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抗疫心路历程短句(连轴转的劳累因一句)

基层群众抗疫心路历程短句(连轴转的劳累因一句)(1)

疫情面前,有这么一群人,穿梭于上海的大街小巷,坚守在基层战“疫”一线,他们是最平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者。

眼下,正是上海疫情应急处置最吃劲的阶段,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记录下了他们的24小时,这异常忙碌的生活碎片构成了他们近段时间以来的日常。

3月12日 7:15

为了提升应急能力、提高处置效率,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唐岚每天7:15准时召开防疫工作例会,统筹协调组、公卫流调组、医疗信息组和后勤保障组等四个防疫小组负责人汇报当日的工作任务安排。

唐岚的要求是,当日新增管理转运、在管人数、各相关来源管理人数等情况必须做到人人心中有数。每日的采样任务记在白板上,让所有采样人员一目了然。

“我们不光要完成每日采样工作量,同时要做好防疫质控管理。每个流程、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到位。”唐岚说。

基层群众抗疫心路历程短句(连轴转的劳累因一句)(2)

这波疫情至今,唐岚每天总是第一个坐镇分中心统筹协调防疫工作,经常忙到凌晨才回家。中心书记李雅梅在一次下班回家路上左手不慎被撞导致骨折,但包好石膏的她一天也未在家休息,很快又出现在工作岗位上。她还动员同为医务工作者的爱人放弃宝贵的休息时间周末开车充当采样驾驶员。在她的带领下,来援助的职工家属越来越多。

3月12日 7:30

早上7:30,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有采样人员集结到位。中心院感科护士长高宏霞精心制作课件,为大家详细培训采样流程和注意事项,并播放和下发实操视频,要求每位工作人员严格按院感要求操作,做好个人防护,规范采样,坚决守住“两个零感染”的防控底线。

科主任则负责实行定人定岗,电话流调,信息整合,制单派单,采样转运,等都有专人负责。

全科医生龚辉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根据防控需要合理设计表单统计工作量等,大大优化工作效率。医疗信息科小丁日夜驻守会场统筹协调,缕清每日工作量,并准备第二天出发前的采样准备。

3月12日 8:30

很快,任务下发,细心的工作人员通过以往采样经验,在出发前再次拨打电话确认采样信息。

打好条形码、穿上防护服、备好采样物资、制定好合理采样路线……一切准备就绪,采样队伍出发了。

一张大单30多户100多人,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所有的辛苦在听到居民们的一句“你们医务人员辛苦了!谢谢你们!”时烟消云散。朴素的话语着实让采样人员们心头暖暖的。

除做好防控工作,医护人员还要兼顾完成日常条线工作、疫苗接种任务等,每日连轴转。

3月12日 18:00

晚上六点,工作人员们陆续来到食堂。令人暖心的是,食堂师傅为了辛苦的工作人员们每天换着花样准备菜式,有2位师傅被封控在家,阿杜师傅便把爱人也拉来一起帮忙,确保让每个人都能吃上热腾腾的晚餐。

趁着吃晚饭的档口,保洁阿姨实施每日早晚两次的会议室消毒任务。总务科马不停蹄地准备第二天的采样物资,每车一袋,方便采样人员一领导任务拎包出发。

3月13日 1:00

凌晨1点,终于等来了白天申请的120,此时忙碌值守一天的工作人员都相当疲惫。

“我开车去对接120转运。”办公室副主任王鑫主动请缨。为了赶在120之前到居民楼下,她时刻关注着群信息,踩足油门送完一家赶下一家,跑到第8家时已凌晨5点多,回到医院又开始落实白天的工作。

3月13日 3:00

凌晨3点多,中医科主任程芳开着私家车与护士长高宏霞伴着月光叩开了一家又一家的门采核酸,为了与病毒蔓延速度赛跑,她们快速地爬完无数个五楼和六楼,顾不上吃早饭,顾不上休息,跑到腰酸体乏、疲惫不堪,终于完成了35家100多人的采样任务,等送样结束已接近午时。

从白天到黑夜,这就是基层战“疫”平凡中的坚守,致敬!

作者:李晨琰 金丽茵

编辑:李晨琰

图片来源:院方供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