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桃成熟时(蜜桃成熟时)

我所居住的小区在城乡结合部,前面是霓虹闪烁车轮滚滚的都市,每天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后面是巍峨屹立郁郁葱葱的秦岭山脉,推开窗子便能看见山上层层叠叠的绿色,异常的闲适静谧。住在这里,进可“悬天广思着静远”,退可“和风淡睡仙缕眠”,在入世与出世间自由切换,真可谓自得其乐。

在秦岭与我所住小区之间,有一块不大的小土塬,上面居住着很多原住民。城郊农村寸土寸金,仅有的土地也早已不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了,全都换上了桃树、苹果树等经济作物,其中,栽种最多的是桃树。每到三月份,估摸着塬上的桃花开了,我都会和妻子换上便装,脚蹬运动鞋,去塬上观赏漫山遍野的桃花。

此处的桃花远近闻名,往桃园深处走,一排排的桃树盛开成粉红与雪白相间的花草,一株株的桃树就像一个个张开的花伞,繁盛的桃花在晨光中开得分外喧闹,粉红色的花团,含苞待放的蓓蕾,喷薄出醉人的花香,像一群群顽皮的孩童,蹦蹦跳跳的争先恐后的向游人们绽放着青春的美丽和活力。游人们纷纷掏出相机、手机,和桃花一起记录下这美好的春天,留下美丽的倩影,放在朋友圈里,与更多的人分享。

而到了七月份,正是桃子收获的时候,上塬的人就更多了。大家像是商量好似的,纷纷来这里采摘水蜜桃。塬上的水蜜桃远近闻名,皮薄肉多,刚熟的桃子硬而甜,吃起来爽口清脆;熟透的桃子软而多汁,吃时轻轻拿起,小心地把皮撕下去,桃汁就渗出来了。用舌头一舔,甜甜的,这种滋味恐怕可以和王母娘娘的蟠桃互相比较了。凭着良好的声誉,“赵家庄蜜桃”成为宝鸡市响当当的名优特产。

只是好景不长,前几年,这片桃林连同整片小土塬就被一茬茬的塔吊和水泥罐车收割殆尽,成了钢筋水泥的丛林。满塬盛开的桃花连同满树鲜红硕大,青里泛白,白里透红,表面裹着一层短短的绒毛的水蜜桃,逐渐消失,只留在记忆中了。

七月,是属于水蜜桃的季节。

时至夏季,天气炎热,酷暑难耐,正是水果扎堆上市的时候,圣女果、香瓜、牛油果、荔枝、西瓜、火龙果等等水果争先恐后的来到人间,不同的口味,不同的食用体验,给人们带来了口腹之福。但要说口味最好、性价比最高的,还属水蜜桃。

百度下,水蜜桃属蔷薇科、桃属植物,球形可食用水果类。原产于中国,逐渐传播到亚洲周边地区,从波斯传入西方。希腊的一位哲学家认为水蜜桃是来自波斯,因此就把水蜜桃称之为波斯苹果。它的蛋白质含量比苹果、葡萄高一倍,比梨子高七倍,铁的含量比苹果多三倍,比梨子多五倍,富含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最高。水蜜桃有美肤、清胃、润肺、祛痰等功效,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纤维化、肺不张、矽肺、肺结核等出现的干咳、咳血、慢性发热、盗汗等症,可起到养阴生津、补气润肺的保健作用。

古人对于水蜜桃也是很偏爱的,不仅描写其花,也赞美其果。《诗经》中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有望过其实。”以及“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园有棘,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等描写。大诗人李白也曾写下“西王母桃种我家,三千阳春始一花。结实苦迟为人笑,攀折唧唧长咨嗟。”的诗句。。明代的唐寅在穷困潦倒的时候,还曾幻想着“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这些伟大的诗人,无不是以桃明志、借桃抒情,用形美色艳味佳的水蜜桃抒发自己的情思。

要说对于蜜桃的联想最直接、最丰富的,还属美人。

对于美人的描写,最广为人知的要数《诗经》中的《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这首诗六句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描写新娘:将新嫁娘比喻成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此刻的新嫁娘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 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第二个层次是对婚后的两人的祝福:桃花开后,自然结果。诗人说它的果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第三个层次是美好的祝愿: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这首诗的确是对新嫁娘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词。

最喜欢将美人比喻成蜜桃的,还属曹雪芹了。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写的是宁府花园内梅花盛开,秦可卿乃治酒,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赏花。至午时宝玉倦怠,欲睡中觉,秦可卿便引宝玉至自己的闺房中,宝玉梦入太虚幻境,遇警幻仙子,于是,曹雪芹借贾宝玉之手,写了篇《警幻仙子赋》,盛赞警幻仙子的美貌。其中写道:“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何方,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靥窝”,是指美人脸上的酒窝,古诗词常用作靥花,这里是指警幻仙子在微笑的酒窝就像春桃一样圆润,青涩,可爱。正是这一番仙境环游,才引出了后面的爱海恨天。

在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转入大观园,酸凤姐大闹宁国府》中,描写尤二姐初见凤姐时的景象,原文是:“凤姐方下车进来。尤二姐一看,只见头上皆是素白银器,身上月白缎袄,青缎披风,白绫素裙。眉弯柳叶,高吊两梢,目横丹凤,神凝三角。俏丽若三春之桃,清洁若九秋之菊。”此刻的凤姐头戴银饰,身穿白衣、素裙,衬以青披风,加上她那柳眉凤目,出现在尤二姐的面前,正像一株亭亭玉立的秋菊,又像一朵艳丽夺目的春桃。以桃间菊,红白相衬,越发显出凤姐的美貌,也为后面吃尤二姐的醋大闹宁府埋下了伏笔。

其实细论起来,对于美人的描写最大胆的要属今人了。写得最多也最传神的当属嗜友嗜酒嗜美人的古龙。比如,他在《陆小凤传奇》中对于老板娘的描写,就最为大胆:“她的确是个非常美的女人,弯弯的眉,大大的眼睛,嘴唇玲珑而丰满,看来就像是个熟透了的水蜜桃,无论谁看见都忍不住想咬一口的。”就像雪花飘落在屋顶之上,在春风里感受花蕾慢慢开放,在秋风里感受从远山传来的木叶清香……。古龙笔下的美人,总是那样的传神。

蜜桃的表皮粉嫩若飞霞,上面绵密的白色绒毛宛若少女肌肤的质地,极富青春气息,也极富青春诱惑,再加上令人无限遐想的圆润外表和甜蜜诱人的滋味,难怪这些作家们脑洞大开了。

不过话说回来,不消说常人,就连一身正气武功高强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初到天庭的蟠桃园,见到园中那些蟠桃“夭夭灼灼,颗颗株株。夭夭灼灼花盈树,颗颗株株果压枝……”又听土地好一番介绍,多久一熟,有什么功效,孙猴子不也动心了么?

后来怎么样了?“七衣仙女直至园门首,只见蟠桃园土地、力士同齐天府二司仙吏,都在那里把门。只是不见那孙悟空,原来他已经偷桃吃饱,躲树上睡着了。”

连齐天大圣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寻常人了。怎么样,开吃吧。

蜜桃成熟时(蜜桃成熟时)(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