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杨宪的下场 明朝第二任丞相杨宪是盱眙县人

杨宪(1321-1370),字希武,洪武二年(1369年)任右丞相,次年接替李善长任左丞相,为大明帝国第二任丞相,但清代人编纂的《明史》没有为他立传,只有零星记载笔者查阅《太祖高皇帝实录》,在卷五十中看到了详细的杨宪生平事迹,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明朝杨宪的下场 明朝第二任丞相杨宪是盱眙县人?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明朝杨宪的下场 明朝第二任丞相杨宪是盱眙县人

明朝杨宪的下场 明朝第二任丞相杨宪是盱眙县人

杨宪(1321-1370),字希武,洪武二年(1369年)任右丞相,次年接替李善长任左丞相,为大明帝国第二任丞相,但清代人编纂的《明史》没有为他立传,只有零星记载。笔者查阅《太祖高皇帝实录》,在卷五十中看到了详细的杨宪生平事迹。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占建康(今南京),杨宪毛遂自荐,投到门下。一席话谈下来,朱元璋大为欣赏,立即破格重用。《太祖高皇帝实录》称:“宪上谒,上与语,悦之。令居幕府,宪羙资仪,通经史,有才辨,尝使苏州张士诚,还称旨,除博士厅咨议,擢江南行省都事。时军国多事征调,日发文书,常委积,宪裁决明敏,人称其能。”朱元璋没看错人,杨宪才华出众,为朱元璋打天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此,杨宪飞黄腾达,十馀年时间便位极人臣,又因政治斗争,很快被朱元璋送上断头台。

《太祖高皇帝实录.》称杨宪为“太原阳曲人”,这里当指其祖籍。从实录中我们得知,杨宪“少随父宦寓江南”,可见杨宪的父亲系元朝官员,杨宪在南方生活并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因此才有了出色的才华。近年来,杨宪后裔公布了《茌平杨氏家谱叙》碑文(此碑位于茌平县杜郎口镇张扬村),引起了笔者的关注: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国无史,则理乱兴衰之迹不清;家无谱,则世系昭穆之序不明。于以 知国史固当修也,而家谱之叙为尤急。粤稽周文王第十子虞叔之后,以杨为氏。洎乎炎汉,族居弘农,宝公雀馆开祥,玉环兆三公之贵。震公鳣堂,集庆鼎铉,踵四世之荣,传至鼎公,徙居江南凤阳府泗州盱眙县大柳村。迨宪公,筮仕大明,洪武三年为中书省左丞相,辅太祖定鼎金陵。斯时,山东人民亡于元明之兵灾者,几乎煨尽。至洪武二十五年,宪公奉旨……三子乔迁山东,长讳德清,住茌平县东南十里许吴官屯。次(讳)德白,住茌平县东南三十里许庙杨家庄,今郝家集、五里庄、杨家庄,皆德白后裔也。三讳德弘,住肥城县城西十八里许东大封庄。在明季谱牒渐失,至顺治七年清明节,约族人修祠堂,叙族谱,数月之余,鸠工庄村而祠堂门墙工竣,自是搜罗断简残碑,以上治祖称,旁治昆弟,下治子孙。明年春而族谱告成,则昭穆攸叙,世系分明矣,然后知家之有谱,与国之有史无二理也。是为叙。大清顺治八年三月,六世和煦、七世和熙谨识。

这篇序言作于清初顺治八年,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文章称杨氏四代为官,传至杨鼎时,“徙居江南凤阳府泗州盱眙县大柳村。迨宪公,筮仕大明,洪武三年为中书省左丞相”。元朝立国不过百年,杨氏四代在外为官,应当在元初就离开祖籍曲阳了。杨鼎当在元朝中期左右迁居“盱眙县大柳村”。杨宪是杨鼎的后代,应当是在大柳村出生的。杨宪被诛后,他的三个儿子逃离盱眙,长子杨德清逃至山东茌平县吴官屯,次子杨德白逃至茌平县杨家庄,三子杨德弘逃到山东肥城县东大封庄。

据山东杨宪后代说,杨宪被杀时,他的三个儿子能逃脱朱元璋的追究,是因为得到了杨宪生前好友、明初重臣刘基的帮助。当初刘基就不赞同杨宪当丞相,认为“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明史•刘基传》 ),杨宪在左丞相位上不到一年就被杀了,刘基的预言得到了应验。其实,正是刘基出卖了朋友,“太史令刘基并发其奸状及诸阴事,上大怒,令群臣按问,宪辞伏,遂与炳等皆伏诛”(《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刘基或许心中有愧,于是暗中帮助杨宪三个儿子逃离盱眙,到山东乡村隐藏起来,躲过一劫。伴君如伴虎,刘基深谙此理,于是功成身退,辞官隐居家乡,不问政事,但最终还是被毒杀了。朱元璋生性残忍,猜忌多疑,他的几个丞相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都被处以极刑,还株连九族。杨宪三个儿子能逃脱魔掌,杨氏血脉能得以延续,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在山东的杨宪后代大都默默无闻,康熙年间出了一位教谕,以孝义闻名四方,载入方志。康熙六十年状元、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邓钟岳(1674—1748) 作《茌平杨氏三世孝义传》,文章写道:“茌平杨氏系出关西,明初有讳宪者,洪武时官丞相。宪生德清,始迁茌平,数传而至汶上教谕。”可见,茌平杨氏确实是杨宪的后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