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从来不需要别人定义(酷的进化史)

在蠹鱼的青春尚未绽放的年纪,与邻村鸡犬声相闻、除赶集之外就不相往来的环山小村子,突然传入并兴起了一个词叫“酷”,最高级叫“酷毙了”。

是狗剩最先从表哥那里学到的,还是铁柱听广播后第一次说的,已经不可考了。一个流行语在没有网络、通信不发达的年代,竟然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传播开来。文化的影响力强大如斯。

酷从来不需要别人定义(酷的进化史)(1)

彼时,酷作为“舶来品”在整个大陆开始流行。

酷从来不需要别人定义(酷的进化史)(2)

借着“酷”字,先为大家介绍一种字体——古陶字。顾名思义,就是古人在陶器上刻画的符号。陶文出现也比较早,且跨度长。最早的陶文符号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就已经出现,向后能延续到战国时期。也有的学者认为,陶文是比甲骨文还要早的文字。

酷从来不需要别人定义(酷的进化史)(3)

战国陶文

“酷”字在甲骨文中尚未发现,但在古陶文中有其字形。

陶文中酷写作

酷从来不需要别人定义(酷的进化史)(4)

,左边的

酷从来不需要别人定义(酷的进化史)(5)

(酉)表示“酒”,右边的

酷从来不需要别人定义(酷的进化史)(6)

(告)表示宰牛、羊进行祭祀。篆文的字形与陶文相近,且演变过程中,酷字的组成元素一直没有发生变化。与“酉”相关的字多与酒有关,酷也是如此。《说文》解释,酷,酒厚味也。意思是酒味儿浓厚。

酷从来不需要别人定义(酷的进化史)(7)

汉西王母画像石拓片

大概古时候祭祀比较正式也比较重要,祭祀用的酒都是好酒,酒味醇香浓烈。这勉强算入门级的酷了。

酷从来不需要别人定义(酷的进化史)(8)

由于最初的表意上就带有形容词的成分,所以在字义延伸中自然而然就演化出了形容词和副词性的含义:

酷从来不需要别人定义(酷的进化史)(9)

“酷”字形容酒香浓烈的表意,用法上只在古文中有所见。而“酷”在古代首次成为流行语应该归功于司马迁。司马迁《史记》中七十列传之一就是《酷吏列传》。其中重点讲述了汉武帝时期宁成、周阳由、赵禹、张汤、义纵、王温舒、尹齐、杨仆、减宣、杜周等十个酷吏的“英勇事迹”。

酷从来不需要别人定义(酷的进化史)(10)

张汤

此后,那些性格强硬耿直,喜欢与豪强作对,以严刑峻法打击“黑恶势力”的官吏就有了公认的标签“酷吏”。所以,秦汉之后可不是随便都能称“酷”,起码要是个基层公务员才行。

酷从来不需要别人定义(酷的进化史)(11)

现代意义上“酷毙了”的“酷”应属外来词汇“COOL”的音译,碰巧的是中文“酷”与英文“COOL”在表意上有异曲同工的相似之处。

COOL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成为美国青少年的街头流行语,表达对个性张扬中带有潇洒冷漠的行为态度的认同与赞扬。九十年代,COOL传入大陆,取了中文名字“酷”,然后迅速取代了意思相近但很少被使用的的"潇洒"一词,成为当时最流行的夸赞语。

酷从来不需要别人定义(酷的进化史)(12)

语言是充满生命力的,不断会有新的词汇出现、流行。同样,那些曾经流行的也会逐渐变冷、OUT。

而今,“酷”大概被年轻一代的“吊爆了”代替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