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火车站全排名(南京火车站成长史)

南京火车客运站(东站)

南京火车站是长江大桥的配套工程之一,因地处下关区的西站偏向一隅,与京沪干线无法串连,遂决定于城北近郊玄武湖畔兴建南京火车客运站(东站)。考虑到大桥通车后将接纳津浦、沪宁、宁芜三条铁路线来往旅客的枢纽客运点,1964年原设计方案站屋宏伟高大,规模适中,富丽堂皇。后因“文化大革命”的干扰,1967年修改了设计,压缩了规模,其中站屋由12000平方米减至3000平方米。

东站总建筑面积19474平方米,包括候车大厅、贵宾室、售票房、行包房、站台、商业用房等。建筑平面以候车大厅为主要建筑,坐北朝南,迎面站前广场57600平方米;主厅单层2208平方米,砂垫层带形基础,整浇柱及连系梁,钢屋架木基层平瓦屋面,空心砖围护墙,淡黄色水刷石外粉刷,室内粉墙吊平顶,彩色水磨石地面。在施工过程中,增设主厅南立面整浇二层前廊及钟楼;主体东部增建贵宾候车室;西部扩展售票厅,行包房另设于西端一隅。扩展部分多为砖混结构,平屋面,油毡防水层建筑。候车大厅北面是站台,10股道,最长562米,短的496米,设月台3座,全装配蝶式雨棚石棉瓦屋面;月台之间以整浇地道两座相连贯通。

东站的主要建筑由江苏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现南京市建一公司)施工。1967年10月开工后,由于边施工、边修改设计,导致工期延误,至1968年10月仅完成站屋基础。为配合南京长江大桥通车营运,采取逐项分解倒排计划超常规施工的措施,在驻宁解放军工程部队官兵、大专院校师生、省市机关干部以及上海市的支援下,日夜奋战,于1968年12月26日长江大桥通车的同时,站屋主厅亦交付使用。

东站历经20多年的使用证明,它虽在接、发旅客及行包转运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突出的是:(1)站屋规模与运量远不适应。以1989年为例,东站每日接发列车135对,5分钟一列,行车密度仅次于上海,年发送旅客755万人次,货物40万吨,客运驼峰期集结人数达2.7万人次,而候车大厅仅能容纳2000人,春运高峰矛盾更为突出,远不适应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要求。(2)限于当时的条件,设计考虑不周,施工速度超常,造成了站屋使用功能不全及工程质量的隐患,出现了墙裂、屋漏、地道渗水等弊端,迫使翻修补漏、维修加固、增建、改建、部分拆除(1981年站屋顶端钟楼拆除)。

南京火车站全排名(南京火车站成长史)(1)

南京火车站全排名(南京火车站成长史)(2)

南京火车站全排名(南京火车站成长史)(3)

南京火车站全排名(南京火车站成长史)(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