“中国制造”不断提升的品质与品牌。如今的义乌市场,已成为小商品制造走向全球的重要门户。

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启示 年度记录浙江义乌(1)

义乌国际商贸城(总台记者 李杨 摄)

2013年,在浙江义乌的国际贸易服务中心,来自市政府的商务、税务等11个部门联合办公,大大方便了境内外投资者跨境贸易活动。

印度客商哈里:公司开业的时候,我们到金华申请健康证,又到杭州办营业执照。现在这些业务全部可以在义乌办了。

2014年11月18日,“义新欧”中欧班列从中国义乌出发,历时21天,最终抵达西班牙首都马德里。

时任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代办黄亚中:“义新欧”铁路的开通,为两国的互联互通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对促进中国与西班牙、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都会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

2015年,义乌的圣诞用品出口持续走高,人们戏称“全球圣诞义乌造”。

外国商人哈森:这些国家找的就是新款样品,价格不是大问题,就是要求新款。

时间来到2016年,“义乌模式”不断丰富,“世界集市”逐渐形成。

中国小商品城商户:新产品大概两三个月就会更新一次,而且质量要求是好的。

2017年,义乌市场持续发展,生活更加便利,这一年当地签发的外国人长期居留许可证达到短期签证数量的两倍左右。

义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外管中队长杨小明:随着义乌市场的发展,很多外国人感受到义乌工作生活的便利,从原来的一年来一至两趟,变成了把公司开在义乌,在义乌投资,把家里人带过来在义乌生活。

2018年7月13日,义乌作为唯一一个县级市,获批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义乌市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傅荣正:新外贸、新电商、新零售,我觉得综试区的批复将会对整个义乌跨境电商的发展带来一轮新的高潮。

2019年5月16日,浙江省首票小商品集拼转口货物成功出运,这标志着义乌在转口贸易领域实现“零的突破”。

时任浙江某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主管孙娟:按以往模式,这批货发到伊拉克,国外要发一次,国内也要发一次,伊拉克清关要清两次。现在转口了之后,清关清一次就可以了,订仓只要订一次就可以了,成本上减少了很多。

2020年10月21日,义乌小商品市场数字平台Chinagoods上线,标志着义乌小商品市场全面开启数字化转型。

时任Chinagoods平台建设运营负责人叶凌青:我们围绕商品的展示、交易、贸易服务,把市场的生态搬上网,用数据来驱动市场、仓储、物流、金融等板块的协同发展。

进入2021年,依托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海外直播在义乌兴起,不少企业开始布局海外直播。

义乌某贸易有限公司供应链负责人涂宏名:1个店铺可以开5个直播间,如果把5个直播间开通,一天几千单应该没有问题。

2022年,第十年……

张佳媛是一家制伞企业的总经理,每天早上她都会准时出现在位于义乌国际商贸城的自家店铺里。

“种田不离田头,开店不离柜台。这句话也是我妈经常会和我提起的。好好做生意,必须要牢牢坚守在工作岗位,不能今天有事情了,就把店铺关了去享受玩乐,客户都是随机来店里的。一楼三个店铺主要是做线下的销售,二楼是一个创意设计角,五楼是一个品牌旗舰店,还有一个品牌馆。”张佳媛对记者说。

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启示 年度记录浙江义乌(2)

张佳媛的店铺(总台记者 李杨 摄)

五楼最大的店铺有300多平方米,里面摆放了3000多种样式的雨伞。遮阳伞、礼品伞、反向伞、五折伞一应俱全,这些都是张佳媛和她的团队成员一起设计研发的。相较于国内款式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国外用户的需求就相对固定一些,因此要按需推销。

张佳媛说:“国外不像国内更新这么快,他们喜欢比较经典的款式,比如一些圆点、格子等元素,它可以常年卖。在国外,雨伞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工具,很多客户一家可能有几十把雨伞,每天出门会根据服装来搭配不同的雨伞,他们会买不同的雨伞。”

