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珠海航展集锦(回望2008年珠海航展)

【作者:杜文龙】

  歼-10飞机在珠海机场上空300米的高度,以慑人心魄的咆哮和大迎角爬升,把人们对民族航空工业的自豪感带到了极致,国内近百家单位到展的众多新型技术装备,无不显示了近年来航空装备技术快速发展的动人轨迹。

第十一届珠海航展集锦(回望2008年珠海航展)(1)

参加2008年珠海航展的歼-10A战斗机

  从总体上看,我国航空工业在给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一大批性能优良的先进装备,大幅度提升了综合国防实力和部队战斗力的同时,也实现了速度、质量、效益的多头发展和快速推进。但也正如刚刚被“黑格比”横扫过的珠海天气一样,透过航展这个窗口,在收获欣慰、惊喜、信心的同时,烟雨的灰色天空,也引发了笔者对航空装备技术现状的一些思考。

无人飞行装备

  多种无人机装备以“井喷”方式集中到展,引人关注。不仅有实用型的中远程、中长航时无人机,也不乏能够支援到分队一级战斗的小型无人机,还有概念阶段的新型无人机。与往届相比,本届展出CH-3战斗无人机、“灰熊”2、“翼龙”、TF-1D、SH-1、“战鹰”、“长鹰”、“阳光”、“天翼”3、“暗剑”、SH-3、PW-2以及微小型概念无人机等十几种,的确令人目不暇接。从众多展品中,我们可以读出这样的信息。

第十一届珠海航展集锦(回望2008年珠海航展)(2)

CH-3中程长航时无人机

  一是无人攻击机发展初现端倪。展出的CH-3无人战斗机和与之配套的AR-1机载空地导弹,以及传说中的“天燕”、“苍狼”空地导弹和50千克级小直径炸弹,吹响了无人机武器化发展的号角。

第十一届珠海航展集锦(回望2008年珠海航展)(3)

为CH-3配套的AR-1机载导弹

  二是远程长航时无人机已进入概念阶段。到展的“长鹰”无人机是一种执行战略侦察任务的远程长航时无人机,从外形观察与美国的“全球鹰”十分相似,可以说是中国版的“全球鹰”。此型无人机服役后,如果机载侦察载荷与远程数据传输问题能够得到较好解决,对于大幅度提高对周边敏感地(海)区的长时间连续侦察监视能力,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微型无人机的研制已列入日程。参展的两款微型无人机从外部尺寸判断,能适合连、排甚至班一级使用,可由单兵或班组携带并进行起飞与回收操作。这款无人机一旦进入实用阶段,就能够成为分队级指挥员的“望远镜”,进而大幅度提高分队一级情况获取能力,对增强部队在城市、山地等复杂地形条件下作战行动的灵活性会产生重要作用。

第十一届珠海航展集锦(回望2008年珠海航展)(4)

展出的微小型无人概念机

  在为无人机装备技术快速发展喝彩的同时,也要客观看待无人机装备技术现状存在的隐忧。

  一是布局不合理。展出的多种军用无人机型谱结构不够合理,很难看出高、中、低端的分布状态与规律,多家争相发展,多数型号性能相近,功能重复较严重。执行远程战略侦察任务的无人机数量少、进展慢;执行战役战术侦察任务的中程中航时无人机性能接近、功能差距不大,很难形成特色与优势;执行战术侦察任务,适合分队级使用的小型无人机离实用阶段还有差距,不少型号还停留在航模阶段。隐藏在表面繁荣之下的仍是家家有、多家弱的格局。

  二是通用性差,载荷水平不高。到展无人机普遍存在功能单一、总体水平不高的问题,通用水平较低。与通过一机多载荷的途径实现一机多能的目标,还存在不小差距。

  三是基础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受到机载设备技术与远程控制与数据传输技术水平有限的制约,以及小型高效发动机技术、材料技术的影响,致使无人机整体技术水平偏低,平台的飞行品质、机载设备的测量精度以及全时执行任务的能力都有待提高。

远程火力支援系统

  航展展出的WS-1/2远程制导火箭系统和SY-400多联制导火箭系统,具有150~300千米的射程,对于提高陆军和海军陆战军、师一级作战单位的远程火力支援能力有强大的吸引力。这两种火力支援武器的列装,使地面作战部队拥有了远距离精确打击能力之外的大面积集群毁伤能力。远程火力支援系统有两点值得关注。

