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简讲书法草书第四十三课(七级课程草书篇49-草书流派01)

L7-49草書流派01

黄简讲书法草书第四十三课(七级课程草书篇49-草书流派01)(1)

七級課程草書,兩大部分都講完了,今天做一個總結,講過的就不重複了。各位明白了這兩部分,自然就可以寫草書,記得草法的要點是取勢正確,變化有據,不要亂寫。技法最重要的是有筋有節,骨肉相濟,皮血尚在其次。

歷史上有很多草書流派,今後你學哪一派、走什麼路呢?今天就介紹一下各派的特點,以便各位選擇。

黄简讲书法草书第四十三课(七级课程草书篇49-草书流派01)(2)

一 草書的三種體

一級課程第一堂課,就講了郭紹虞先生論述的三種體:

一指文字的形體,這是字體,文字學上的概念。從文字學角度說,每一時代的文字都可分為正體和草體,這個草體,不是書法藝術上的草書,而是指實用場合的手寫體。

二指書寫的字體,即書體,如真草隸篆這些,篆書有玉箸篆、鐵線篆等,隸書有古隸、八分,草書分章草、今草等等。

三指書法家的字體,這是書法家個人的書風,如顏體、柳體。草書跟這三種體很有關係,草書流派也是由此而產生的。

1.1文字學上的草體

黄简讲书法草书第四十三课(七级课程草书篇49-草书流派01)(3)

文字學研究文字結構及其演變,任何時代,文字總分為正、草兩體,如金文是正體,甲骨文是草體,籀文是正體,六國古文是草體,秦始皇以小篆為正體,與之相對的手寫草體是秦隷,漢代隸書為正體,民間普通草寫就是草隸。文字的演進,往往是草體在起推動作用,這以前都講過。

黄简讲书法草书第四十三课(七级课程草书篇49-草书流派01)(4)

「草隸」這個詞,古籍中常見。如果兩字分讀,指草書和隸書,當時真書稱「今隸」,所以也指草書和真書。如果兩字連讀,指草寫的隸書,就像這裡所舉的,都是漢簡上隨手而書的草隸。

現代人也差不多,每天都在草草而書,這樣的草寫有沒有書寫規則?沒有的。日常生活中都是隨手書寫,跟打草稿一樣,古籍中有個名稱,叫「藁草」。

黄简讲书法草书第四十三课(七级课程草书篇49-草书流派01)(5)

「藁草」或寫作「藳草」下面不从木,而从禾,又寫為「槀草」,頭上沒有草字頭,也有寫為「稿草」的。各種寫法意義相同,指打草稿時的手寫體。文字學上和正體相對的草體,都可以視作藳草。

黄简讲书法草书第四十三课(七级课程草书篇49-草书流派01)(6)

有兩個故事,一是《史記·屈原傳》記載:「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藁,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屈原名平,字原。我們現在叫屈原。楚懷王叫屈原制定憲令,屈原起草還未定稿,上官大夫見到後想強取之,屈原不給他。屈原是楚國人,這份草藁應該是楚國文字,我們現在可以看到楚簡,這是當時的草寫。

黄简讲书法草书第四十三课(七级课程草书篇49-草书流派01)(7)

另一個故事,見《漢書·董仲舒傳》:「先是遼東高廟、長陵高園殿災,仲舒居家推說其意,草藁未上,主父偃候仲舒,私見,嫉之,竊其書而奏焉。」漢高祖殿廟發生火災,就事論事,只不過是一個災難。而董仲舒認為天人感應,把災難和當下政治聯繫起來,他在家寫了一份草藳,尚未公開。有個叫主父偃的客人來訪,私下看到了這草藁,偷出去上奏漢武帝,董仲舒因此判了死刑。

各位,家中應該有客廳,客廳不要放私密的東西,客廳的位置是進門第一個房間,古今中外都是這樣。客人在座,主人也不應該隨便離開,有急事也應該請其他人來陪客,這是尊重。

當然,客人也不可隨便翻主人的東西,這是基本禮貌。好在漢武帝後來赦免了董仲舒,逃過大難。

居延漢簡

黄简讲书法草书第四十三课(七级课程草书篇49-草书流派01)(8)

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很多漢簡,這是當時人的手寫體實物,仔細看看,裡面夾雜好幾種書體,有些是隸書,有些是草書,有些像後來的行書,甚至會夾有篆書寫法,所以稱為「藳草」,或稱之為「無體之書」,很難定性。董仲舒那時也是用竹簡,他的草藳應該像這樣用草隸寫的。

《說文解字·敘》

  • 漢·許慎

黄简讲书法草书第四十三课(七级课程草书篇49-草书流派01)(9)

許慎《說文解字·敘》說:

「漢興有草書」,徐鍇注:「蕭子良云:藳書者,『董仲舒欲言災異,藳草未上』,即為藳書。藳者,草之初也,《史記》『上官奪屈原藳草』,今云『漢興有草』,知所言藳草是創草,非草書也。」

剛才《史記》《漢書》中屈原、董仲舒的故事,所用詞是「草藳」,這裡倒過來變成「藳草」,「草藳」是一份文件,「藳草」是一種書體,古代常混用。最後一句的意思是:「藳草」創造出後來的草書,所以許慎說的草書,不是後來書法藝術上所說的草書,「漢興有草書」,只是藳草,這是徐鍇、蕭子良的觀點。

