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太和元年是哪年(太和改制北魏由盛而衰)

"太和改制"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推行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又称"孝文汉化",是由孝文帝的祖母冯太后(史称文明太后)和孝文帝祖孙二人合力接续完成,前后历时15年之久,对北魏及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孝文帝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太和改制"使北魏的综合国力达到了鼎盛,然而,孝文帝死后仅30余年,北魏政权就分崩离析,走向了灭亡,这难免使人将北魏灭亡与"太和改制"联系起来。

后世不少学者认为,正是"太和改制"留下的弊端,为北魏衰亡埋下了隐患,甚至直接把北魏灭亡的帽子扣在了大力推行改革的孝文帝头上。

比如,孝文帝在改革中,良莠不分,全盘汉化,导致朝廷腐败;迁都洛阳,忽视了北方六镇军人集团的利益,激化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社会矛盾,削弱了军事力量,等等。

清代史学家赵翼就把北魏的衰亡指向了孝文帝的移俗汉化和迁都:“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一传而宣武,再传而孝明,而鼎祚移矣!盖徒欲兴文治以比于古帝王,不知武事已渐弛也。”(《廿二史札记》)——孝文帝崇文多才,想通过迁都汉化改变北魏的陋俗,以文治国,结果到了宣武、孝明二帝,武备渐渐松弛,终致国灭。

北魏太和元年是哪年(太和改制北魏由盛而衰)(1)

北魏孝文帝

这些观点有理有据,看起来不无道理。但仅仅因此就将北魏灭亡的责任归咎于孝文帝和"太和改制",未免过于勉强和武断。

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太和改制"的主要内容和进程,来看一看在这场改革中,孝文帝到底做了些什么,给北魏带来了哪些影响,从中探寻其中的功过是非。

一、"太和改制":冯太后完美开局,孝文帝接力推进

提到"太和改制"和孝文帝,有一个女人不能不提,她就是孝文帝的养祖母、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冯氏,史称冯太后或文明太后。冯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改革家,也是对孝文帝一生影响最大的人。

准确地说,太和改革前期,主导者并不是孝文帝,而是冯太后。冯太后在历史上以政治能力突出和私生活混乱而出名,今天我们重点谈她的政治能力——推行改革,治国理政。

孝文帝元宏出生时,冯太后正在辅佐他的父亲、14岁的献文帝临朝听政。元宏出生不久就被立为太子,按照北魏传统,皇子立为太子后,其生母要被赐死,以避免外戚干政。元宏的出生,使冯太后高兴不已,其母被赐死后,冯太后归政还权,专心抚养太子元宏。

献文帝亲政后,急于清除太后身边的势力,惹恼了冯太后,最后逼迫献文帝退位,太子元宏即位。孝文帝元宏只有五岁,冯太后为顺理成章再次临朝听政,不久又将献文帝毒杀,从而将朝政把持在自己手中。

北魏太和元年是哪年(太和改制北魏由盛而衰)(2)

冯太后是杰出的政治家

冯太后从小进宫,又有临朝经历,执政能力突出。临朝期间,她针对当时北魏政权体制落后、官僚腐化等弊端,崇尚汉化,重用汉人朝臣,从484年开始,大力整顿吏治、发展经济,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拉开了历史上有名的"太和改制"序幕。

冯太后的改革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实行俸禄制:改变官员没有固定俸禄,靠横征暴敛、贪污纳贿等手段获取收入的弊端,同时大力惩治腐败;

实行均田制:实行耕者有其田,并调整租调制度,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国家收入;

实行"三长"制:改变管理体制,五家设邻长,五邻设里长,五里设党长,加强中央集权。

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行,使北魏由落后的奴隶制政权加速向封建化转变,北魏的政治、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孝文帝亲政后,接过改革棒,续力推进改革,孝文帝的改革涉及多个方面,最突出的也有三个方面:

一是迁都城。将都城从平城迁往中原洛阳。

二是改汉俗。从姓氏、语言、服装、通婚等方面,实行汉化。

三是定姓族。全面移植魏晋以来门阀制度,按门第取仕。同时,仿汉制,改革官制、礼法等。

北魏太和元年是哪年(太和改制北魏由盛而衰)(3)

冯太后和孝文帝

应该说,孝文帝的汉化措施,对加速北魏的封建化进程,提升文明程度,起到了推动作用。但这些措施的推行,不但遇到了较大阻力,也成为孝文帝被诟病为"北魏灭亡论者"的主要依据,以此否定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认为是孝文帝将一盘好棋走成了"残局"。事实果真如此吗?

