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各县市的由来 辽宁省县名志北镇县名来源

辽宁各县市的由来 辽宁省县名志北镇县名来源(1)

北镇县

北镇县位于辽河平原西侧。东邻黑山县,南与盘山县交界,西隔医巫闾山与义县接壤,北靠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面积一千七百八十ニ平方公里。人ロ四十九万ニ千三百六十人,多为汉族,还有满、回、蒙古、朝鲜、锡伯等民族。划为二十ニ个农村人民公社,两个镇,一个农场,分辖三百ニ十六个生产大队。县人民政府驻广宁镇,距省会沈阳一百三十八公里。

北镇地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南部属绕阳河右岸,地势低洼;东侧与平原断层接触,相对高差较大。西部的医巫闾山是东北地区三大名山之一。山麓地带林丰果茂。北镇因医巫闾山为北方镇山而得名。《周礼》记载,东镇青州沂山,西镇雍州吴山,中冀州霍山,南镇杨州金稽山,北镇医巫间山,合称五座镇山。据《广宁县乡土志》记载:“舜封十ニ山以医巫闾山为幽州之镇故名北镇”。在明、清有广宁大山之称,至今广大群众仍称其为“大山”。两汉的无虑县,唐代的巫闾守捉,都是由医巫闾而得名。金代开始改为广宁,沿用至清末。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全国统一县名,因与湖南广宁县重名而改称北镇县。

辽宁各县市的由来 辽宁省县名志北镇县名来源(2)

北镇历史悠久,古迹较多。有明代洪武初年在辽金广宁府旧址修筑的砖城,周围九里十三步,高三丈。现该城已残存无几。东北角有双塔,系辽代所建。西北角有万紫山,风景甚佳。城西五里北镇庙,初建于金代,元、明、清,历次重修。

北镇县境战国时属燕国辽东郡。秦属辽东郡。西汉、东汉属幽州刺史部辽东郡,境内设有无虑县。三国时属幽州昌黎郡(今义县)。西晋时属平州(今辽阳)昌黎郡。南北朝时属营州昌黎郡(今朝阳)。隋朝时属燕郡(今义县)。唐属安东都护府设巫闾守捉。辽代属中京道设显州辖奉先、山东、归义三县。金代属北京路设广宁府辖广宁、闾阳、望平三县。元置广宁府路辖闾阳、望平二县。明代属辽东都指挥使司。清光绪三十三年(一九〇七年)属锦州府置广宁县。民国元年属奉天省辽沈道。民国十八年(一九ニ九年)属辽宁省。一九三一年属奉天省。一九三ニ年属奉天省。一九三四年属锦州省。一九四九年属辽西省。一九五四年属辽宁省。为锦州市辖县。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数据为1982年统计。1995年3月撤销北镇县,设立北宁市(县级)。2006年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北宁市更名为北镇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