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一日游小学生作文(一段旅程主题征文)

白云山一日游小学生作文(一段旅程主题征文)(1)

春游白云山

◎广外附设外语学校五年级 刘文淇 ◎指导老师 任丽萍

近了,近了! 瞧! 白云山的面容越来越清晰——山顶云雾缭绕,半山腰一片红彤彤,仿佛有人精心给它涂了胭脂。

微风轻轻吹过,翠绿的山色激起了我爬山的兴趣。沿着小路,享受树阴下的凉爽吧!走着走着,看见迎面的山石上刻着“白云山”三个大字:“白”字行云流水,“云”字飘飘欲仙,而“山”字,似龙似蛇,有一种特殊的美感。三个字飘逸传神,又似入“石”三分。郭沫若老先生的书法,真是给白云山添上神来的一笔,令人心旷神怡。

走着走着,到了半山腰。哟! 三月的桃花开得正盛,粉红的花海——桃花涧,引无数人竞折腰。有的在桃林流连徜徉;有的仔细端详着花朵;有的在丛中欢笑,“人面桃花相映红”;还有的扛着长枪短炮,“咔嚓”一声,定格下灿烂的笑容。我也不禁欣赏起灼灼的桃花:有些正含苞待放,有些害羞地遮住了脸,有些在呼朋引伴,还有的却在迎风微笑,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风采。微风吹过,花仙子们翩翩起舞。这是怎样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呀!凑近一嗅,桃花的香味虽然淡雅,却也沁人心脾。我不敢停留太久,生怕自己沉醉其中,不能自已。

穿过桃花涧,继续沿蜿蜒的山势信步而行。没走几步,一尊雕塑吸引了我。哦!是“东坡引水”的石像。只见他手持粗大的竹筒,眺望着广州城。据说,当年苏东坡被贬惠州时,曾多次到访广州。他被白云山的优美风景深深地吸引,还留下了赞叹蒲涧的诗句“不用山僧导我前,自寻云外出山泉。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而当时的广州富人可以用上干净的井水,广大的穷苦百姓却只能喝又咸又苦的水,饱受瘟疫之苦。苏东坡不忍心百姓受苦,睿智的他便建议在山上铺设五管并排的大竹筒,把清澈甘甜的泉水引到城内小石槽,方便百姓取水。不久,瘟疫便消失了,大家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听完中国最早的自来水故事,我再抬头看石像时,觉得它是多么可亲,仿佛看见东坡正和百姓们促膝相谈,更加明白了为什么从古至今,人们都如此热爱东坡先生……

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山顶公园。在春阳的沐浴中,树叶绿得发亮,绿得透明,绿得醉人。溪水在路旁的孔隙里轻轻地叮咚,清脆而动听,像一位小精灵在歌唱。远离都市的喧嚣,我倾听着风声掠耳,树叶沙沙,一点点感动于万籁有声。

暮色渐起,恋恋不舍地结束了这一次的白云山之行,唧唧虫鸣和潺潺山泉伴我下山。回望白云山,它的身影变得越来越模糊,可是我的心还留在桃花涧,还留在山顶公园,还留在春阳下的白云山……

平台简介

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主要面向中小学生,聚合优秀师资,提供别具一格的写作主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主写作。每周精选部分优秀作品刊登于报纸,并邀请名师名家点评作品。同时也会不定期举办特设主题征文活动,并提供南都小记者培训课程,扫下面二维码加入平台一起写作吧!

白云山一日游小学生作文(一段旅程主题征文)(2)

整理:南都记者 梁艳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