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日志怎么分类(QQ日志的)

2017-9-12 22:52“的”前后结构间的关联,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qq日志怎么分类?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qq日志怎么分类(QQ日志的)

qq日志怎么分类

2017-9-12 22:52

“的”前后结构间的关联

摘要:两事物可能存在的联系这样归类:充分条件关系、必要条件关系、不充分不必要条件关系。把“的”前后结构各看成是一事物,“的”结构所反映的两事物间的联系也不外乎这几类。“的”结构是如何反映两事物间联系的?也就是说“的”前后结构间是总样关联着的?本文所给的答案是:“的”前结构对“的”后结构具有充分性、限定性(区分性),“的”后结构是特指的。举例验证看法是一个宽泛的话题。本文所举例子限于“的”前后结构都是的名词的情形。

关键词:“的”结构;充分性;限定性;特指

1“的”前后结构间的关联

在现代汉语里用到了语词“的”,结构助词“的”、语气词“的”都可认为它们的前后都有相应的结构,有的“的”后结构可认为是省略了的。把“的”前的相关结构看成是一事物,把“的”后的相关结构也看成是一事物,这两事物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概括:充分条件关系、必要条件关系、不充分不必要条件关系。用“的”结构表达两事物间的这些关系是有讲究的。用两个集合图示如下:

集合R是以同“的”前结构R相关联的对象为元素的集合,集合S是以同S相关联的对象为元素的集合。R、S关联的对象,可以是它们的外延,也可以不是它们的外延。

“的”后结构是中心语,这种情况下,整个“的”结构所指对象这样理解:所指对象是集合S中的元素,集合S与集合R交集中的元素。如果集合S是全域,“R的”所指对象就是全域内同R相关联的所有对象(可参考《量角度考虑语词用到了“的”》一文)。

纯粹从集合的角度看,如果集合R与集合S的交集非空,我们不能由集合R推出集合S,存在集合R不是存在集合S的充分条件。但在“的”结构里,如果存在“的”前的结构所关联的对象,那么,这样的对象中至少存在一个对象是“的”后结构所关联的对象。也就是说,在“的”结构里,“的”前结构对“的”后结构而言具有充分性,当然任意一方对另一方而言都具有充分性也是可以的。“的”前的相关结构对“的”后的结构具有充分性,也就是说,“的”前后结构间的语义关系就是一种:领属关系。一个“R的S”结构相当于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R对S的充分性相当于“p→q”里p对q 的充分性。“的”结构里“的”相当于“p→q”里的“蕴涵”符号,从这个角度看,似乎可以将“的”含义解释为“蕴涵”。

如果“的”前后结构间是充分条件关系,R就是充分条件关系中的前件,S是充分条件关系中的后件。如果是必要条件关系,S是R的必要条件。如果“的”前后结构间是不充分不必要条件关系,从事实真、符合认知的角度看,R对S要具有充分性。

S是“的”结构中心语,这样理解“中心语”:R对S有限定性,R是定语,指出了整个“的”结构所指对象的范围:必定是集合R里的元素。R对S而言有限定性(区分性),S有特指性:所有S的元素一定是集合R内的元素或部分S的元素一定是集合R内的元素。所有S的元素一定是集合R内的元素,是一种特指。部分S的元素是某范围内的对象,特指性更明显,这样的“的”结构能很好的诠释向心结构理论。

“的”前后结构间的关联可以这样概括:“的”前结构对“的”后结构而言具有充分性、限定性(区分性),“的”后结构所指对象是特指的。这样说“的”结构,好像挺抽象的,难理解,其实用起来并不难。接触的例子多了,“的”前后间的这种关联就存在于潜意识里了,成了存在于潜意识里的一种技能,能以条件反射的方式加以运用的技能。当你受到相应的刺激后,需要的“的”结构规范表达会很自然而流畅地有了。

2“的”前后结构间的关联——前后结构都是名词

2.1外延的角度看结构中的名词

概念间的外延关系存在五种情形(两个概念都是空类的情形除外)。两个概念间具体的外延关系是客观存在的,认知上不区分“谁”对“谁”具有充分性,一般情况下,任意一方对另外一方而言都具有充分性。逻辑上看,有“SIP→PIS”说明了这一点。

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外延关系都可认为是交叉关系的特殊情形。这种情况下,肯定的“R的S”结构是规范结构,且除全同外延关系外,肯定的“R的S”表达一定有规范的“S的R”表达。

