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场细分(甘肃这五市如何做好)

文/本网特约评论员 秦信芳,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兰州市场细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兰州市场细分(甘肃这五市如何做好)

兰州市场细分

文/本网特约评论员 秦信芳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增长的若干措施》。《措施》支持兰州、天水、酒泉、张掖、庆阳5市培育建设区域(特色)消费中心城市,构建区域消费集聚地。

对于个人来说,只要兜里有钱,相信人们都愿意消费。跟其他经济指标相比,消费与民众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自带“幸福感”。

对于拉动经济增长来说,消费会对生产经营和商品流通产生传导、推动效应,从需求端更积极地配置社会资源。因此,在甘肃此番出台的相关措施中,从积极开展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促销活动、加强住宿餐饮消费、提升“夜经济”消费等多方面,系统全面地促进消费增长。尤其引人瞩目的,是支持兰州等5市培育建设区域(特色)消费中心城市。

这5个城市,兰州是省会,其他4市分别是陇东南、河西、陇东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显然,在这5个城市率先开展培育建设工作,就是要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问题导向、突出特色,科学布局,发挥好这些城市对所在区域经济的引领带动作用,增强它们对全省消费稳定增长和提升提质的支撑力。

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自身要具备一定的基础。兰州作为全省经济中心,其优势自不必说,另外4市在本区域内,都是市场发育较为成熟、人口资源集中、收入水平较高、消费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在城市配套承载能力和营商环境方面,都具有核心枢纽地位。依托这些基础优势,因势而谋、顺势而为,聚焦重点领域,集聚更多优质的消费资源,提升当地消费服务品质,充分激发地区市场消费潜力,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就能成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增进民众福祉的良好契机。

培育兰州等5个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今年初就由甘肃商务部门提出,现在省政府再次予以强调。规划已定,接下来,如何将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从描绘中的概念,变成可知可感的现实,须捋清发展思路,有的放矢。

首先,要把准各自城市的优势和特色。特色是什么?是人无我有的东西,因独此一家而愈显稀缺。不难想见,如果对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心中没“数”,不能依据自身城市特点和发展潜力独辟蹊径,而是盲目贪大图洋,那种众城一面的城市,对消费者是没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发挥特色优势,方可扬长避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例如天水市提出,打响本土消费品品牌,挖掘文化旅游、特色产业、餐饮美食等地域特色资源,加快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支持秦安蜜桃、天水雕漆等本土品牌进商场、上平台、入驻特色街区。

其次,要准确捕捉新的消费需求,增加消费供给,拓展消费场景。前段时间,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马踏飞燕”文创产品“绿马”,以其丑萌的造型成功出圈,成为今年夏天的“顶流”,一时间供不应求。这说明什么?如今的消费者更注重消费体验与圈层认同,其消费观念已经从功能需求扩展到产品背后传达的价值观和情感属性。唯有把握住不同圈层的消费属性,聚焦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功能需求和价值需求,才能精准释放消费潜力。

对于创新消费场景来说,不是对传统消费场景的机械延伸,而是顺应消费升级新需求的创新。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生鲜电商、门店到家等新业态,意味着革故鼎新的新机遇。推进产业和消费融合,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就能激发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强劲动能。

最后,要升级消费设施、改善消费环境。消费在升级,需要城市整体配套水平同步提升。科学规划,统筹布局,才能以良好的消费体验,吸引广大消费者;以优质的营商环境、广阔的发展平台,吸引企业品牌落地。

在老兰州人记忆中,西站曾矗立着甘肃省最早的“老字号”涉外三星级饭店——友谊宾馆。在2010年7月的兰洽会上,兰州市政府与福建东百集团达成协议,以友谊宾馆改造为核心,在西站打造一个崭新的兰州国际商贸中心。如今,规模宏大、档次高端、业态丰富的兰州中心,已成为西站商圈的标志性区域。这是以消费设施升级优化消费环境的显例。

培育建设好兰州等5市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发挥这些城市的“标杆”作用,提高城市的资源配置能力和引领能力,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竞争力,一定能为推动甘肃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激发强大动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