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关于义气的好汉(讲义气到底讲的是什么)

说起《水浒传》里,在梁山上聚义的108位英雄好汉,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义气”这两个字。

或许这也是老话说,“少不读水浒”的原因。

毕竟年轻人嘛,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要是也学着水浒里的那些好汉,整天论哥们结弟兄,义气来义气去,怎么可能有安稳日子过。

实际上,读《水浒传》,如果只读到“义气”两个字,还是读得不深。

大家想过没有,梁山水泊里的那些英雄好汉,整天张口闭口的讲义气,实际上讲的到底是什么?在《水浒传》第28回,有这么一首诗,就很明确的给出了答案。

水浒传关于义气的好汉(讲义气到底讲的是什么)(1)

夺人道路人还夺,

义气多时利亦多。

快活林中重快活,

恶人自有恶人磨。

这首诗讲的是,施恩在武松的帮助下,从蒋门神手里,把自己在快活林的酒店,又给抢了回来。这也是《水浒传》里,相当出彩的一个章回,叫作“武松醉打蒋门神”。

说起武松和施恩,也都是讲义气的好汉。

这不,武松刚被发配到孟州牢城营,施恩一知道他就是打虎英雄,响当当的好汉,便递话给自己的老爹,也就是老管营,当场就免了100杀威棒。紧接着,就在牢房里给武松安排了单间,还每日好酒好肉供奉着,连早上刷牙洗脸,晚上洗澡洗脚,都安排专人伺候。

武松这那是坐牢,简直就是当少爷来了。

当然,武松也不含糊,当得知施恩不但被蒋门神打了,连酒店也被抢了之后,立马就站出来为施恩出头。一顿拳脚,不但把蒋门神揍个半死,还让他赔礼道歉,又把酒店给抢了回来。

乍一看,这两人的交往,确实是够义气、够豪爽。

可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水浒传关于义气的好汉(讲义气到底讲的是什么)(2)

实际上,当初在点视厅上,施恩之所以会递话,让老管营免了武松的100杀威棒。还不是因为知道他是打虎英雄武松,可以替自己赶走蒋门神,重夺回快活林的酒店。

想让人替自己办事,好处当然不能少。

于是,这才有了武松在牢房里,住单间有酒肉的少爷生活。

只不过这些优待,施恩都是偷偷交代的。结果把个武松搞得,心里面直犯嘀咕,吵吵着一定要见施恩,不然酒肉也不吃了。

话说武松为什么这么猴急?安下心来有吃吃、有喝喝,难道不好吗?

当然不好了。

自己只是个囚犯,对方却是老管营的儿子,如此礼下于人,一定是有事相求。可当自己还不知道,对方求办的是什么事时,就这么不声不响受了好处,到时万一办不到,或者代价太大,自己可不就掉坑里了吗!

这个道理,武松岂能不知道。

所以当武松从施恩嘴里得知,对方只不过是想让他揍个把人时,马上心就放下了,大笑着站起身,就要去找蒋门神的晦气。

水浒传关于义气的好汉(讲义气到底讲的是什么)(3)

等到后来,武松赶跑了蒋门神,帮施恩抢回了酒店。施恩对待武松,用书里的话说,就是像对亲爹娘一样敬重。

从此,武松不但不用再回牢房了,还每天大鱼大肉,日子好不快活。

而施恩之所以如此供养武松,还不是因为有武松在,就不怕再有蒋门神那样的人,跑来抢他的生意了。

这就是“义气多时利亦多”。

所以,“义气”这两个字,每个人讲来讲去,到底讲的是什么?还不是一个“利”字。

大多数情况是,大家嘴巴上都说要讲义气,其实内心里,早就把自己的利益计算好了。也正是因为内心里,已经计算好了利益,嘴巴上才更要讲义气。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中国的好多事,是可以做,但不可以说的。

因为一旦说了,义气就没了,而利益也就紧跟着没了。

大家说是不是这么回事?

本文为“索彦聊诗词”原创,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留言、转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