  一是WS-1/2远程制导火箭系统性能得到提升。WS-1/2远程制导火箭系统以俄300毫米“旋风”火箭炮为目标,对弹药系统进行了改进,除了使用简易制导系统提高精度外,还增配了炮射无人机,实现了远程火力打击与突击效果评估一体化,对提高火力打击的总体效果有重要作用。

第十一届珠海航展集锦(回望2008年珠海航展)(5)

WS-1远程制导火箭弹

  二是SY-400远程制导火箭突破了“火箭炮”的概念。首次采用了八联的垂直发射方式,大幅度提高了火力支援的灵活性和火力密度。火箭弹采用惯性 GPS/GLONASS修正制导方式,如果能够使用双G系统加装“北斗”也不难。这一武器系统相对于美国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和俄罗斯的SS-21“圆点”,以及准备部署到加里宁格勒、在眼皮下面对抗美国部署在波兰导弹防御系统的SS-26“伊斯坎德”M,火力密度有了大幅度提高。八联装就相当于8枚陆军战术导弹或者8枚SS-21,就连号称世界首创单车双弹的SS-26也只有它的1/4而已。

第十一届珠海航展集锦(回望2008年珠海航展)(6)

SY-400制导火箭弹

  惊喜之余,也应当看到远程支援武器系统的发展也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射程重叠,开发型号过多。展出的B-611M、P-12、WS-1、WS-2以及SY-400共计五种,射程多在100~300千米,从主要性能上看无非是射程的增减。这种口径不一、射程不一的并行开发思路,对于集中有限资源发展技术含量更高的新型火力支援系统不利。

  二是技术相对落后。从技术体制来观察,基本上是在延续传统的增强射程与毁伤方式,并没有引入精确打击(末敏弹)和巡飞弹的中远程精确攻击/持续压制技术。

  三是与联合作战的攻击直升机、空军近空中距离支援火力在射程序列上还缺乏进一步协调。这一现象直接造成了对目标区打击效果评估与确认的难题,如果不借助航空兵空中侦察和无人机侦察,基本上无法获取火力突击效果的基本信息。

战斗机及机载空地弹药

  以歼-10飞机和SD-10A、PL-9C、PL-5E2空空导弹和LS、FT、LT系列卫星/激光制导炸弹组成的对空和对地打击系统,大幅度提高了三代平台的综合效能。特别是对地攻击能力增加了激光、卫星等精确末制导方式和常规与滑翔两种投掷方式,大幅度提高了攻击精度、毁伤威力与投掷距离,标志着对地攻击能力已经有了明显的跃升。不同弹种所具备的对硬目标的毁伤能力也使攻击目标的多样化成为现实。值得关注的亮点有以下三点。

第十一届珠海航展集锦(回望2008年珠海航展)(7)

2004新加坡航展上中航技展台上的PL-9C和SD-10空空导弹

  一是制导炸弹出现了系列化发展的趋势。按不同威力,分别发展了500千克、250千克、150千克、100千克等多种口径,其中FT-5直接引入了美国SDB设计思路,丰富了弹药体系,在提高了对小目标攻击灵活性的同时,对于减少附带损失作用明显。

第十一届珠海航展集锦(回望2008年珠海航展)(8)

FT-5小直径精确制导炸弹1:1模型

  二是LT-3首次采用了双模制导方式。LT-3把卫星与激光制导两种末制导方式集成到同一枚制导炸弹上,与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EGBU系列制导炸弹的JDAM 激光制导方式相似,克服了激光制导弹药对自然条件要求较高的不足,大幅度提高了在恶劣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第十一届珠海航展集锦(回望2008年珠海航展)(9)

LT-2激光制导炸弹(左下)与LT-3双模制导炸弹

  三是多种滑翔炸弹的改进提高了防区外打击能力。据介绍,FT-2、LS250/500采用的滑翔装置,在高空攻击时能够获得数十甚至上百千米的投掷距离,对于高炮和中低空、中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而言,载机的安全系数将会大大提高。

  纵观战斗机和机载武器的发展,在自豪之后,其中隐忧更甚。

  一是从技术装备总体水平来看,发达国家是在三代机装备普遍列装的基础上,已经突破了四代装备的门槛,四代机已经批量生产并将大量装备。而我军只是通过技术与装备的引进和自主研发,刚刚实现了三代装备的自主研发和批量列装,目前总体装备水平处于二三代并存状态。作为当今航空工业高水平的第四代战机,目前仍只在概念与技术试验阶段。

