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之后还要表演啥(还在循环开幕式上的古典音乐)

冬奥会的这么多项目中,哪个最能让艺绽君蹭到热度和艺绽君的工作最相关?那莫过于花样滑冰了。

动听的音乐加上舞蹈般行云流水的动作,观赏性和艺术性都令人赞叹。在做了一些小功课后,艺绽君今天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花滑中的音乐。

音乐在花滑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非常彰显选手个人特色和技术水准,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节目的整体走向。

花滑之后还要表演啥(还在循环开幕式上的古典音乐)(1)

金博洋在本届冬奥会上演绎《卧虎藏龙》(刘平摄)

但你知道吗,最初的花滑没有音乐,是一项无声的运动。

“寂静”持续到了1932年,在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上,一支管弦乐队走上冰场,为所有选手伴奏,奥芬巴赫《地狱中的奥菲欧》就这样被循环演奏了12遍。

在此划两个小重点,首先,奥芬巴赫和巴赫是两位不同的作曲家,前者还有一部著名歌剧作品《霍夫曼的故事》;第二,也许你不是那么熟悉《地狱中的奥菲欧》,但这首曲子你一定听过↓

这段被大家习惯性地叫作“康康舞曲”的音乐,就出自《地狱中的奥菲欧》。

后来,随着花滑运动的不断完善,选手们的选择权增多。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或适合的音乐,但仅限于无词的纯音乐,古典音乐自然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

比如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这首作品创作于1928年,题献给舞蹈演员伊达·鲁宾斯坦,并于同年在巴黎歌剧院首演。“波莱罗”原指一种西班牙民间舞形式,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没有拘泥于已有的民间舞曲音调,而是依照个人理解,重新进行创作。

1984年的萨拉热窝冬奥会上,英国冰舞组合杰恩·托维尔、克里斯迪弗·迪恩上演了一版极为经典的《波莱罗舞曲》,轰动一时。

直到今天,《波莱罗舞曲》依然是热门曲目,比如金博洋就在本届冬奥会上选用了这首作品。

而除了拉威尔《波莱罗舞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三钢琴协奏曲》、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等经典的器乐作品,歌剧、舞剧也很受欢迎。花滑音乐的经典结构是“快-慢-快”三段式,需要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充分展现自己,因此情绪、主题鲜明的作品很容易成为他们的首选。

比如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胡桃夹子》,比如普罗科菲耶夫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比如普契尼的《蝴蝶夫人》《图兰朵》,再比如深受全世界各类听众人群喜爱的比才的《卡门》。

近年来,随着东方面孔在花滑中的不断崛起,一直被西方音乐制霸的花滑配乐,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东方元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长野冬奥会上,破茧重生的中国名将陈露演绎了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知、相恋、抗婚、化蝶,她将中国那段家喻户晓、凄恻绝美的爱情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

花滑之后还要表演啥(还在循环开幕式上的古典音乐)(2)

许多经典电影的配乐也被带上了花滑赛场。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羽生结弦在自由滑中选用了日本音乐大师梅林茂为电影《阴阳师》创作的音乐,这段表演不知是多少人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花滑之后还要表演啥(还在循环开幕式上的古典音乐)(3)

《教父》《加勒比海盗》《辛德勒的名单》等许多影视经典中的音乐,都凝结成了观众们难忘的花滑记忆。本次冬奥会上,金博洋的《卧虎藏龙》,彭程、金杨的《夜宴》,羽生结弦的《天与地》也都脱胎自影视作品,其中《卧虎藏龙》《夜宴》都由中国著名作曲家谭盾创作。

花滑之后还要表演啥(还在循环开幕式上的古典音乐)(4)

羽生结弦《天与地》(刘平摄)

2014年,花滑配乐正式解禁“人声”,选手的音乐选择再也没有限制,歌单变得越发多元。据统计,2015年的花滑世锦赛上,选用人声音乐的节目达到了35%,其中,流行音乐占47%,影视原声、音乐剧等占53%。

花滑圈有个顺口溜:“歌魅遍地走,罗朱满天飞,卡门假面一堆堆”,可见《歌剧魅影》等常演不衰的音乐剧,在花滑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国选手朱易这次选择的《日落大道》同样出自一部音乐剧作品。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你心中最爱的花滑配乐是什么呢?

花滑之后还要表演啥(还在循环开幕式上的古典音乐)(5)

-END-

艺绽热门阅读文章

韩寒新片《四海》扑街,怪谁咯?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凭什么成为春节档的票房黑马?

冰墩墩和孙悟空同框了!这些冰雪题材电影一定要看

她为冬奥会开幕式设计“雪花”,还画过这么多神仙插画

一个人的通讯社停更,他以这样的方式与新闻事业作别

综合自央视网、光明网、三联生活周刊等

本期编辑:高倩

本期监制:贾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