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出了意外怎么办(多了就不感到意外)

某部一场红蓝军对抗演习正在火热进行。吃紧关头,红方指挥员召唤歼击机对前方目标实施空中遮断。然而,战机轰炸的场面并没有如约出现。事后得知,因演习区域上空突然阴云密布,战机很难达到指定地域。本来想依靠空中突击打个漂亮仗的红军部队,却因歼击机的意外“缺席”,使如意算盘落了空,最后演习不得不草草收场。

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领域有个“意外律”,即由于种种偶然或突发因素的出现及干扰,人们所从事的活动常常会产生意料之外的状况和后果。有数据显示,一个计划在执行时,平均大约只有60%能奏效。不能奏效或偏离原先设想方向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意外律”相关。

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人类任何活动都不像战争那样给偶然性这个不速之客留下这样广阔的天地”。在活力对抗的战争舞台上,各类战役战斗之所以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就在于敌对双方都企图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就在于谁都无法保证算无遗策、万无一失。意外的产生,或打乱作战计划与部署,或打乱进攻时序与节奏,或打乱攻击目标与方位,等等,这些都是兵家常事。所以,战争史有“不意外,无战争”之说。

既然战争有诸多意外发生,那么演训就不可能顺顺当当。出点意外、打些乱仗,才是演习的真实状态。然而从当前情况看,某些单位的演习却很少有意外,有的甚至是零意外:设计都在预定之中,情况都在预选之中,决心都在预谋之中,过程都在预知之中,结果都在预期之中。这种演习像模像样,但与实战相去甚远。长此以往,形成惯性,一旦到了刺刀见红的战场,面对不期而遇的突发状况,必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战场上的不测与意外,既是挑战,更是考验。一些单位之所以不敢让演训出些许意外,就在于指挥员把控意外的能力不足,而且越是能力不足,越不情愿在意外面前一试高低,以致造成恶性循环。改变这一局面的关键,必须坚持活导活演、真导真演,通过随机出情况、随地设难题,逼着指挥员练应变力、练处置力。指挥员只有平时对各种意外都见识过、历练过,打起仗来才更有信心、更有把握。战争的辩证法历来如此:“意外”多了就不会感到意外,多让对手感到“意外”自己才会少些意外。

当你出了意外怎么办(多了就不感到意外)(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