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青花瓷市场价格 成交价高达6790余万元

(央视财经 《一槌定音》)青花瓷称白地青花瓷,又称青花,可谓是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也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于釉下彩瓷。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直到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之后清康熙时期发展到了顶峰。

青花的美,古代文人在诗词里有太多的赞美。“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珍珠白沁就烟雨,孔雀蓝映著月光”等等。历朝历代的皇帝对制瓷业都非常上心,在青花瓷巅峰时期,清朝12任君主,也都很关注。在景德镇设御窑厂,委任督陶官研制新瓷等等,其中青花瓷发展尤为迅猛,那么清代的青花瓷有什么时代特征?它的市场价值又如何呢?

明清青花瓷市场价格 成交价高达6790余万元(1)

清代青花瓷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清早期、清中期、以及清晚期。

清代早期青花瓷是指顺治时期到康熙40年之前,这个时期政局不稳、百业待兴,所以瓷业产量不大、精品也不多见。康熙40年之后到嘉庆时期,这是青花瓷最鼎盛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青花瓷胎体轻薄、坚硬细腻、釉面透亮;造型风格也更加多样化有: 觚、瓶、罐、尊等。这时期大多使用浙料,浙料发色明丽,像蓝宝石一般晕染美丽。当然,也会使用江西土青料,土青层次丰富,能呈现青翠、淡蓝、黑蓝、正蓝等诸多颜色,这也给纹饰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这一百多年,是清代青花的黄金时代,可以说精品迭出,极具收藏价值。在2010年香港秋拍上,一件清雍正青花花鸟图八方扁壸,成交价高达6790余万元人民币。

青花在道光宣统时期,青花料使用不太规范,青花呈现蓝灰色、有漂浮现象;同治末期采用了进口料“洋蓝”,因此青花发色鲜亮、青中泛紫;光绪、宣统年间,国力衰微,青花颜料已经不能跟前朝相比了。这个阶段虽然精品不多,但是官窑青花还是深受藏家追捧,在2011年的北京春拍上,一只清道光青花福寿花卉如意耳抱月瓶,就以638万元的高价成交。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