這裡,你先記得這個名稱:「藳草」,後面我還要講藁草怎樣變成一個書法流派。

1.2書法藝術中的草書

黄简讲书法草书第四十三课(七级课程草书篇49-草书流派01)(10)

這是書體,也就是我這堂課程講的草書,藳草沒規則,書法藝術的草書有,所謂規則就是草法。拿「永」字來說,這麽一大堆沒規則的寫法,都是藳草,而章草和今草,都由筆勢組成,不能亂來。「永」字基本式,就是向背勢加鳳翅勢,在草書中,差不多每個字都有一個基本式樣。學習草書先學草法,學草法就是學規則,這跟我們小時候識字一樣。

黄简讲书法草书第四十三课(七级课程草书篇49-草书流派01)(11)

因為有篆字,所以有篆書,不識篆字沒法寫篆書。因為有隸字,所以有隸書,不知隸法沒法寫隸書。隸字後來分出一種今隸,現在叫正楷字,書法稱為真書。

那麼草書呢?草書所寫的就是草字。草字不同於藳草,藳草沒規則,草字規矩很嚴。很多人喜歡草書,但是不懂草法,不識草字,他們以為潦草而書就是草書,那是藳草,不是草書。

1.3表現書法家個人風格的草書

黄简讲书法草书第四十三课(七级课程草书篇49-草书流派01)(12)

以前常說草書有三種:章草、今草和狂草,四十年前我寫《中國書法大辭典·書體》條目,也是這樣分的。如果依照郭紹虞先生的分法,狂草只是一種書法風格,這是書風,不是書體,就書體而言還是今草。

譬如說「龍」字,狂草《古詩四首》的草法跟今草沒什麼不同,僅僅是書寫速度快,糾綿不斷,用以抒發興奮激烈的情緒,這只是風格的變化。不同類別的東西不能類比,郭先生的分法比較科學。

顛草

黄简讲书法草书第四十三课(七级课程草书篇49-草书流派01)(13)

狂草這名詞稍微晚出,張旭之草當時稱為「顛草」,《宣和書譜》卷十八「張旭」條:「其名本以顛草,而至於小楷行書,又復不減草字之妙。其草字雖奇怪百出,而求其源流,無一點畫不該規矩者,或謂張顛不顛者是也。」所以「顛草」就是指張旭個人風格的草書。

散草·飛草

黄简讲书法草书第四十三课(七级课程草书篇49-草书流派01)(14)

黄简讲书法草书第四十三课(七级课程草书篇49-草书流派01)(15)

風格變化也可能是使用特殊工具所引起,如散草。宋代沈括《夢溪筆談》卷十八《技藝》曰:「古人以散筆作隸書,謂之散隸。近歲蔡君謨又以散筆作草書,謂之散草,或曰飛草,其法皆生於飛白,亦自成一家。」飛白書就是筆道中絲絲夾白,據說是蔡邕看見工人刷墻,受到啟發而創為飛白書,所用工具就是刷墻的堊帚。

後來有用竹片、木片的,香港過新年就有人在街上賣飛白書。這是因為工具而帶來的風格改變,跟字體、書體都無關。上面這圖是真書飛白「之」字,用普通毛筆是寫不出的,飛白草應該是這樣子的,一是夾白,二是飄然若飛。

黄简讲书法草书第四十三课(七级课程草书篇49-草书流派01)(16)

宋·蔡襄《陶生帖》

蔡君謨就是蔡襄,沈括說蔡襄有散草,或稱飛草,我沒有找到有關的作品,蔡襄《陶生帖》說有朋友送他兩枝散卓筆,他非常喜歡,一直在用。但散卓筆不是散筆,稍微有點夾白,也不是飛白草。宋代肯定有飛白草,飛草、散草也是指一種書風。

小結一下,就字體而言,「藳草」原本是普通手寫體,後來有人把它提升為書法之體,稱為「藳書」,又稱破體書,代表人物有衛瓘、王獻之等,下一次詳細講。就書體而言,草書是一個

黄简讲书法草书第四十三课(七级课程草书篇49-草书流派01)(17)

大類,分為章草和今草。章草最要緊是《急就章》,史游原創,皇象臨摹。元明趙孟頫、宋克也寫章草,風格丕變,下一次會講講前後兩派章草的特點。今草有一條主線:從張芝、王羲之、智永到孫過庭,張芝作品沒有留下來,後面三人可謂今草最重要的三家。就書風而言,顛草、散草、連綿草、游絲草等等,名堂很多,其實都只指一種特別的風格。

二 流派

下一次繼續。謝謝。

本節要點:

  • 字體中的草書:藁草。
  • 書體中的草書:章草和今草。
  • 特殊風格的草書:顛草、飛白草。

複習思考:

  • 有沒有臨寫過漢簡?這幾個「永」字來自居延漢簡,試臨一次,就知道什麼叫「無體之書」。
  • 飛白書是古代重要的書體,現在用油畫筆也可以寫飛白書,蘸墨要少一些,墨多看不出夾白。先照課程所舉真書飛白「之」字寫,然後改寫成草書飛白「之」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