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入门15个偏旁部首(楷书技法系列人旁)

田蕴章与田英章先生以大半生研究中国楷书书法,以半生之力将中国楷书带到了一个新的流行高度,更是带来了楷书的工笔化书法形式。在笔者看来这是他们对中国书法文化的最大贡献。当然,这样的结果也许是他们当年讲授中国楷书工笔书法所没想到的。

在今天看来,中国楷书在唐朝达到顶峰(唐楷)之后,很少后来的楷书大家敢于奢想将中国楷书文化再次提高一步。因为唐楷的规范性与完善性已达到了一种堪称历史上标准化程度。

楷书入门15个偏旁部首(楷书技法系列人旁)(1)

图:人字旁边楷书特点与注意事项

人字旁汉字书写特点

田英章先生在他的书法著作中这样说明:“人旁(亻),撇笔不可太短,要注意竖笔和撇笔接触点的位置与笔法,既不能不接,又不可实接。竖笔必须用垂露竖,并稍左倾,为的是保持平衡与重心不倒,同时也给右部让出位置。”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楷书工笔书法必须注意到笔画的三个要素:1)笔画形态;2)笔画相对位置;3)笔画间在位置与形态上相互呼应处理。

楷书入门15个偏旁部首(楷书技法系列人旁)(2)

图:田英章先生工笔《松龄鹤寿》

笔者长时间研究了田英章先生规范楷书的笔画书现实性方法技巧,应该说更多时间采用“精摹”的办法来理解各种笔法的小技巧。正如启功先生所言,汉字书法结体最重要,现在笔者计划,按部就班地依照偏旁书法技巧来进行一段长时间的结构研究,总结书法结构中的原理与应用技巧。

人旁的字肯定是左右结构的字,左右结构字最重要的未过于让汉字本身左右平衡屹立不倒右结构的字结构布局技巧就在于让左右部首字根的上下几何中位线在一条直线之上。

楷书入门15个偏旁部首(楷书技法系列人旁)(3)

图:田英章先生工楷《观海》

人旁(“亻”)使用于左右结构的字中间,它的几何占位应该与“海”字中“氵”一样,属于成字字根,非可独立成字的部首。而且又是那种“小部首”,也就是说,即便是“仙”这样仅两个部首的左右结构字中,“亻”旁只能占据三分之一几何位置,而不能象“松”中的“木”可以占到松字一半的几何位置。值得注意的是例字“住仙似他”左(中)右各部分在上下方向上的大小并不一样尺寸,但上下中位线一条直线,整个字型站稳了的根本原因。

楷书入门15个偏旁部首(楷书技法系列人旁)(4)

图:赵贺新硬笔书法示例

田英章先生重新整理简化楷书笔画的书法后,楷书笔法更加有利于简体规范汉字的书法书写。从古到今,书法都强调从古法,在新中国简体字颁布后,简体字的书法少有大家书进行整体研究,并将简体字带入书法世界。田蕴章、田英章先生最终以其研究的“简化”笔法与与“简化”结构带来简体字楷书书法文化的以展壮大。这应该算是他们对中国书法文化的最大贡献。

其实,规范字楷书作为一汉字“楷模”,标准化是其首要责任。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书法家,但都需要写字。书法技巧对于写字的每一个人都有作用,借鉴鲁迅先生强国思想“拿来主义”:一切有利于我们写好字的书法技巧,我们都可以拿来消化,然后为己所用。赵贺新先生用毛笔书法的笔法来书写硬笔也许就是这种思想的成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