最近这三年,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本来经常到国外参展的张佳媛将重心慢慢转向了国内展会,但是卖遍全球的计划并没改变。

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启示 年度记录浙江义乌(3)

张佳媛的店铺(总台记者 李杨 摄)

张佳媛介绍:“疫情前我和我妈妈每年都会参加很多次国外展会,像迪拜展、印度展等,日本、韩国等各个国家的展会也都会参加。这两年是以国内的为主,本地的义博会每年都会参加,在义博会上遇到的很多都是真正来找货的客户,都是义乌本地的贸易公司,当时留了联系方式,发了产品报价单,他们就直接来一楼的店铺选款下单了,还是很有效率的。”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张佳媛感觉客商明显增加了,她也通过各种方式,与多年积累的潜在客户取得联系,并告知他们中国最新的防疫政策,欢迎他们来到义乌市场。张佳媛说,现如今,公司的外贸出口占比超过70%,品牌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申请专利。

“在欧美市场,比如欧洲,像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都有我们家的产品,我去法国玩的时候,在巴黎铁塔都能看到,也有客户跟我妈妈说,在西班牙皇宫都能见到我们家的产品。在国外,做雨伞生意的客户,只要看到我们的品牌就会竖起大拇指。”张佳媛表示。

印度客商尼罗斯是个十足的球迷,也是一家国际集团义乌办事处的负责人。作为阿联酋最大的零售商,尼罗斯所在集团目前在中东、非洲、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不同国家开设有239家高级购物中心,尼罗斯每年帮助公司采购大量的义乌小商品。

去年世界杯举办地在卡塔尔,尼罗斯要采购的世界杯相关产品也多了起来。为了方便涌入卡塔尔的球迷购买周边产品,尼罗斯又接到了一个紧急采购任务,那就是打“飞的”再给卡塔尔多哈送去一批货,以保证当地的货架能在世界杯期间满满当当。

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启示 年度记录浙江义乌(4)

尼罗斯公司的选品间(总台记者 李杨 摄)

尼罗斯说:“3吨的货,包括毛巾、帽子、围巾等。空运费都要8万至9万人民币,如果走海运,1万人民币就够了,但是海运可能要20到30天,那就来不及了。”

尼罗斯早在2004年就和义乌结下了不解之缘,身为公司里的高管,尼罗斯把义乌视为自己事业腾飞的地方,见证义乌的发展,融入义乌的生活。他感慨地说:2022年是最难的一年,受疫情影响,物流跟不上,客户拿不到样品,很难有大的订单产生。

尼罗斯表示:“义乌是产品很多的一个地方,几百万的产品在义乌,线上可能要看产品,看看怎么样再买,不是说线上一定不好,线上是可以选产品的,我们还是要把样品发过去。如果下了一个订单,对方收到货之后与照片显示的不一样,那么第二个订单就不会有,所以对方要求把样品发过去。”

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启示 年度记录浙江义乌(5)

尼罗斯公司的选品间(总台记者 李杨 摄)

不过尼罗斯觉得,最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他相信,随着1月8日取消来华人员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2023年一定会迎来新的商机。

“我们公司的采购部门已经很重视了,老板也已经重视了。我们的人员、市场部、信息、场地等都准备好了,因为两年都没有来,他们都要想过来看看市场、工厂和采购货。”尼罗斯说。

义乌商城集团市场运营公司副总经理陈知幸表示,国家的防疫政策调整后,外商来华的热情明显增高。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也会努力打造有利于国际贸易的营商环境,提高国际贸易的便利度。

陈知幸说:“围绕采购商的招引,我们重点来做这一块的文章,贸易洽谈会计划可能搞30多场,举办各类活动,包括我们针对各个市场搞的行业的一些垂直展,也主要是为这些采购商服务的,就是我们把好的商品,还有经营户集中起来做展示、做对接。”

从1982年义乌建立第一代小商品市场至今已经整整40年。经过40年的发展,浙江义乌如今变身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210万种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此汇聚,又销往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