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石阡敬雀节(过年看非遗石阡仡佬毛龙节)

贵州石阡敬雀节(过年看非遗石阡仡佬毛龙节)(1)

贵州石阡敬雀节(过年看非遗石阡仡佬毛龙节)(2)

贵州石阡敬雀节(过年看非遗石阡仡佬毛龙节)(3)

马上就到元宵节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节日之一,元宵节这天每个地区都会通过各种民俗活动,欢欢喜喜闹元宵,其中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而在贵州石阡,传统朴实的仡佬族儿女,用自己的传统节日——仡佬毛龙节,将元宵节“闹”得鼓乐喧天。

贵州石阡敬雀节(过年看非遗石阡仡佬毛龙节)(4)

贵州石阡敬雀节(过年看非遗石阡仡佬毛龙节)(5)

仡佬毛龙节,流传于贵州省石阡县龙井、汤山等乡镇的宴明、龙凤等仡佬族村寨的传统节日,是以仡佬族民间"龙神"信仰为主的一种信仰民俗活动,活动时为每年大年三十至正月十六左右。2006年5月,石阡仡佬毛龙被列入“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贵州石阡敬雀节(过年看非遗石阡仡佬毛龙节)(6)

贵州石阡敬雀节(过年看非遗石阡仡佬毛龙节)(7)

贵州石阡敬雀节(过年看非遗石阡仡佬毛龙节)(8)

关于“仡佬毛龙”的源流无明确历史记载。从“仡佬毛龙”的主要制作材料——竹,以及其“求子”的表演功能等方面看,毛龙应源起于古代仡佬的“竹王”崇拜和生殖崇拜。据《石阡县志》记载:“灯从唐代起”,在当地,“毛龙”属“灯”之一种,故可推测“仡佬毛龙”历史可追溯到盛唐时期。从民国《石阡县志》所记载的“仡佬毛龙”在境内活动的主要情况来看,清末直到解放前夕,“仡佬毛龙”已盛行于全县各民族村寨之中。

贵州石阡敬雀节(过年看非遗石阡仡佬毛龙节)(9)

杨道军 摄

“仡佬毛龙”造型独特,毛龙形如蛇,尾似鱼,整条毛龙要用四、五百根火草杆扎成,看上去满身是毛,与其他民族制龙有较大差异。此外,“仡佬毛龙”原本流传于仡佬民间,后传播至当地的苗、侗、土家等民族中,并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仡佬毛龙”是仡佬族民族信仰的显现标志,其所蕴含图腾崇拜、宗教崇拜以及仡佬族语言、工艺、歌舞等内容,对研究仡佬族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贵州石阡敬雀节(过年看非遗石阡仡佬毛龙节)(10)

近年来,每到正月初十左右,全县玩灯人就会舞着毛龙到石阡县城大闹新春,为石阡城乡增添了不少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舞龙比赛现场,锣鼓声不断,黄烟腾空而起,狮舞龙腾让观众目不接暇,充满喜气的百条毛龙齐欢腾,个个大显身手,亮出自己的精彩绝技。

图/记者 廖迅

编辑/王江兰

编校/廖迅

编审/吴迁 夏进

发布/许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