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茶叶的口感香味(为啥全世界的茶叶不是叫做)

新私塾很多时候,一样物品在不同语言中会有不同的名称。譬如苹果、apple、りんご等等都是同一样东西。

但并非所有东西都有同样的待遇。茶叶在世界上绝大部分的语言中,来来去去不是 cha 就是 tea,几乎所有名字都和这两个“词”有关。

虽然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出口事业有上千年的历史,可以想象一些进口了茶叶的文明会跟着使用原来的名字,但 tea 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茶叶在全球几乎有且只有两个名字呢?

本文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Cha都被出口到了哪里?

自古,以中国为起点通向亚欧大陆其他地区的丝绸之路运送的就不仅仅有中国特产丝绸。茶叶也是其中之一。

正如很多文明在遇到舶来品时经常都会直接采用原装发音来给新鲜事物命名,茶叶的所到之处也并没有例外。随着茶叶的出口和传播,茶的名称也一起被带到了其他文明。

据历史记载,在丝绸之路沿线,很早便把 cha 这个词纳入本土语言的有波斯人——他们称之为 chay。

接着,以位于中亚的波斯作为中转地,化身为 chay 的茶叶继续往前走,逐渐走到了南亚、中东、东欧,甚至是非洲。

因此,在印地语、乌尔都语、土耳其语、俄语、阿拉伯语,甚至是东非的斯瓦希里语中都能找到意为茶的 chay 这个词或者其变体,如阿拉伯语中的 shay。

这些语言中茶叶的名字来源相对简单,口口相传加点口音,最后也没和原来的名字 cha 的发音相差多远。

各大茶叶的口感香味(为啥全世界的茶叶不是叫做)(1)

然而,英语中的 tea 和 cha 的发音却差得很远啊。是因为传的人听力不好听岔了,还是因为他们喝的其实不是来自中国的茶呢?

他们喝的Tea都是哪里来的?

Cha 之所以变成了 tea,其实这还不能怪古代那些自带口音的外国商人。主要是我们自己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发音。

至少一些福建人就不管茶做 cha,在福建的很多方言里,比如闽南语中,茶的发音近似于 te。

而擅长海上贸易的福建人,也在海上把茶叶带到了世界各地。只不过,他们告诉那些买茶叶的外国商人,这些东西是 te。

<图片来源:qq.com>

因此,在福建人经常往来的东南亚的很多地区,茶叶的单词更接近于 te。

但越过亚欧大陆中间那一块喝 cha 的地区最终把 te 带到西欧的却是荷兰人。

16-17世纪,荷兰人在欧洲和亚洲之间的海上贸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他们在东亚最重要的两个贸易港口分别是在福建和台湾。

就这样,从荷兰语,到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英语等,以及很多荷兰殖民地的语言,虽然都有不同的拼写,但基本上发音都和 te 很接近。

在西欧这片喝 te 的国家中,比较特殊的是喝 cha 的葡萄牙。那是因为葡萄牙人其实比荷兰人更早从中国把茶带回去。但他们并不是从福建带的,而是从澳门带的。既然说粤语的澳门人喝的是 cha,葡萄牙人喝的自然也是 cha。

各大茶叶的口感香味(为啥全世界的茶叶不是叫做)(2)

所以全世界喝的都是中国茶吗?

茶叶在古代虽说是中国特产,但也并非只有中国人才发现怎么使用茶叶。

在一些茶叶自然生产并被人们发现的地区,便在中国茶传入之前就有自己关于茶的词汇。譬如缅甸语中,茶的单词是 lakphak。

而随着茶叶在世界各地传播已经超过两千年,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发展出了自己特有的茶文化。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cha 或者 te 在各种语言中的单词,以及看看一些喜欢喝茶的国家都有什么著名的茶或茶饮料吧。

波斯语:chay

印地语:chāy

乌尔都语:chay

土耳其语:chay

俄语:chay

阿拉伯语:shay

斯瓦希里语:chai

葡萄牙语:chá

荷兰语:thee

法语:thé

德语:tee

英语:tea

西班牙语:té

爪哇语:tèh

各大茶叶的口感香味(为啥全世界的茶叶不是叫做)(3)

乌龙茶(中国):Oolong

抹茶(日本):Matcha

玛萨拉奶茶(印度):Masala Chai

冰奶茶(泰国):Cha Nom Yen

伯爵红茶(英国):Earl Grey

薄荷茶(摩洛哥):Touareg 或者 Mint Tea

锡兰红茶(斯里兰卡):Ceylon Tea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