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成语故事100个(三国成语故事手无寸铁)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九回,发生在姜维北伐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姜维和郭淮。原文如下:

三国成语故事100个(三国成语故事手无寸铁)(1)

时值三更,先令人报知姜维。维大喜,教请入相见。魏兵多半杂在羌人部内;行到蜀寨前,维令大兵皆在寨外屯扎,迷当引百余人到中军帐前。姜维、夏侯霸二人出迎。魏将不等迷当开言,就从背后杀将起来。维大惊,急上马而走。羌、魏之兵,一齐杀入。蜀兵四分五落,各自逃生。维手无器械,腰间止有一副弓箭,走得慌忙,箭皆落了,只有空壶。维望山中而走,背后郭淮引兵赶来;见维手无寸铁,乃骤马挺枪追之。

三国成语故事100个(三国成语故事手无寸铁)(2)

看看至近,维虚拽弓弦,连响十余次。淮连躲数番,不见箭到,知维无箭,乃挂住钢枪,拈弓搭箭射之。维急闪过,顺手接了,就扣在弓弦上;待淮追近,望面门上尽力射去,淮应弦落马。维勒回马来杀郭淮,魏军骤至。维下手不及,只掣得淮枪而去。魏兵不敢追赶,急救淮归寨,拔出箭头,血流不止而死。司马昭下山引兵追赶,半途而回。夏侯霸随后逃至,与姜维一齐奔走。维折了许多人马,一路收扎不住,自回汉中。虽然兵败,却射死郭淮,杀死徐质,挫动魏国之威,将功补罪。

三国成语故事100个(三国成语故事手无寸铁)(3)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姜维统兵二十万,再度发动北伐之战,并在铁笼山将司马昭团团围困。曹军将领郭淮闻讯后,领兵向姜维营寨发动冲击,并将姜维击败。不过,就在追击的过程中,郭淮却死于姜维的箭下。

三国成语故事100个(三国成语故事手无寸铁)(4)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手无寸铁”,意为手里没有任何武器。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宋代苏轼《聚星堂雪》中的“百战不许持寸铁。”

三国成语故事100个(三国成语故事手无寸铁)(5)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发生在蜀汉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的北伐之战,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不过其过程与小说的描述相比要简单的多。据《三国志•姜维传》载:“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解围至洛门,维粮尽退还。”此战也是费祎遇刺后姜维所发动的第一次北伐。北伐开始后,姜维久攻不下,被迫撤军,这次北伐无功而返。

三国成语故事100个(三国成语故事手无寸铁)(6)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姜维射死郭淮一事,完全是小说家的虚构。说到小说中这位死于姜维箭下的郭淮,在历史上可谓是大名鼎鼎,是三国时期曹魏的著名将领。早在汉中之战时期,郭淮就曾与刘备交过手。诸葛亮五出祁山,每一次都郭淮有过较量,其中最为有名的“一出祁山”时的街亭之战。正是由于郭淮与张郃之间配合默契,才令马谡遭遇街亭惨败。在随后进行的多次较量中,郭淮也经常取得战争的胜利,他也因此被晋升为左将军、前将军等职,成为曹魏在西北战场的最高军事长官。

三国成语故事100个(三国成语故事手无寸铁)(7)

姜维北伐期间,郭淮又成为其主要对手,曾多次挫败姜维的图谋,成为姜维最为头疼的对手。他的结局也并未如小说所言的被姜维射死,而是在曹魏正元二年(255年)正月病逝的。与真实的历史相比,小说将郭淮的卒年真正提前了两年。

三国成语故事100个(三国成语故事手无寸铁)(8)

为何小说家要让郭淮死于姜维的箭下呢?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与诸葛亮北伐时尚能取得部分小胜不同,姜维的北伐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穷兵黩武,不仅劳而无功,而且极大地消耗了蜀汉的国力。但作为《三国演义》中的悲剧英雄,作者为拔高姜维的形象,特意虚构了这段射死郭淮的情节,一则为姜维的北伐增色,二来也算是通过艺术的手段为姜维“复仇”。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