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历史上有没有谋士(他举荐了杀父仇人)

山西历史上有没有谋士(他举荐了杀父仇人)(1)

山西历史上有没有谋士(他举荐了杀父仇人)(2)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源自《吕氏春秋》,意思是:举荐外人时不回避自己的仇人,举荐内部人时不回避自己的儿子。这句话是孔子听闻祁奚举荐的故事后,对祁奚的称赞之语。祁奚的一生并无卓越的业绩可言,但却因为他举荐了自己的杀父仇人,成就了一段千古美谈,为世人所称颂。

山西历史上有没有谋士(他举荐了杀父仇人)(3)

祁奚,姬姓,祁氏,名奚,字黄羊,春秋时晋国人(今山西祁县人),因食邑于祁(今祁县),遂为祁氏。

祁奚荐贤

山西历史上有没有谋士(他举荐了杀父仇人)(4)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平公问祁奚道:“南阳缺个县令,哪一个是担任这官职的合适人选呢?”祁奚说:“解狐(xiè hú)可以胜任。”晋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解狐是祁黄羊的杀父仇人 )”祁奚回答说:“您问的是谁适合,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晋平公称赞道:“好!”于是就任用了解狐。晋国的人都称赞任命解狐是对的。

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问祁奚道:“国家少个掌管军事的官,谁担任合适?”祁奚回答说:“祁午合适。”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奚回答说:“您问的是谁适合,而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晋平公又称赞道:“好!”,就又任用了祁午。晋国的人又一致称赞任命祁午好。

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奚的话,真好啊!推荐外面的人,不排斥自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避开自己的儿子,祁奚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从此,人们就用“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这句话来告诫那些掌握人才举荐权力的人,推举人才时,要秉持公正无私之心,不能掺杂个人好恶。(图片来源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