先来看看孝文帝为什么要推出这些改革措施,这些改革制度到底给北魏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二、孝文帝:过于激进的改革,源于成长环境的影响

孝文帝的改革虽然从长远看,有利于北魏的发展,但就其改革内容和进程来说,显得过于激进,远远超出了多数人的接受程度,这也是其改革阻力较大的主要原因。

而对孝文帝来说,加速改革的推进,既有其成长环境、性格特点、执政风格的原因,也有难以言说的苦衷,而这一切,同样与冯太后密切相关。

孝文帝从小生活在冯太后的阴影下,从出生成长、登基称帝,到治国理政、推行改革,无时无刻不受到冯太后的影响。这种影响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

北魏太和元年是哪年(太和改制北魏由盛而衰)(4)

冯太后是太和改制的发起者

一是性格影响。冯太后从小抚养、教育孝文帝,可谓严格而苛刻。受冯太后崇儒思想影响,孝文帝从小就饱读儒家经史,又天性聪慧,冯太后担心他以后对自己不利,曾一度想除掉他。

有一次,在冬天将孝文帝关在空房里,三天不给吃喝;还曾想废掉孝文帝,扶立咸阳王拓跋禧即位,多亏众臣力谏才作罢;一次有位宦官在太后面前诋毁孝文帝,冯太后不分青红皂白就将孝文帝杖打了几十下。

"初,太后忌帝英敏,恐不利于己,欲废之,盛寒,闭于空室,绝其食三日;召咸阳王禧,将立之。"(《资治通鉴》)

面对太后的责难,聪明的孝文帝选择了隐忍承受,不让太后抓住把柄。后来年龄渐长,贪恋权力的冯太后为不引起非议,表面上让孝文帝参与朝政,但"高祖雅性孝谨,不欲参决,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生杀赏罚,决之俄倾,多有不关高祖者。"(《魏书》)——大事小事还是冯太后说了算。

在这种憋屈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孝文帝,从小养成了能屈能伸、富有心机、隐忍而坚毅的性格。这一特征在其亲政后推后改革时表现的非常明显。

比如,在迁都时,他明知朝臣不会支持,便巧施心计,假借南下伐齐,半蒙半逼,造成迁都事实,终于实施了迁都。

北魏太和元年是哪年(太和改制北魏由盛而衰)(5)

孝文帝剧照

二是执政风格影响。冯太后实施"三项改革"时,孝文帝已经18岁,长期生活在太后身边,冯太后雷厉风行的执政风格,使孝文帝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深受影响。所以亲政改革后,不管难度、阻力多大,他都一如既往,果断推进,甚至为此除掉了带头阻挠反对改革的太子元恂和一批皇室贵族亲王。

三是汉化思想影响。冯太后崇尚汉化、尊奉儒学礼仪的改革思想对孝文帝影响尤深,他从小又饱读儒家经史,对传统儒学礼法、汉晋文治思想的崇尚远远超过了冯太后,甚至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

正因如此,亲政后,他不顾反对,全面推行改姓氏、着汉服、说汉语,全面汉化,连迂腐落后的门阀士族制度都照抄照搬过来。

另外,孝文帝急于改革、激进改革,也一定程度上存在急功近利心理。5岁登基,冯太后去世后, 24岁时才亲政,被压抑了近20年,其中的艰难和苦衷难以言说。特别是冯太后执政期间,北魏经济社会发展达到极盛,威望居高不下,这对早已成年、满腹经纶、熟谙朝政、急于证明自己的的孝文帝来说更是极大的压力。

这种形势下,亲政后的孝文帝就像被压抑已久的弹簧,一旦有机会,就会一跃弹起,极力证明自己,哪怕阻力再大、困难再多。所以,亲政伊始,孝文帝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汉化改革。