从外延角度看,可认为否定的“R的S”结构是这样的:S对象是集合R的补集与集合S交集的元素。 R、S间外延关系是交叉、全异外延关系的情况下,可有否定的“R的S”表达,也可有否定的“S的R”表达。如果R真包含S,可有否定的“R的S”表达,但没有否定的“S的R”表达。

R、S间的外延关系是全同关系的例子。“(《祝福》的作者)的鲁迅”、认知上看,这里的“鲁迅”是有限定性(区分性)的: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不同的发展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我”。(“鲁迅的《祝福》的作者”表述不可以,不符合认知,不能体现充分性)。“人的高等动物、高等动物的人”表达可以。“看的看、说的说、红的红”都不是从外延角度看它们间的关系的,应从句法的角度看其中关系。

R、S间的外延关系是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的例子。“动物的生物”,如果要表述“鱼”具有“生物”的一般属性——“具有一定结构”,可有“生物的鱼是具有一定结构的”表达。“不是鱼的生物”表达可以,“不是生物的鱼”表达不可以,“生物”真包含“鱼”。

R、S间的外延关系是交叉、全异关系的情况下,否定的“R的S”或“S的R”表达的例子。“不是学生的党员”、“不是党员的学生”,“不是石头的羊”、“不是羊的石头”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外延的角度看“的”前后的名词,名词的含义是它们的本义。外延角度看R、S,“R的S”结构的“的”都是可以省略的。省略其中的“的”,相当于由“p→q”表达变“p∧q”表达。

2.2“整体”包含“局部”的角度看结构中的名词

“(整体)的(局部)”结构,可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角度去分析。“局部”对“整体”而言,“局部”是“整体”的必要条件,不说:“局部”的“整体”。“整体”对“局部”而言,具有充分性,可说:“整体”的“局部”。

“局部”的“整体”表述:“氢元素的水、轮子的车、手的我”,都是不规范的表达。反过来,“水的氢元素、车的轮子、我的手”,属“整体”的“局部”的表达,是规范表达。“中国的香港、森林的树”是规范表达。“树的森林”是不太规范的表达:把“树”作集合概念来理解,这种表述是规范的,把“树”作类概念来理解,这种表述又是不规范的表达。

2.3“主动关联”与“被关联”的角度看结构中的名词

“我的书、他的话、大家的态度、机器的效率、汽车的速度、物体的温度、物质的组成、方程的解”,认知上看,这些都是“的”前结构“主动”关联“的”后结构。事实存在,“的”前结构“主动”关联“的”后结构,具有充分性。“被关联”的“书、话、态度、效率、速度”不一定关联它们前面的对象,不具有充分性。把它们放在“的”结构前面是不规范的表达,不满足“充分性”这个条件。

双音节动词作“的”后结构名词的,“的”后结构的特指性可这样看。一些双音节的动词具有表过程意味。书写、走动、由来、思考、回答、解释、运动、指点、霸蛮、表演等都带有表过程的意味。不同的对象呈现的过程是有区别的,同一动词,施事者不一样,内涵不一样。这种情形下的“N 的 V”结构,充分性、区分性都能体现,“N 的 V”结构是规范结构。把过程看成是结果,其中的“V”就是名词了。“你的解释、拉拉队的呐喊、细菌的繁殖、旗子的飘扬”的都是这种结构。

任何物体都有温度、任何物质都有组成,似乎温度、组成对物体、物质而言具有充分性,认知角度看,先认识到有“物体、物质”,后认识到“温度、组成”。不能有单独的“温度的物体、组成(名词)的物质”表达。

2.4非“主动关联”与“被动关联”的角度看结构中的名词

木头、房子的外延关系是全异关系,不从外延的角度看,肯定的“木头的房子、房子的木头”表述又是可以的。将这种情形的“的”结构归为“的”示前后名词间存在的非“主动关联”与“被动关联”关系的一类。木头与房子之间关联是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一方对另一方的充分性只能从事实真角度看,区分性不用说。独立的看“不是木头的房子”可有两层含义:外延上的全异关系及它们之间没有其它关联。“塑料的杯子、花的衣服、衣服的花”,这些都是这方面的例子。“的”后结构一般都是要看结构所示的本义的,“花的衣服、衣服的花”中的“花”有不同的含义。

时间“记录”的是万事万物的变化过程,万事万物的变化过程都蕴涵有“时间”。时间名词同其它名词间的相互修饰是极为广泛的。“时间”一词可以是指描述时段的术语,也可以是指描述时刻的术语。认知上,从事实真的角度,认为指特定的“时段、时刻”名词同表客观实体对象名词间相互都具有充分性,但运用时看表达的语义:中心语是指特定的时间还是特定的对象。

