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背天葵的种植(紫背天葵又名观音菜)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紫背天葵的种植?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紫背天葵的种植(紫背天葵又名观音菜)

紫背天葵的种植

紫背天葵又称紫背菜、红背菜、观音菜、红风菜、两色三七草、当归菜等等,属于菊科土三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梢和幼叶为食用部分。原产于我国南部,现华北地区也有引种。紫背天葵适应性强,耐高温,耐阴,耐旱,耐贫瘠,抗逆性强,无病虫害,栽培技术简单,生长期长,供应期长,是一种非常有益的蔬菜。而且营养丰富,可凉拌、做汤、炒食、糖醋渍等。可加入糖醋蒜,风味独特,脆嫩可口。还有较好的药效,其中含有黄酮苷成分,可延长维生素C的作用,还可提高动物抗寄生虫和抗病毒的能力,对恶性细胞有中度抗效。紫背天葵可治疗咳血、血崩、痛经、支气管炎、盆腔炎、中暑、阿米巴痢疾,外用可止血。◆紫背天葵栽培技术简单,适于商品性栽培,也适于庭院中栽培。(一)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紫背天葵特别耐热,在南方大部分地区能全年正常生长,可周年供应。在北方地区除严冬进入休眠外,其余时间均能生长,供应上市。在高温多雨的夏季生长旺盛。健壮的植株可以忍耐3℃的低温,一般在5℃以上时植株不会受冻。紫背天葵的生长适温为20~25℃。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耐瘠贫,耐旱,在阳光充足条件下健壮,但又较耐阴,可于保护地中周年栽培。(二) 主要栽培品种(1) 红叶种。叶背和茎均为紫红色,新芽叶片也为紫红色,随着茎的成熟,逐渐变为绿色。红叶种根据叶片的大小,可分为大叶种和小叶种。大叶种叶大而细长,叶先端尖,黏液多,叶背和茎为紫红色,茎较长,节间长,耐热和耐湿性较差。小叶种,叶片较小,黏液少,茎紫红色,节间长,较耐低温,适于冬季较冷的地方栽培。(2) 紫茎绿叶种。叶小,椭圆形,先端钝尖,叶色浓绿,有短绒毛,黏液少,质地脆。茎基部淡紫色,节间短,腋芽多,嫩茎分枝伸长能力差,产量低。耐热、耐湿性强,一般地方可安全越夏。(三) 主要栽培技术紫背天葵为多年生蔬菜,南方可以露地越冬的地区,可全年定植,多年收获。华北地区,无霜冻时定植露地,从春季一直采收到秋末。然后将秧苗带根假植于保护地,保护地最低温度不得低于5℃,翌年春季再定植露地。也可以于保护地中周年生长。紫背天葵适应性强,抗逆性强,无病虫害,对前茬作物要求不严格。1.育苗(1)种子繁殖。紫背天葵在华北地区,秋季开花大多不结实,利用保护地栽培时,春季开花,6~7月份可结实,花朵吐出白絮时及时采收种子,晾干后秋季播种。保持土壤湿润,约10天左右即可出苗,幼苗成株后,剪取枝条扦插,作为母株栽培。(2) 扦插与分株繁殖。由于紫背天葵虽能开花,但不易结果,而节间易生不定根,所以一般采用分株或扦插进行无性繁殖。①分株繁殖。分株繁殖一般在植株进入休眠或恢复生长前进行,将母株从土壤中取出,掰成单株定植,但分株繁殖的繁殖系数低,分株后植株的长势弱,所以大面积栽培时常用扦插繁殖。②扦插繁殖。宜选用具有一定成熟度的枝条,不宜选过嫩或过老的枝条作插穗,插穗的长度为10~15厘米,留2节,去除下部叶片,只留上部2片叶。插条应斜插,有利于生根。扦插的株行距为6~10厘米见方,枝条入土约1/2,即其中一节发根,另一节发枝条。扦插用的土壤最好加入蛭石、珍珠岩等基质,以利于基质的透气。扦插后浇足水,放在阴凉处,或用遮阳网遮荫,温度低的还可加塑料薄膜保温,4~10天后新芽和新根形成时,逐渐撤去遮阳网,待新根大量形成后定植露地,期间如果干旱应浇水保持湿润。扦插在整个生长期间均可进行,但以春、秋两季生根最容易。在适宜的生长季节扦插也可于露地直接进行。2.定植 大面积栽培应选择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又通气良好的壤土,土壤为微酸性。移植前施入基肥。南方采用高畦栽培,几乎全年可移植;华北地区可采用平畦或小高畦栽培,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5~10月份都可于露地良好生长而不抽薹。种植行株距为45厘米×35厘米左右,每穴2~3株,每亩大约4000~4500穴。土壤贫瘠可适当密一些,土壤肥沃可稀一些。定植后及时浇水。紫背天葵也可在庭院或阳台进行容器栽培,可根据容器大小种植不同的株数,选用营养土作盆土。平时可放在较强光照下使其健壮生长,在夏季可移到略有遮荫的地方,以免阳光过强,使叶片提前老化。3.田间管理 紫背天葵为多年生植物,在适宜条件下生长迅速,应供给充足的肥水,保证产品脆嫩,产量高。生长旺期以15天追一次肥为宜,追肥的量为每亩有机肥1000千克。一般要求采收后2~3天及时追肥浇水。天气较干旱时1周浇1次水。浇水的原则是见干见湿。(四)采收及储藏1.采收:一般移栽后25天就可采收,摘取先端的7~8片叶嫩梢,嫩梢长15厘米左右。第一次采收留基部的2~3节,使新发生的嫩茎略呈匍匐状,以后每一叶腋又出一个新梢,下一次采收,留基部1~2节,这样可控制植株的株形。温暖季节可15~20天采收一次。气温较低,生长较慢时每月采收一次。北方地区4~10月份均可收获,而8~9月是采收旺季。每亩每次可采700千克。每亩每年总产6000~7500千克。2.储藏:收获后如不立即食用,可用薄膜包好,在室内存放6天左右,如放在低温6~8℃条件下可贮藏10多天。◆北方地区紫背天葵不能露地越冬,冬季可将根株移入温室内,或将整株假植于阳畦或温室内,翌年春季再扦插露地。(五)病虫害防治 紫背天葵病虫害很少,有时有蚜虫危害幼嫩的茎叶,应用50%宝路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施,防治效果较好。【结束语】:紫背天葵的食用方法也简单,一般摘取紫背天葵的嫩梢或幼叶烩食或煮汤用,也可做色拉蔬菜。好了,关于紫背天葵的种植方法就介绍到这里了。你们有吃过这种蔬菜吗?你们那里叫什么呢?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哦!更多关于“种植技术”方面的文章请关注@鄂西小浓人。文/鄂西小浓人 图/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