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烛龙怎么死的(风起陇西人物关系图)

在12集中,烛龙对着观众自曝了身份。太突然了,感觉一下子就拉低了期待感。

那不如我们来挑战一下,在自曝身份之前,越少的人物信息暴露前,这样找出真凶才是最有趣的。

那要如何仅靠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作案动机,就可以推理出烛龙的真身呢?

为了清楚明了地解读,我特意画了人物关系图。

风起陇西烛龙怎么死的(风起陇西人物关系图)(1)

可点开放大看

首先从事件发生开始了解,以三国初期为背景,蜀汉丞相诸葛亮对曹魏发起的第一次北伐战事,却因假情报导致街亭失守,进而北伐失败 。

风起陇西烛龙怎么死的(风起陇西人物关系图)(2)

间谍白帝,也就是陈恭坚信情报是被烛龙替换掉的。

司闻曹成了重点调查对象。而根据司闻曹自查后得出的结论,烛龙的身份必须具备:

1,能接触到原始情报。

2,能拿到破译密码雕版,且具备编译密码的能力。

只有同时做到这两点才具备替换情报的能力。

所以,烛龙的真身会有两种可能:

一个是本人在司闻曹外部,里面有接应的人员;另外一个就是他自己本人在里面。但不管是接应人还是烛龙本人,都必须是高位者,才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白帝雕版。

所以,无论如何也得先从司闻曹内部开始查起。

首先,让我们先排除掉想帮助白帝陈恭找出真相洗去冤屈的靖安司荀诩。

剩下来的,表面上看最大的嫌疑人有:冯膺,孙令,杨仪。

风起陇西烛龙怎么死的(风起陇西人物关系图)(3)

1,最大嫌疑人冯膺,他是司闻曹管理人,既能接触原始情报和白帝雕版,又会解密,所以是最大嫌疑人。

但是他如果是替换情报的烛龙,那摆明了陈恭作为叛贼就得死,他应该恨不得掐断陈恭这条线上的所有的线索,没有理由再派个和陈恭交好的荀诩去救陈恭。其次,他直接接触白帝雕版,监守自盗嫌疑最大,没有必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他可排除。

风起陇西烛龙怎么死的(风起陇西人物关系图)(4)

2,嫌疑人孙令,是冯膺的小舅子,在剧中是个八卦男,喜欢四处探风,想升官发财。会审时度势会拍马屁!跟着姐夫有可能会接触原始情报和学会解密雕版。

劝说姐夫放弃陈恭那时就说明这个人挺狠挺会审时度势的。而在李藐空降司闻曹后,又四处向李拍马屁,别人都或降薪或被贬,只有他得到了晋升。人前感觉就是没啥本事全靠姐夫。

在职场,这样的性格其实很会引起其他同僚不满,导致他和其他部门的人是很难搞好关系的,真的作为间谍是很不利于收集情报的。其次,他和冯膺一样涉及直接保管白帝雕版,也是监守自盗嫌疑最大。如果他真的是烛龙,这样做的风险无疑会让自己深陷险境。诸葛亮虽因为街亭失守导致第一次北伐失败,但还不至于全盘皆输。如果烛龙这么轻易显现,那多年苦心布置在司闻曹的一切机关就会毁于一旦,不利于后期继续开展间谍工作。所以孙令也可排除。

风起陇西烛龙怎么死的(风起陇西人物关系图)(5)

网上有很多人排除孙令是靠看烛龙有胡须这个镜头。但是我觉得这说法显然没有说服力,毕竟胡须是可以化妆的,孙令要是真的烛龙,他出门时粘上胡须掩人耳目,也是完全有可能啊。

风起陇西烛龙怎么死的(风起陇西人物关系图)(6)

3,杨仪。作为诸葛亮的得力助手,司闻曹创始人,冯膺的直系上司。有接触原始情报和解密雕版的能力。

追随诸葛亮多年,要是他是间谍,平常势必会有些蛛丝马迹,以诸葛亮的智商,没理由一点不觉察。再者,杨仪一向性格暴躁,心胸狭隘。得罪者众多,李严一派也是对他处处盯紧,他要是烛龙,那这样高调的行为做派,那简直就是把自己当成鸭子放在了火架子上烤啊。你见过这样傻的间谍吗?

间谍的首要特征就是要把自己藏得无隐无形,不能让任何人觉察和怀疑啊。

当排除完以上后,那司文曹内部的高位者就只剩下阴辑和高堂秉了。

风起陇西烛龙怎么死的(风起陇西人物关系图)(7)

阴辑:作为司闻司负责人,日常就是对外派间谍和收集情报。有接触原始情报能力,但不一定会解密雕版。

阴辑经常和高堂秉偷偷咬耳朵,判断司闻曹内部走向。但从不轻易站队,看起来比较滑头,颇有混一天是一天明哲保身的味道。这个从李藐前面几次和他谈话中也可以感觉出来。但是滑头有余,又谨慎不足。所以后面李藐抓住了他的贪财把柄并策反。但这点并不足以证明他不是烛龙,也许他只是故意借这招打入李严的阵地,从中继续挑拨让李严和诸葛亮斗个你死我活,这个可能性也是有的。

那又是从哪里判断出他不是烛龙呢?从他杀死马盛后,故意让马盛手上留下那么明显的证据。本意就是想让荀诩拿到后去救冯膺。并且在冯膺藏在柳莹马车时,他口头上虽说每辆马车都要认真检查,但说不准是故意放了水的。说明他更不想受制于人,还是想利用马盛之死留下证据这招把李藐致死。

从这几点看,他要是烛龙的话,那简直就是太傻太多事了。纯粹给自己找麻烦,绕好几圈啥正事也没干是不是?

风起陇西烛龙怎么死的(风起陇西人物关系图)(8)

高堂秉:他的职务是三司一室中的军谋司担任司尉,这是一个负责情报的分析、归纳、整理的部门。经常负责情报分析甄别,说明他有很强的情报解密能力,是有可能解开白帝雕版密码的。

而且作为司闻曹资历最老的人之一,他和很多人关系都不错,经常倾听他们,帮助他们,甚至为他们出谋划策。冯膺、荀诩、阴缉,都不约而同将高秉堂当作可以信任的人。但是高秉堂却从来没表现出站队哪一方。连荀诩也对他这样评价:他只会站在胜利的一方。

荀诩总感觉背后有人盯着他,却不知道这个所谓的好心兄弟,才是挖掘他信息最多的人。荀诩就是太单纯了,怎么就没能多想一下呢?

像高堂秉这样一个能隐藏到威胁不到任何人,又能力很强的人,可以说是十分符合间谍的画像了。

当然,剧中他也是自己曝出真身了。

风起陇西烛龙怎么死的(风起陇西人物关系图)(9)

最后,想说的是诸葛亮。网上有很多人说诸葛亮才是真正的“烛龙”,是为了肃清政党打压李严。这根据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但我觉得放在剧中显然不会是。

风起陇西烛龙怎么死的(风起陇西人物关系图)(10)

因为诸葛亮是举了全国之力去进行北伐的,同时还顶着李严将军和益州士族给的巨大压力。如果能直接打赢了甩他们十八条大街岂不是更好。

何必搞个烛龙假报出来自己把自己打败?这不是搞笑吗?毕竟最终失败,不仅劳民伤财,损兵折将,失城陷地,还不得人心啊。

最关键的是這样的朝堂内斗显然不符合现代价值观,很可能审核是无法过审的。

#风起陇西征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