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都会崩溃(从午夜崩溃小伙看到每个压抑的人)

今年,杭州小伙逆行被拦的事件引发热议。在交警视频里,小伙子接电话时还算平静,然后突然就摔手机,陷入崩溃,甚至向交警下跪,拜托交警让他通行:

每天晚上都会崩溃(从午夜崩溃小伙看到每个压抑的人)(1)

每天晚上都会崩溃(从午夜崩溃小伙看到每个压抑的人)(2)

接着,小伙子把钱包交给警察,就冲桥边跑去,警察担心他想自杀,赶紧追上去,拽下他。

小伙子被制止后,坐在地上崩溃大哭。

每天晚上都会崩溃(从午夜崩溃小伙看到每个压抑的人)(3)

这件事引发很多人的唏嘘,直言看到了自己。

每天晚上都会崩溃(从午夜崩溃小伙看到每个压抑的人)(4)

成年人的辛酸就是,平时不敢崩溃,有压力就压抑着,只能到突然崩溃之后,才能释放情绪放松一下。

01 情绪崩溃反映的是长期的压抑

情绪崩溃指的是,个体在某一段时间内,陷入强烈的压抑、焦虑,并对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陷入崩溃的人,一般有以下九种感觉:

▲1觉得生活中到处是压力,快把自己压垮

▲2习得性无助,即使是一件小事,也会觉得很难克服

▲3感到极度的压抑、焦虑

▲4总是感到兴致缺缺

▲5失眠,总是做噩梦

▲6想要逃离现在的生活,有自杀的念头

▲7紧张、发抖、有焦虑症的表现

▲8情绪容易波动,起伏不定

▲9感觉自己快要疯了

▲……

有很多原因可能导致情绪崩溃,比如持续的压力、创伤、生活巨变、经济问题等。

但从情绪角度来看,对负面情绪的长期压抑则时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情绪压抑原本是一种情绪控制,可能是试图掩盖内心的感受,压制情绪对外的表达。

例如工作中,被同事误会指责,感到愤怒委屈,但为了不把事情闹大,假装没什么事,尽力解决问题;失恋了明明很难过,却觉得大哭一场太丢人,而选择默默忍受,这些都属于情绪压抑控制情绪。

每天晚上都会崩溃(从午夜崩溃小伙看到每个压抑的人)(5)

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处于不快乐,缺少身边人支持,都会进一步导致情绪崩溃。

每天晚上都会崩溃(从午夜崩溃小伙看到每个压抑的人)(6)

02 为什么人会选择压抑自己的情绪?

1.人们想要维护外在形象,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脆弱

成年人更希望别人看自己是阳光开朗的,觉得自己的脆弱是一种缺点,希望塑造一个完美的形象。

同时他们会担心,表露负面情绪,受到别人的嘲笑,担心别人不能理解他的苦恼,这实际也是因为对身边人没有建立起足够的信任。

大部分成年人的时间会在工作中度过,他们注重办事效率,担心表露负面情绪让工作伙伴认为自己不专业。这是成年人掩盖情绪的另一个原因。

2. 从小的性别教育,让男性更不擅长表露情绪

调查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选择压抑情绪,因为他们从小被教育坚强,周围人更希望他们有男子气概。

同时,男性希望在两性关系中处于权力掌握方,担心情绪化会削弱自己的强大。

每天晚上都会崩溃(从午夜崩溃小伙看到每个压抑的人)(7)

3. 担心自己的负面情绪会影响重要他人

在杭州骑行小伙的讨论中,很多人说自己担心表达负面情绪会影响到父母、伴侣,所以会尽可能表现得积极,而其实心里已经苦不堪言。

正如前段时间,出现的一个网络热词,叫“懂事崩”:成年人的情绪崩溃,无法随心所欲。

不能当众示弱,不能影响工作和生活,只能在确保第二天能够休息的深夜里独自崩溃。

很懂事,也很无奈。

每天晚上都会崩溃(从午夜崩溃小伙看到每个压抑的人)(8)

03 如何更好地疏导情绪

抑郁情绪久了,就不知道该怎么疏导情绪了,即使有个人在你面前,愿意听你诉说,你也不知从何说起。

如果你也习惯性压抑情绪,以下三个方法或许可以帮助你:

1. 对你的负面情绪进行标记

疏导情绪的前提,是对自己的情绪等级有一个认知。

比如,当你“有点紧张”、“比较紧张”、“非常紧张”时,你的身体和内心分别有怎样的感受,都可以记录下来。

写日记、写备忘录等文字记录方式,也可以帮助我们标记情绪。我们在感受这些情绪的同时,书写下来也可以帮助我们表达情绪、疏导情绪。

每天晚上都会崩溃(从午夜崩溃小伙看到每个压抑的人)(9)

2. 尝试“认知重评”

“认知重评”,也就是尝试从不同角度解读导致我们情绪压抑的事件,比如这些事情,是否全无积极作用?如果有的话,从中获得积极力量,向前看,未尝不是一种解决方法。

也可以从中总结失败经验,获得成长,以后再遇到这种事情,就可以安然度过。

3. 若陷入崩溃无法自我调解,建议寻求专业帮助

有时候,只有到情绪崩溃,我们才会意识到,自己可能承受了太大压力,自己的某些需要并没有被发现。崩溃可能是提醒我们,停下来好好了解自己。如果陷入精神崩溃无法自我调解,我们建议你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最后和大家玩一个小游戏:对下面的动图进行截屏,看看你抽到了哪一个疏导情绪的小方法,生活中可以试试~

每天晚上都会崩溃(从午夜崩溃小伙看到每个压抑的人)(10)

想要了解更多专业、好玩、实用的心理学知识,欢迎右上角点击【关注】,【泛心理课堂】专注为您推送心理学精选内容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