  应当看到,歼-10的成功与F-22的列装是两个时代的起点,并不代表我航空装备与技术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到2012年前后,我国周边的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还会加入隐身航空器装备俱乐部,届时我国将被四代航空装备包围,其隐忧不容小视。

  二是主战装备的配套武器能力尚不完善。目前,随着苏-30MKK/SMK、歼-10/11B、JH-7A的服役,军用航空平台已经达到了国外三代技术水平,但机载武器的研发与改进等配套工作还有待提高,部分空空、空地武器制导方式落后、射程不足,全天候作战和防区外打击能力较弱,与发达国家机载武器相比,整体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如本次展出的空地弹药除LT-3末制导采用了激光/卫星双模式外,绝大多数采用单模形式,如激光、电视、卫星末制导等。激光导引头对烟雾、气溶胶穿透性不够,电视导引头对目标区域的光照条件、目标与背景对比度等要求较高,卫星制导的使用在战时可能会受到严重限制。

  双模或者多模制导还没有普遍使用,战时可能会由于自然条件影响而贻误战机。如美国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大量使用的AGM-130单模电视末制导空地导弹,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使用已经降低到个位数,大大低于以前的使用数量。

第十一届珠海航展集锦(回望2008年珠海航展)(10)

AGM-130空地导弹

  因此,与发达国家空中作战平台相比较,三代平台在一定程度仍存在虎猛而爪软的现象,配套弹药精度射程的不足,直接造成作战飞机综合作战能力的弱化。

防空武器装备系统

  本次航展到展的防空技术装备侧重于中、低和超低空,如QW-2/18、FB-6A、TH-S311、TD-2000B、“猎手”2、HQ-64、HQ-12以及FL-3000N舰载近程防空武器系统。与上届航展相比,出现了一些新的型号,防空武器射程的分布也有了新的变化。

第十一届珠海航展集锦(回望2008年珠海航展)(11)

FB-6A机动防空导弹系统采用了4×4越野底盘,类似于美国安装在“悍马”车上的“复仇者”防空系统

  一是FL-3000N舰载近程防空武器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海军反导概念。随着马岛战争“谢菲尔德”号沉没前“导弹来了”的惊呼,舰载小口径速射武器系统开始成为贴身护卫,“密集阵”、“守门员”、“布雷盖”等纷纷装舰。而随着反舰导弹速度、威力、机动能力的大幅度精进和发射方式的多元立体化,特别是在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攻击面前,这些贴身护卫开始力不从心,以小口径速射炮为骨干的近程防御系统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

第十一届珠海航展集锦(回望2008年珠海航展)(12)

FL-3000N舰载近程防空武器系统可以称为是中国版的“海拉姆”

  随着“海拉姆”的成功装舰和建立起的极高信任度,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舰载近程防御系统的革命。FL-3000N舰载近程防空武器在730近程防御系统之后,及时地现身本届航展,用优异的反导能力构成了突破水面目标传统的模式。

  二是首部“猎手”2车载组合型中低空防御系统到展,以弹弹组合的形式,丰富了中低空机动防空武器序列。“猎手”2武器系统车以裸弹形式倾斜配置4枚防空导弹。其中 PL-9C近程低空导弹和SD-10A中高空导弹各2枚,能够担负15~21 000米全高度防空任务,具备“发射后不管”的能力。从导弹性能上很容易判断,PL-9C负责攻击近距离中低空目标,SD-10负责拦截远距离中高空目标。虽然美国开发了以空射型AIM-120为基础改进的陆基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瑞典研制了以AIM-7为基础改进的“陆麻雀”,但由不同射高的导弹组合而成的全高度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在国内还属首次。

第十一届珠海航展集锦(回望2008年珠海航展)(13)

“猎手”2车载组合型中低空防御系统

  在体会到防空武器装备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应当看到防空武器的发展也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跟随型的趋势依旧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无论航展上引人注目的FL-3000N,还是“猎手”2,或者是被人们称为领先美国“复仇者”轻型防空系统的FB-6A,都是在“海拉姆”、陆射型“阿姆拉姆”、“陆麻雀”、“复仇者”曾经走过的路上重复。在总体技术水平有限的条件下,追赶虽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件件如此、型型依旧,很难说是好事。

  如果武器装备发展延续这样的思路,就会让落后成为将来时。根据某一技术体制的弱点来寻求突破,并结合作战需求寻找新的防空机理与途径,应当成为摆脱追赶模式的新思维。否则,在技术创新上的不足,会导致作战能力的长期徘徊和低速增长。虽然航展有着较多的对外因素,但如果不提高起点,瞄准新型技术和创新思路,物美价廉绝不会成为永远的借口,商机也会在大国的挤压中失之交臂。

