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里的红色故事(芦苇荡中的革命火种)

沙家浜风景区,位于江苏省常熟市南隅、沙家浜镇镇区东侧,属于阳澄湖水系,周边水网密布,交通便利。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初创于1971年,由已故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亲笔题词,是沙家浜风景区红色教育核心景点。沙家浜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日军的包围下,伤病员们秘密养伤的地方。同时,叶飞率领新四军六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的名义东进,与常熟地方抗日武装会师,在阳澄湖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敌伪,建立了苏南东路抗日游击根据地,写下了中国抗战史上的光辉篇章。

沙家浜里的红色故事(芦苇荡中的革命火种)(1)

1959年,上海市人民沪剧团排练《芦荡火种》,宣扬沙家浜军民的抗日事迹。随后被北京京剧团改编而成革命现代京剧剧目《沙家浜》,1968年,该剧被确定为八部革命样板戏之一。(《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红灯记》、《红色娘子军》、《奇袭白虎团》、《龙江颂》、《沙家浜》、《海港》)

沙家浜里的红色故事(芦苇荡中的革命火种)(2)

如今的沙家浜景区内有革命历史纪念馆、照壁、碑亭、瞻仰广场等革命教育场所,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学习了解沙家浜的革命精神,让游客通过动态的互动体验,身临其境地回到艰苦卓绝的抗日年代,追寻军民齐心的红色记忆。

沙家浜军民之所以能在日军的多次扫荡中得以逃脱,除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高超智慧外,也离不开沙家浜独特的自然环境。整个沙家浜有大面积的水域和芦苇荡,通过船只移动,人藏在芦苇荡中完全能够隐蔽。,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构成辽阔、狭长、幽深、曲折等多种形态的水面或陆上芦苇空间,形成一个个迷宫。

沙家浜里的红色故事(芦苇荡中的革命火种)(3)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沙家浜的一封封信件,一件件衣物,一帧帧照片,历经战火,走过沧桑,沐浴阳光,都凝结着革命前辈的赤胆忠心和爱国情怀,它们告诫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沙家浜里的红色故事(芦苇荡中的革命火种)(4)

新号“吴人云”,欢迎关注、点赞、转发!谢谢支持~

责编: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