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块蛋糕分给三个人有多少种分法(5块饼怎么分给4个兄弟)

文/香橙聊教育

学生的教育问题是每个家庭最重要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也是不断地重视,一切事情都要为教育让路,这也是每个家里有学生的家庭的真实写照。然而,教育在不断的改革,也让很多的家长无法辅导自家的孩子。

5块蛋糕分给三个人有多少种分法(5块饼怎么分给4个兄弟)(1)

哪怕是985研究生毕业,很多时候也是连小学的课程都辅导不了。不是家长的能力不够,而是时代发展得太快,家长所学的知识和学生所学的知识出现了偏差。

尤其是在课后延伸这类拓展思维的题目中,家长常常败下阵来,就连老师很多时候也是无奈苦笑,但学生也有聪明和统一的时候。

5块蛋糕分给三个人有多少种分法(5块饼怎么分给4个兄弟)(2)

5块饼怎么分给4个兄弟?全班仅一人写错,反而得到了老师的赞扬

一次老师检查作业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还是一道类似课外延伸的题型,其实就是考察学生的动脑能力。也是一道比较简单的问题,全班同学几乎都想到了正确答案。

却唯独小明写错了,但老师却没有批评小明,反而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小明。题目是这样的:妈妈买了5块饼,要怎么平均分为兄弟4人?这个是非常简单的。

5块蛋糕分给三个人有多少种分法(5块饼怎么分给4个兄弟)(3)

大部分的同学都写的是一人一块,然后第五块分成4份,这也确实是正确答案。可小明却写了给妈妈一块。虽然不是正确答案,却体现出小明的孝顺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也因此得到了老师的赞扬。很多网友看后也是纷纷感慨:虽然错了一道题,却好似赢了人情世故。还有网友表示:小明以后必有一番大作为。

5块蛋糕分给三个人有多少种分法(5块饼怎么分给4个兄弟)(4)

学生的答案错了却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如此做法合适吗?

有不少家长在看到老师的做法后表示不理解,毕竟小明的答案是错误的,可老师却要表扬小明,这不是错误地引导学生吗?最主要的是这类题目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争议,本身也在给学生“挖坑”,老师的做法不合适。

但其实,老师表扬小明并没有错,因为这类题目本身就属于开放性问题,而且也体现出小明的孝顺,值得表扬。虽然小明的答案不符合应试教育的标准答案,却也是认真地动脑思考过了,并没有什么不合适。

5块蛋糕分给三个人有多少种分法(5块饼怎么分给4个兄弟)(5)

教育改革之后,这位开放性的问题会更多,学生从多方向思考问题,对后续的学习也是有好处的。教育是需要慢慢引导的,不是拦腰阻断。

引导是教学的关键,逻辑思维更有助于成绩的提升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虽然教育改革之后,一些家长认为“奇葩”的题目屡见不鲜,却也是在锻炼以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块蛋糕分给三个人有多少种分法(5块饼怎么分给4个兄弟)(6)

毕竟教育改革之后,很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在主观题上面,这点在初中以及高中阶段体现得非常明显。而等到初中或者高中阶段才开始练习就已经晚了。

因此,家长不用过于的质疑题目存在的必要,反而要学会引导学生,老师也在不断地引导当中。就像文中提到的问题一样,小明另类的思维模式就是最好的证明。

5块蛋糕分给三个人有多少种分法(5块饼怎么分给4个兄弟)(7)

再者,逻辑思维得到开发和利用,对于学习成绩的提升帮助也是很大的,因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不再受局限,也就不会被固定的思维限制住,哪怕是已经知道了正确答案依旧不敢说。

我高中的时候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也一直记忆犹新,所有的学生包括学霸都不知道的答案我知道,但也因为思维被局限不敢说出自己的答案。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就这样错过了,至今还在后悔。

5块蛋糕分给三个人有多少种分法(5块饼怎么分给4个兄弟)(8)

同样的问题放在其他学生身上也是一样,可见开发逻辑思维对于学生的学习真的很有用。至于方式也比较多,普遍使用比较多的方式就是学习棋类游戏;

或者益智类动脑的兴趣班课程等都是和不错的开发逻辑思维的方式。细心的网友就会发现,从小学习这类开发大脑的游戏,进入应试教育后普遍成绩都不错,一般也都比较聪明。

5块蛋糕分给三个人有多少种分法(5块饼怎么分给4个兄弟)(9)

结语

5块饼如何平均分给4个兄弟,这是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对,但却很少有学生会想到给妈妈留一块,这是思考方式不同的体现,也是学生之间差距的体现。

很多时候看似不经意的一个小问题,就足以拉开学生之间成绩的差距,因为在同样的问题上,有些学生就可以考虑得更全面,得到的答案也就更加准备,成绩自然也就会更高。

5块饼怎么分给4个兄弟?你会怎么分?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