北魏太和元年是哪年(太和改制北魏由盛而衰)(6)

南北朝疆域图

三、改革成效:全盘汉化有得有失,功过是非任人评说

孝文帝主导的汉化改革,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虽然有些措施对北魏社会带来一些弊端,但总体上看,还是利大于弊,推进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且,有些改革弊端,孝文帝未必不知道其负面影响,但为了改革的顺利推进,时势所迫,不得不舍小顾大。

比如,被称为"糟粕"的汉人门阀士族制度。作为从小熟读儒家汉学经史的孝文帝,不可能不明白门阀士族制度的腐朽和弊端。但当时的现实是,推行汉化改革,离不开朝廷鲜卑贵族和汉族士大夫的支持。以定姓族、实行门阀制度、推行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通婚的方式,既能保证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等势力群体的利益,获取他们对改革的支持,又能促进胡、汉融合。为了减轻改革阻力,这也许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迁都也是如此。洛阳地处中原,曾是多个汉族政权的都城。迁都洛阳,对于已经在平城生活了上百年的鲜卑人来说,孝文帝自然明白意味着什么。但对急于和南朝争夺中原正统地位的少数民族政权——北魏来说,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同时,迁都洛阳,从理论上说,也有利于北魏实现统一全国的雄心。

北魏太和元年是哪年(太和改制北魏由盛而衰)(7)

北魏新都洛阳一角示意图

因此,雄心大志而又急功近利的孝文帝迁都洛阳不久,就发起了对南齐的进攻。但两次伐齐各有胜负,最终无功而返,使刚刚定都洛阳、百废待兴的北魏政权劳民伤财,损耗了国力,加重了农民负担,激发了社会矛盾。

回过头来看"太和改制",不难发现,冯太后和孝文帝先后主导的太和改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唯独缺少军事改革,这对乱世争雄的政权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缺憾和失误。

但在冯太后执政时期,由于北魏都城在平城,北有社会地位极高的六镇鲜卑贵族防卫,南与南朝实行和平外交策略,军事改革的重要性并不迫切。

孝文帝迁都后,新都洛阳直接暴露在南齐眼皮底下,要确保都城的安全,一是要扩大缓冲带,这也是孝文帝迁都不久就不得不入侵南齐的主要原因;二是要有一只强有力的军事力量保障新都安全。

但孝文帝却忽视了北方六镇军事集团的重要性。迁都洛阳和实行门阀制度后,北方六镇军人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大为降低,"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便为清途所隔"(《魏书》),后来,北方六镇甚至成了朝廷发配罪犯的地方,致使北方六镇这一重要的军事集团被排除在北魏朝廷之外,既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也为以后的六镇叛乱埋下了隐患。

北魏太和元年是哪年(太和改制北魏由盛而衰)(8)

北魏六镇兵变

客观地说,历史上任何一次重大改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也需要继任者不断完善、深化。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虽有一些漏洞和失误,但总体上还是功大于过,他在位期间,北魏政治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势兴盛。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就评价说:“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而其为功,何异王者之兴!”南宋思想家叶适也认为“孝文志切有为”“有舜,文王之姿。”

孝文帝英年早逝,33岁病亡于南伐途中。宣武帝继位后,非但没有继承孝文帝的治国作风,反而大兴土木,纵容贪腐,特别是到了后期,外戚开始插手朝政,导致吏治混乱,朝政昏暗,内部矛盾和社会矛盾并起,农民起义不断。

其后的孝明帝时期,胡太后临朝,重用奸佞之臣,小人、宦官当权,朝政更加腐败不堪,终于导致北方六镇兵变,最后陷于混战,534年,立国148年的北魏正式分裂。

可见,北魏由盛而衰、继至而亡的主要责任,是他的继任者缺乏治国方略和能力,没有励精图治、持续推进并完善改革,相反,还将孝文帝的改革成果毁之一尽,使北魏进入了加速衰亡之路。而这一切,显然不是孝文帝所能预料到的。

(参考资料:《魏书》《资治通鉴》《廿二史札记》等)

PAGE

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