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史诗战歌(这曲战歌由诗而生)

来源:人民网

这首战歌的曲谱创作于1950年11月的一个下午。当时,周巍峙同志任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副局长,在筹备全国戏曲工作会议的间隙,他偶然看到当天的《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记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几位战士的谈话》的文章,开头引用了一首诗: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鲜,打败美帝野心狼!”

诗句的豪迈气概像一颗子弹,一下子击中了周巍峙的心,使他瞬间燃起了巨大的创作热情,即刻开始对诗句进行谱曲。仅半小时左右,曲谱便告完成。而歌名最初选用了诗的最后一句——“打败美帝野心狼!”

一首史诗战歌(这曲战歌由诗而生)(1)

周巍峙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谱曲的手稿 图片来源:抗美援朝纪念馆

原歌中有一句“抗美援朝鲜”有些不太顺口,周巍峙接受了时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的建议,在发表后不久,对旋律和歌词作了改动,改成后来的“抗美援朝”。在此期间,一家刊物以《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战歌》为题转发了这首歌词。周巍峙觉得很好,便将歌名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一曲铿锵战歌,从此在朝鲜战场和神州大地上广泛传唱。1951年4月,《人民日报》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为歌名,再一次发表了这首歌曲。由于当时并不知道原诗句的作者,发表时便只署名周巍峙作曲。

这首朗朗上口、气势豪迈的无名诗究竟由谁创作?这个问题最终在1953年得到答案。

当年,文化部和全国文联开展群众歌曲评奖活动,从全国发表的万余首歌曲中,评选出9首一等奖歌曲。其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脱颖而出,名列第一。为了给作者发奖,有关部门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词作者——志愿军炮兵第1师第26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

一首史诗战歌(这曲战歌由诗而生)(2)

图片来源:第一时间

当年,麻扶摇所在的部队第一批入朝参战,1950年10月开到鸭绿江边的安东市(今丹东市)集结待命。

秋风萧萧,吹不散蓬勃斗志;江水寒凉,冻不住战士赤诚的心!入朝前夕,各参战部队进行战前动员,战士们群情振奋,斗志高昂,决心书、请战书纷纷送到连部。麻扶摇被战士们高涨的战斗情绪所感染,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提笔写下这首豪迈的出征诗。

一首史诗战歌(这曲战歌由诗而生)(3)

图片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新华社记者陈伯坚前来采访时,在墙报上发现这首诗,便在战地通讯《记中国人民志愿部队几位战士的谈话》中引用原诗,并将“横渡鸭绿江”改为“跨过鸭绿江”,“中华好儿女”改为“中国好儿女”。1950年11月,《人民日报》发表了这篇通讯。

麻扶摇与周巍峙,在抗美援朝期间虽从未晤面,却共同谱写了一曲时代战歌。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这首歌就像嘹亮的号角,回荡在朝鲜战场和神州大地,从前线到后方、从城镇到田野,处处迸发着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拳拳赤子心。

走进“红色云展厅”,扫描了解更多故事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