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活动个人介绍(三下乡活动萤火之星)

中国青年网济南8月6日电(通讯员 孔雯雯)自7月1日开始,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学子“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受疫情影响,这是一场特殊的支教活动,分为泰州地支教、家乡地支教以及云支教招募了线上线下的小朋友参与课堂,虽然形式不同,但志愿者老师们仍都热情高涨。此志愿活动旨在帮助家乡地小朋友们完成学习任务,丰富暑假生活,志愿者老师们为小朋友们精心准备了各类特色课堂供小朋友们选择,例如小小主持人、小小舞蹈家、趣味学单词等课程。

党史教育课堂:党在我心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华诞,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增强青年学子对党史知识的了解,提高对党史文化的认知,引导青年学子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志愿者老师们细心的考虑到启蒙小朋友们的民族归属感和爱国情怀。课堂的开始,志愿者老师提问道:“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七月一日是什么日子吗?”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回答道:“是建党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志愿者老师补充道。紧接着志愿者老师展示出一面旗子,小朋友们都投来了好奇的眼光,老师介绍道:“一起来认识一下党旗吧!有它在的地方肯定有我们的共产党叔叔阿姨们!中国共产党党旗,党旗是代表一个政党的旗帜。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

志愿者老师们随即向小朋友们强调了党史教育的重要性,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三下乡活动个人介绍(三下乡活动萤火之星)(1)

图为小朋友们学习党史知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孔雯雯 供图

绘画小课堂:我与颜色交朋友

志愿者老师为同学们带来色彩认知专题课堂。首先吉吉老师向同学们提问“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小朋友们纷纷回答说“红色”、“蓝色”、“黄色”等。接着吉吉老师向同学们介绍红、绿、蓝三原色和冷暖色、互补色、对比色等,让小朋友们了解到色彩搭配的重要性,让小朋友们对色彩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和了解,“请问小朋友们如果把红色和蓝色混合在一起会是什么颜色呢?如果是红色和黄色呢?”小朋友们仔细对照ppt说出混合后的颜色,眼神里都充满了好奇。

紧接着志愿者老师准备了一个小游戏,准备了红、绿、蓝三种原色的颜料,一起和小朋友们体验混合后的颜色效果,课程效果显著。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主,引导孩子认知两种基础颜色混合在一起会产生一种新颜色的神奇之处,和孩子一起动手去做、去摸,通过游戏互动形式,让孩子徜徉在色彩的鲜明世界里,让孩子感受认知、混色色彩的乐趣。小朋友们认真的态度和合作的精神着实打动了志愿者老师们。

三下乡活动个人介绍(三下乡活动萤火之星)(2)

图为志愿者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认识颜色。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孔雯雯 供图

环境教育小课堂:揭秘垃圾

十九世纪以来,“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世界部分国家关注并严格要求的项目,中国的“垃圾分类”已经在进行之中了,为了能区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并能正确分类,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志愿者老师,开启了认识垃圾分类课堂。“我们每天都会生产大量的生活垃圾、厨余垃圾、以及用旧的废衣物、废家电….

那么这些废品都去了哪里呢?”志愿者老师提问道,小朋友们很多都回答他们并不知道,但小朋友们对于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都充满了好奇,志愿者老师向小朋友们介绍道,可回收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桶的颜色及标志,可回收垃圾桶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的,我们这个垃圾桶就是可回收垃圾桶,“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这里还有一个图案啊?这是什么形状啊?”“三角形,还有三个箭头呢。像这样的三角形,还有三个箭头的就是可回收垃圾桶的标志。”

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了解到了哪些垃圾为可回收垃圾、哪些为有害垃圾、哪些为易腐垃圾、哪些为其他垃圾,更好的分类达到资源的再利用和有效利用,也希望通过自己小小的力量更好的保护生活的美好家园。

三下乡活动个人介绍(三下乡活动萤火之星)(3)

图为志愿者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进行垃圾分类学习。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孔雯雯 供图

怀里揣着的清风,丝丝缕缕都是最美的夏日记忆。在萤火之行团队的陪伴下,小朋友们一点点进步,逐步成长。希望志愿者老师们的到来会是他们的生活的一束光,尽其所能照亮他们前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