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形容鸿雁(鸿雁的意象)

怎么形容鸿雁(鸿雁的意象)(1)

燕与雀是小鸟,与之对应的就是大鸟。那么古人常常提到的大鸟是以什么为代表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依然非常熟悉的鸿鹄。

《史记》当中曾借陈胜之口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的就是燕雀和鸿鹄的对比。其实这个对比,极有可能化自《庄子·逍遥游》。

《逍遥游》两种不同体型的鸟用的是学鸠与鲲鹏。鲲鹏是庄子想象的一种背长超过几千里的大鸟,它想从北海迁徙到南海,需要奋力飞上高空,展开遮天蔽日的翅膀,凭借海运轰轰烈烈地飞翔。在丛林中的小鸟学鸠看来,鲲鹏的行为简直太费劲了,不像自己在小丛林中飞来飞去,自在逍遥。因为眼界所限,所以学鸠不能理解鲲鹏的行为,才有了学鸠对鲲鹏的嘲讽。

而这种学鸠与鲲鹏的对比,在现实生活中就犹如燕雀与鸿鹄的对比。二者体型不同,飞行高度不同,目标自然也不同,因此陈胜对不理解他的人才发出如此的感慨。

那么,鸿鹄究竟是什么鸟呢?

《说文》解释“鸿”时说:“鸿鹄也。”解释“鹄”时说的也是:“鸿鹄也。”可见,在《说文》看来,鸿鹄是一回事。鸿的本字为“䲨”,意为大鸟,指的应该是天鹅。“工”作为构字要素,有大的义项,比如“江”为大水,“缸”为大型陶器等, “䲨”则为大鸟。而在《说文》中,“鸿”字是由“江”和“鸟”构成,同样也是指大鸟。

怎么形容鸿雁(鸿雁的意象)(2)

但甲骨文、金文都写作“䲨”,是由“工”“鸟”或“工”“隹”组成的形声字。后来加水字应该是因为鸿常住水边觅食的原因,比如《周易·渐卦》初六爻辞“鸿渐于干”,就是指鸿在河岸觅食,因此篆字以后加了一个“水”的偏旁。

与燕象征春天相对,鸿常常用来象征秋天。比如苏轼的诗说:“有如社燕与秋鸿,相逢未稳还相送。”梅尧臣的诗说:“春燕不时来,秋鸿今始至。”都是春燕与秋鸿的对比。

怎么形容鸿雁(鸿雁的意象)(3)

但实际上在秋鸿的概念上,鸿字多是指鸿雁。鸿雁一词拆开来讲:鸿是天鹅,雁是大雁。但古人说到鸿雁,往往指大雁的成分更多一些。所以鸿也可以指大雁,鸿雁也可以专指大雁。

大雁的“雁”字也是“應(应)”的本字,其义可能来自雁鸣的回应,以及应时的迁徙。

怎么形容鸿雁(鸿雁的意象)(4)

篆字“雁”从“人”,而金文似与“人”无关,当是会意鸟鸣的回应。《说文》篆字收从“鸟”和从“隹”两个字,《说文》和段注都认为这两个“雁”字指两种不同的鸟。段注说:“鴈从鸟为鹅,雁从隹为鸿雁。”也就是说,鴈是鹅,雁是大雁。段注又引毛传说:“大曰鸿,小曰鴈。”由此可见,在古代很难区分天鹅和大雁。而中国的家鹅,据说就是由大雁驯化而来。以此,我们姑且把它们统归为鸿雁。

鸿雁的文化含义大约有三个方面:一,守信,秋天南飞,春天北归,从来不会失约。二,有秩序,在天上飞翔的时候,总是会排成各种队形,看起来好像是在变换各种字,所以古人也把雁阵称作雁字。三,据说大雁奉行一夫一妻制,对配偶极为忠诚。

中国古代常用大雁作为求婚的信礼,取的就是以上的文化含义。

中国古代还有一个三厌的观念。所谓三厌,就是人不忍食用的三种动物,分别来自天上、陆地和水中。对应的动物是大雁、狗和乌鱼。

狗是人类的伙伴,是人类最忠诚的伴侣,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没有一只狗会背叛自己的主人,所以食狗为不义,因此古人提倡不食狗。乌鱼即水中的一种黑鱼,据说乌鱼产籽多而且有孝行,而孝是人间最基本的美德,所以食乌鱼亦为不义。而天上的代表则是大雁,如上文所言,大雁守时、守秩序、守夫妻间的忠诚,是信义和忠诚的象征,也是一种义禽,所以人间不可食用。

三厌的观念,正是人间美好感情的一种投射,在某些古人看来,能不能遵守不食三厌的信条,反映了一个人的人品。

怎么形容鸿雁(鸿雁的意象)(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