  二是与防空日趋紧密的反导装备技术尚是空白。在导弹防御技术突飞猛进并再次成为世界军事技术发展的热点之时,反导技术似乎已被大国垄断。虽然导弹攻防作战效益处于攻强守弱的态势,在进攻方面投入1元钱,就会让守方付出几十甚至上百元的消耗,但也应当看到,强国是在握有强大导弹进攻能力的基础上同步开发反导技术装备,随着技术的进步,总会有稳定跟踪和高效摧毁进攻导弹的办法。只不过目前这一技术还在技术与资金的双重“瓶颈”面前受阻,但毕竟进攻导弹的高举高打是一种暴露状态,而这种状态已经成为导弹战的软肋,导弹攻击在新一代防御技术面前的优势正在消失。

  因此,攻防的效费比不能成为沉醉与麻木的理由,未雨绸缪才是远见。在导弹战中适度开发防御技术装备,是以防助攻的不二选择。

直升机装备

  也许是受到汶川震灾救援中亮剑精神的激励,本届航展中国产和引进的直升机踊跃到展,除卡-28、UH-60缺席外,包括米-171、直-8、直-9WA、直-11W、直-15、EC-120、EC225、H425、H300/333等十几个型号组成的宏大阵容,显示了我国直升机的现状和下一步发展方向。

  直-11W的露面和直-10机载导弹的露面,显示了直升机战斗功能正在强化。从直-9WA、直-11W,到至今仍在雾中的直-10,至少说明一树之高的制空能力正在并将进一步增强,显示了通用与专用武装直升机的发展之路正在逐步向专用靠拢,中国武装直升机的战斗力即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航展资料中尽管没有提到直-10,但为直-10量身定做的AKD-10型空地导弹威力强大。据资料介绍,机载导弹武器系统能够快速捕获和自动跟踪目标,射程至少在5千米以上,直-10攻击直升机一次可携带8枚AKD-10型空地导弹,届时AKD-10也会成为所有担负对地攻击任务直升机的通用导弹。增程后,还可能成为固定翼飞机的近距对地攻击武器,成为国产的JCM或者“硫磺石”。

第十一届珠海航展集锦(回望2008年珠海航展)(14)

美国联合通用导弹(JCM)预想图

  此外,直-15的出现也预示9~12座中型直升机的独立研发能力已经基本具备。直-15虽然以商用型出现,但平台与发动机技术的通用化,使直-15技术成熟后能够快速向通用转型,成为近距空中运输的重要机型,将成为直升机工业的又一亮点。

第十一届珠海航展集锦(回望2008年珠海航展)(15)

直-15属于6吨级中型直升机,以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的AB-139为蓝本

  透过汶川地震的阵阵隐痛,也折射出我国直升机工业的孱弱状态。一是到目前为止,在一树之高还没有一款真正的国字号原创机型。严格地讲直-8、直-9、直-11都是仿制产品,米-8/171、UH-60、卡-28都是引进版本,H-425、EC-120、S-300/333都有国外机型的因素。在新一代直升机的发展中,仍然难以觅见自主知识产权附体的机型。如此发展下去,想达到直升机强国上万架的保有量不知要付出多大额外代价。

  二是机型布局不够合理,现役机型主要是3、5、8吨级,在满足小巧、轻便要求的同时,也使重型空中运力十分薄弱。如运输直升机方面,无论引进还是按许可证生产,米-26T、CH-47、CH-53等重型和超重型直升机仍是一个空白,远距离大吨位空中输送能力基本没有。武装直升机方面,偏轻、偏小导致的综合作战能力不足,已经严重限制了空中突击能力的提高,能与AH-64D、米-28抗衡的重型攻击直升机尚没有能力发展。

  与固定翼作战飞机的现状相比,攻击直升机的状态更有过之而无不及,红色低空旋风的迟迟不来,已经成为航空工业的一块超级短板,而且至今仍看不到延长的希望。

  珠海,一个纯粹地理位置概念,今天却被赋予了航空装备技术发展窗口的特殊含义。在这里的天空上,书写了自豪,引发了思考,更积蓄了超载的勇气。

P.S. 《兵器知识》杂志的投稿邮箱已更换,新邮箱:bqzs@cos.org.cn

▼欢迎购买《兵器知识》杂志▼

获取更多详细内容!

第十一届珠海航展集锦(回望2008年珠海航展)(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