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说真正的夫妻是什么样的(人世沉浮荣辱淡去)

“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我想到她梦中醒来,看到自己孤零零地躺在医院病房里,连梦里的妈妈都没有了。”

这段令人触动的文字出自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杨绛的《我们仨》。

她的生命之火虽已燃尽,但留下的文字却已然从淡泊深处晕出悠长的意境

杨绛说真正的夫妻是什么样的(人世沉浮荣辱淡去)(1)

我与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每次读《我们仨》,都会感叹杨绛含蓄节制的文字,以及她谦虚诚挚的品格。

从她的文笔和故事里,你可以看到一位可敬的女性在动乱岁月中,以冷峻对狂热的风骨。

在文革期间,杨绛曾被“揪出”被批斗,被罚扫厕所,还被剃了“阴阳头”。

这段黑暗史落于她的笔下,少见声嘶力竭的宣泄和浓烈直白的抒情,更多的是自然平淡、不动声色的叙述,但从文字的沉静中依然能看到其中的锋芒。

而这位学识渊博的百岁长者,曾借瓦特兰德的诗写下自己的心声:“我与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她与丈夫钱锺书先生从来谢绝一切采访,也不在任何会议露面,而是蜗居书斋,专心治学。

“这位老人在给自己漫长的一生做总结时,人世的种种沉浮荣辱都已淡去,她的一生一世最重要的成就只是这个三口之家。”

这是周国平在《我们仨》出书之前,听说杨绛起的好书名发出的感叹,也是对她淡泊名利,淡然宁静的处世态度的称赞。

杨绛说真正的夫妻是什么样的(人世沉浮荣辱淡去)(2)

求学求知遇良人

1911年,杨绛在北京出生,其父母祖籍无锡,在当地是有名的书香门第。

她的父亲杨荫杭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法学硕士,曾任京师高等检察厅长。杨绛称她的父亲为捍卫民主法治的“疯骑士”,而杨荫杭更是始终对子女奉行民主自由的教育。

1913年,杨绛全家迁至苏州。1928年,杨绛以文科第一的成绩从苏州振华女中考入东吴大学。

后来,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吴大学在此动荡时局中停课。杨绛去到北平燕京大学寄读。

就是在寄读这阶段,她在清华园初遇钱锺书。

两人一见倾心,于1935年结婚,同年共赴英国、法国留学。

对于这对文坛伉俪的爱情,著名华裔文学理论家夏志清先生曾盛赞道:“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界再也没有一对像他俩这样才华高而作品精,晚年同享盛名的幸福夫妻了。”

而最为世人了解的,应该是那句“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过要结婚;娶了她十几年,从未后悔娶她。”

杨绛说真正的夫妻是什么样的(人世沉浮荣辱淡去)(3)

走到人生边上

不知道你可曾做过这样的梦,有过这样的时刻,梦见家人离去。虽是一场幻梦,但却真实到泪湿衣衫。

纵观杨绛的一生,她有过太多的艰难苦楚。尤其是1997年女儿钱瑗的离世,和1998年丈夫钱锺书逝世。

杨绛说真正的夫妻是什么样的(人世沉浮荣辱淡去)(4)

对暮年的杨绛而言,亲人的双双离去对其的打击是巨大的。但是,为了让“死者如生,生者无愧”,已年届九十,心力交瘁的她留在这人世间“打扫现场”。

她对钱锺书的全部手稿进行整理排编,出版《钱锺书手稿集》。就连已经脆成两半的书稿,都要细心贴合。

之后,她还把所有的财富奉献给后辈和教育,与母校清华大学签订协议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帮助寒门子弟完成学业。

2016年5月25日,杨绛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丧事从简,不留骨灰。

“我清楚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如今,这段“我们仨”的故事已经剧终,她也真正地与“失散”的家人团聚。

杨绛说真正的夫妻是什么样的(人世沉浮荣辱淡去)(5)


作者原创,若您喜欢文章,欢迎转发关注,我将持续发布相关内容,也谢谢您的喜欢。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转载本文请标明来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