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为什么这么有人气(罗永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周的时间细读了罗永浩的书《我的奋斗》,总想写些东西分享一下,总觉得这样才算有所收获可是在取标题的时候便难到了,原本的标题是 浅读罗永浩《我的奋斗》,但是出于学习和不自信的本能,还是百度了一下标题技巧,《烧纸钱的由来》远不如《焚烧的纸钱,祖宗收到了吗》来的趣味和吸引,我想只要文章有内容(原本想用深度一词,但是显然未能到达那个水平),只要不是赤裸的欺骗流量,这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去吸引读者所以,罗永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罗永浩为什么这么有人气?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罗永浩为什么这么有人气(罗永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罗永浩为什么这么有人气

一周的时间细读了罗永浩的书《我的奋斗》,总想写些东西分享一下,总觉得这样才算有所收获。可是在取标题的时候便难到了,原本的标题是 浅读罗永浩《我的奋斗》,但是出于学习和不自信的本能,还是百度了一下标题技巧,《烧纸钱的由来》远不如《焚烧的纸钱,祖宗收到了吗》来的趣味和吸引,我想只要文章有内容(原本想用深度一词,但是显然未能到达那个水平),只要不是赤裸的欺骗流量,这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去吸引读者。所以,罗永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罗永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为一个被老罗语录洗礼过的年轻人,同时又见证了被砸的西门子和锤子手机的兴衰,罗永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困扰了我多年的问题,所以就读了《我的奋斗》这本书。全篇主要以叙事和访谈录为主,印象深刻的主要是老罗与老师的斗争史和老罗的父亲。

书中有这么一段:初中的时候,老师要求写一篇关于校园的记叙文。老师点评的时候说:“你看,咱们班同学写得都很好,说‘五星红旗飘扬在校园上空’,只有罗永浩,他写的是‘五星红旗耷拉在校园上空’,一贯的哗众取宠。”我就很奇怪,于是举手站起来说:“老师,这个成语你用错了。我写的作文就交给您一个人,就算‘哗’了谁,‘哗’的也是一个人,现在是谁把文章拿到五十多个人的班里大声朗读出来?这才是真正的哗众取宠。” 可以想象,罗永浩的逻辑和语言能力在初中时期已有所成,看似戏虐的解读满是对制式教育的不满和“奋斗”,这也能够理解罗永浩对中国教育现状的不满以及对制式教育下学生的担忧。

什么是制式教育?用罗永浩的话说就是:“你们小时候肯定做过这样一道题,《鲁迅先生在第二自然段为什么要讲这样一句话?》,可能鲁迅自己也没说过为什么,但是奇怪的是教委居然知道,并且有一个全国性的标准答案。” 不由地想起自己读书的时候,我可从未真正思考过鲁迅为什么,我思考的只是标准答案应该是什么,可能我们都已经失去思考的能力。不由地让人反思,我们的下一代该如何去教育。

老罗的父亲显然是罗永浩之所以是罗永浩的主要驱动因素。当老师跟罗永浩的父亲告状,说罗永浩上课读课外书的时候,罗永浩的父亲问罗永浩:“你上课看的什么书?”一看是《罗马帝国衰亡史》,他一想,我儿子只有15岁就看这样的书,于是忍不住说:“哎呀,这是一本好书啊。”父亲的眼神充满得意。可见,父亲对于罗永浩的选择和思考是充分鼓励的,这也能够理解为什么罗永浩提出辍学,父母并未有很大反应去阻挠。

我想,绝大多数人喜欢老罗不仅是喜欢老罗的幽默,更是喜欢老罗的勇敢,勇敢的去说,勇敢的去做,勇敢的去坚持,坚持说和做。我们可能都曾幻想或希望我们也如此勇敢,所以才喜欢罗永浩。罗翔老师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在知道和做到之间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知行合一,人人都知道,却又不知道。在知中行,在行中知,这才是修行。这便是罗永浩的“奋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