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是从哪年开始(讲述了在当时年轻人时代洪流中的选择与挣扎)

《大决战》不同于电影,它除了展现战争场面,还站在决策层和农民群众的角度来辅助战争线的完成。

大决战是从哪年开始(讲述了在当时年轻人时代洪流中的选择与挣扎)(1)

比如辽沈会战,电影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是把镜头对准中央决策团,主要描述了会战决策产生背景以及从全盘角度的考量。

大决战是从哪年开始(讲述了在当时年轻人时代洪流中的选择与挣扎)(2)

第二是把镜头对准战场,前线指挥官林彪对执行政策的谨慎和思考,国民党的应对之策,以及军队的准备,当然还有惨烈的战争场面。

大决战是从哪年开始(讲述了在当时年轻人时代洪流中的选择与挣扎)(3)

第三把镜头对准后方群众。尤其是那个老农把自家门板拆下来送给王翠云的那个镜头。王翠云说,你儿媳在坐月子呢,他说,没事,坐月子用布帘也行。

大决战是从哪年开始(讲述了在当时年轻人时代洪流中的选择与挣扎)(4)

《大决战》是想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还原当年的三大战役,而不是只描写战场的残酷,这对我们当今的工作其实是有指导意义的。

我们能够胜利,不仅仅是依靠军队,更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所以他们才是历史真正的主人。

为了突显这个意义,《大决战》根据历史虚构了一些小人物。他们的故事根据史料改编,有实有虚,但本质是为了历史服务。

大决战是从哪年开始(讲述了在当时年轻人时代洪流中的选择与挣扎)(5)

尤其剧中虚构的两对CP,对整部电视剧提升立意起着深远的影响。

1、武雄关和王翠云:信仰接力

武雄关和王翠云在剧中前半部分着墨甚多,以至于遭到了很多诟病。认为导演不好好拍战争场面,而是拍他俩这种虚构的故事,没有意义。

大决战是从哪年开始(讲述了在当时年轻人时代洪流中的选择与挣扎)(6)

但观众没有体会到导演的深意。他俩这一对革命伴侣,意义非凡。

首先,他们代表了底层军民视角。以往的大决战,导演们过于注重战争的决策和战场的惨烈,很少从士兵的角度去解读。

大决战是从哪年开始(讲述了在当时年轻人时代洪流中的选择与挣扎)(7)

武雄关和王翠云就补上了这样一个视角。两个人心心相印,却因为战争分开了。王翠云作为妇女主任,想要去追寻爱情,也是去追寻革命的脚步。

王翠云的角度,代表了当时妇女积极学习和要求进步的一面。他们心中不只有自己的爱情,更有他们男人为革命奉献的勇气。

大决战是从哪年开始(讲述了在当时年轻人时代洪流中的选择与挣扎)(8)

其次,武雄关的牺牲,也点明了当时战争的残酷。武雄关也是血肉之躯,也有深爱他的人,可是在保卫家园的时刻,他们没有考虑过这些,他们考虑的是要让自己的后代不再流血牺牲。

王翠云在战场上背起武雄关那一幕,多少人被打动了?

大决战是从哪年开始(讲述了在当时年轻人时代洪流中的选择与挣扎)(9)

这一个小细节,比一万个残酷的战争场面有用。

因为戳人。

第三,就是王翠云在战争中的成长。武雄关牺牲了,王翠云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而是积极做好后方工作,担架队、土改、运输队……处处都能看见她忙碌的身影。

大决战是从哪年开始(讲述了在当时年轻人时代洪流中的选择与挣扎)(10)

她是万千妇女的代表,那个时代的她们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革命。我最觉得震撼的是,土改中,那个地主说:就算她只是个女人,也是个有枪有炮的女人。

梁家大小子也曾问过她:你怕不怕?

她说不怕!

以往的影视剧中,妇女大多是以贤惠的面容出现,而这次,《大决战》塑造的王翠云这个形象,显然是妇女自我要求、自我进步,并且能够为革命作出更多贡献的以个角色。

历史上本来就有许多“巾帼英雄”,她们不输男人。导演只是用王翠云承载了这个人物形象而已。

大决战是从哪年开始(讲述了在当时年轻人时代洪流中的选择与挣扎)(11)

这一对CP,因为信仰接力,弥足珍贵。

2、林稚文和张婉心:背道而驰

除了武雄关和王翠云,剧中还虚构了一对CP,那就是张云龙饰演的林稚文和陈都灵饰演的张婉心。

大决战是从哪年开始(讲述了在当时年轻人时代洪流中的选择与挣扎)(12)

林稚文本来家境不错,他还在上大学,可是由于通货膨胀,他家的财产迅速贬值,很快就破产了。

最搞笑的是吃一顿饭的功夫,钱就贬值了好几倍。

而当时,约他吃饭的张婉心,一直在劝说他,让他不要参加国民党的冬训营。

大决战是从哪年开始(讲述了在当时年轻人时代洪流中的选择与挣扎)(13)

可是他不听劝。

因为他想挣大钱,想要出人头地,他知道当时国民党内部贪污腐败严重,他觉得只有参加国民党,才能让他摆脱破产、生活窘迫的现状。

为了能够升职、好好表现,他在长春被围战中,不仅忍受寒冷和饥饿,还被国民党的将官逼迫去抢夺市民唯一的粮食和物资,在争抢中,他开枪打死了手无寸铁的老人和孩童,从此走向自我覆灭之路。

与此同时,他的女朋友张婉心参加了我党后勤,成长迅速,成为“支援模范”。

后来,她得知林稚文在城中被困,便在喊话中现身说法,希望他和所属部队能够战场起义,回到人民的怀抱。

可是林稚文觉得自己的罪行得不到女友的原谅,所以不为所动,最后死在了解放军的炮火下。

大决战是从哪年开始(讲述了在当时年轻人时代洪流中的选择与挣扎)(14)

林稚文代表这样一类年轻人,他们是知识分子,本来更应该做出正确的选择,可是他们缺乏信仰教育,误入歧途,最后毁灭了自己。

两对CP对比,讲述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年轻人的选择以及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

虽然是虚构的,却对整部剧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