中心语是特定的对象。“9点钟的太阳”,将“9点钟”关联的对象看成是一集合R,将同一事物——太阳在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状态、特性看成是集合S,“9点钟的太阳”指集合S中的特定元素。“12点的车”,“车”中的特指。“12点的病毒、细菌”表达可以是相同病毒、细菌变化过程中的特定状态、特性,也可以是病毒、细菌类中的特指。

用具体的时刻修饰生命度高的对象要有特定的语境。“此时此刻的我、当时的学生”,“12点的他在吃午饭”。

“时刻 客观存在的现象”。“5点的(温度、速度、天气、气压、质量)”,认知上看,“的”后结构都是抽象度高的集合名词,一般不从外延上区分,从“质”上区分:视它们是包含多个互异性元素的集合。用“时刻”修饰这些名词后,指其中特定的元素——特定的“质”,“时刻”对其中特定元素具有充分性。反过来,“客观存在的现象 特定时刻”就不具有充分性了。可能是这样的原因:视“温度、速度、天气、气压、质量” 是包含多个互异性元素的集合,把它们放在“的”前是结合了语境的,特指的“客观存在的现象”不必然蕴涵某特定时刻。

“的”结构中的时间名词指时段,指的时段涵盖了对象变化中的全程或片段,可以放“的”结构前面修饰认知上变化感强的对象,特指性体现在相同对象处在变化过程中的特定阶段。“二十一世纪的世界、2017年的中国、今年的气候、一天的路程”。反过来,变化感强的对象蕴涵特定的时段,“世界的二十一世纪、中国的2017年”表达可以。“二十一世纪、2017年”蕴含丰富的内容,加修饰语后能体现充分性、特指性。

“路程的一天、天气的一天”表述不可以,“路程”可以是已完成的,也可以是未完成的,其中的充分性不能体现。结合前面提到的“温度、速度、气压、质量”,可有这一总结:抽象名词一般不修饰时间名词。

指时段的时间名词包含时刻,可以修饰名词所指对象出现的时刻的范围。“2000年的张三”,除了可指“张三”在2000年的表现外,还可以指张三是2000年出生的。“21世纪的产品、今年的大米”也属于这类“的”结构。

2.5其它关系的角度看

结构中的名词

像“我的父亲、父亲的我”,其中的充分性、特指性是我们容易理解的。单独的“李四的家人、朋友、同学、同事”,“的”前后结构不能换位,为什么不能换位?从事实真的角度看,换位后是能体现充分性的,也符合一般认知。从这个角度不能解释说明不能换位的原因,还是从认知方面去考虑。

首先,“是家人、朋友、同学、同事”是一般人都具有的属性,单独的“(家人、朋友、同学、同事)的李四”表达不能体现“李四的特性”(区分性不强)。

其次,“的”结构虽有表事实真的一面,但弱于判断词“是”表达。“是(家人、朋友、同学、同事)的李四”表达可以。特定的语境下,(家人、朋友、同学、同事)的李四”表达也可以。“特定的语境”加强了“的”结构表事实真的一面。

另外,不说“如果是家人、朋友、同学、同事,那么,家人、朋友、同学、同事中有李四”。在一般的情况下,考虑“家人、朋友、同学、同事”所指对象,可能侧重于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角度去考虑:是家人、朋友、同学、同事,不一定要包含有李四。仅仅这一点就可能就解释了不能换位的原因。“1/2的2”表达不规范,也应是这个道理。

2.6通过变换后不具有充分性的名词结构可变成具有充分性的名词结构

通过变换,可以使“整体”与“局部”、“主动关联”与“被动关联”中不具充分性的一方通过特指使其变得具有充分性。将“局部”、“被动关联”部分变成动宾短语是常见的情形:“含氢元素的水、有轮子的车、买书的我”。从句法的角度看,句中的动宾成分对相应的主语成分(“施事者”)具有充分性。

前面提到的加限定语的也可以:“动力的效率”与“高效率的动力”,“大家的态度”与“态度好的大家”。属性是对象呈现的,类似集合名词的“效率、态度”中的特定属性同呈现该属性的特定对象之间,从事实真的角度看,是任意一方对另一方都具有充分性。

结语:用“的”结构、理解“的”结构的难处在于知晓、理解“的”前后结构间的具体关系,谁对谁具有充分性。如何做到这一点,这是一个宽泛的话题。考虑到篇幅问题,例子只列举“的”前后结构都是名词的情形,所举例子也只是点到为止,其它方面的例子以后再说。

参考文献

【1】《向心结构与离心结构新探》 石定栩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4期

【2】《浅谈“的”字短语》易莉莎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年06期

.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