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前后应怎么养生(今日立夏宜吃姜)

喜欢中医吗?关注张景明教授,每天给您送上最专业最地道的的中医养生知识!

立夏,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夏的开始。

明代养生学家高濂所著的《遵生八笺》有言:“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春寒消退,阳光温暖而热烈,雨也下得毫不吝啬,这是最适宜万物生长、发展壮大的时节,自然界一派欣欣向荣。

立夏前后应怎么养生(今日立夏宜吃姜)(1)

初夏是可爱的,空气清新,气温平和,特别是在雨后放晴的时候,蓝天格外明净,白云更显轻盈,飞鸟相逐,一片新绿,阳光照射在植物的露珠上,蒸腾出湿润的空气。蛙鸣鸟鸣,自然之声更添生机。

立夏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立夏前后应怎么养生(今日立夏宜吃姜)(2)

【 蝼蝈鸣】 蝼蝈(lóu guō),又称蝼蛄(gū),它是一种害虫,会啃食地里的庄稼。一候蝼蝈鸣,恰是在提醒人们注意防范于它,保护好自家的庄稼。

【蚯蚓出】 蚯蚓,又被称为地龙,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此时感阳气而出。特别是在大雨之后,土地疏松,会见到蚯蚓掘土而出。

【王瓜生】 《图经》中介绍:“王瓜处处有之,生平野、田宅及墙垣,叶似栝(guā)楼、乌药,圆无丫缺,有毛如刺,蔓生,五月开黄花,花下结子如弹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细而多糁,又名土瓜,一名落鸦瓜,今药中所用也”。

立夏前后应怎么养生(今日立夏宜吃姜)(3)

在古代,一年四季都是有自己的雅号的: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青、朱、白、玄,是与四季相符的四种颜色。夏天颜色为朱,是太阳火红,是山花欲燃,更是这个季节独有的热烈。

初夏只是个开始,热浪还在路上,此时“小荷才露尖尖角”,此时“听取蛙声一片”,此时“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立夏前后应怎么养生(今日立夏宜吃姜)(4)

在南方,此时青梅成熟,梅雨时节也到来了,诗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而在立夏日吃青梅,可令人神清气爽。在太湖流域,此时的时令三鲜就是蚕豆、竹笋与青梅。

夏三月,生活起居一定要顺时而变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一年有“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每一“立”代表着一个季节的开始,是重要的转折点。每当新的季节来临,我们的生活起居一定要顺时而变。

《黄帝内经》早已给出了在夏天的“养长之道”: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夜卧早起:

夜卧早起,强调的是要早起,太阳出来后,就应该起床了。

《素问·生气通天论》有言:“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人的生命之气通应于自然界的天地之气,夏季天亮得早,我们应跟随太阳的起落来调整自身的生物钟,早起可以激发体内阳气,中午阳气才能更加旺盛

立夏前后应怎么养生(今日立夏宜吃姜)(5)

无厌于日:

太阳是自然界一切能量之源,也是我们人体的阳气之源,“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我们应该心怀感恩地去密切接触阳光,而不是害怕它,厌烦它。

在初夏,早晚出门是不需要遮阳伞的,阳光有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为我们身体补钙。

另外通过晒太阳,可以为我们身体补充阳气,只有阳气充足了,脏腑功能才能正常运行,气血才充足、通畅,从而才能表现出容光焕发,耳清目明。

立夏前后应怎么养生(今日立夏宜吃姜)(6)

使志无怒:

这句是说要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切忌发怒。生病起于过用,过度的情绪变化会成为生病的原因。夏季心气当令,容易心烦,发脾气,我们尤其要注意“使志无怒”。

冬冷夏热是自然规律,我们作为自然界的人应该顺应这种规律,无论严冬酷暑,都应抱着享受的心态去面对,这样才是顺应四时去养生。

立夏前后应怎么养生(今日立夏宜吃姜)(7)

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一个健康的人一定气色很好,面色红润,容光焕发,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顺应天时地利去养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养阳气之“生”,夏天养阳气之“长”

在夏天,除了多晒太阳,还应保证足够的运动,走出户外,最好是有山有水有花有草的地方,活动活动筋骨,使腠理打开,微微出汗,有助于新陈代谢,此谓“使气得泄”。

值得注意的是,过度出汗会有损津液,所以运动当有度。

立夏前后应怎么养生(今日立夏宜吃姜)(8)

冬天应“藏”,但是夏天应多多走出去,就像外边有心仪的人,有喜欢的事物一样,而不是一味躲在空调房里。

做到这些,就为秋天养“收”、冬天养“藏”奠定了物质基础,否则在秋天就容易感染寒凉之邪,冬天亦会生病。

食养很重要:夏天宜吃姜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写道:“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 夏季阳气盛,人体的阳气跑到体表去了,伏阴在内,此时人体外热内寒,宜食生姜。

生姜味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可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在中医看来,植物的皮与肉互为阴阳,姜肉性热,姜皮性凉;姜肉发汗,姜皮止汗。去皮可以发挥生姜性热的作用,而不去皮则可以平衡中和,在保留生姜药性的同时,还可以防止上火。

立夏前后应怎么养生(今日立夏宜吃姜)(9)

1、生姜去皮适用的情况:

脾胃虚寒者,生姜最好去皮;

和苦瓜、芹菜、螃蟹等寒凉食品一起吃时,最好去皮,可以平衡菜的寒性;

患风寒感冒喝生姜红糖水时,生姜应去皮;

用生姜防治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胃痛等不适时,姜皮应去掉。

2、生姜不去皮适用的情况:

一般做菜用姜,不用去皮,长期食用防止上火;

水肿时,吃生姜不去皮,生姜皮有利尿消肿之功效;

因上火导致有便秘、口臭等,最好单独用生姜皮,避免加重上火症状。

除了在平时饭菜中吃生姜外,这里为大家推荐一款姜枣玉竹茶

姜枣玉竹茶

【原料】生姜、红枣、枸杞、玉竹(其用量比例为3:2:1:1)脾胃虚寒者、风寒感冒患者可将生姜去皮,一般人饮用可不去皮。

【做法】或煮或泡均可,趁热饮用。

立夏前后应怎么养生(今日立夏宜吃姜)(10)

夏饮姜茶好处多多:

补阳气、祛陈寒。经过一冬一春,人体内容易积聚病气,喝姜枣茶可以宣发肺气,帮助我们把病邪驱赶出去。对于存在下焦虚寒的中年女性,可能会出现下身湿疹、下巴痘痘、白带过多等问题,喝姜枣茶也能得到有效改善;

补脾胃、温中焦。夏季气温高,阳气外泄,皮肤表面热,中焦却虚寒。姜枣茶可以温中驱寒,调节体内外“温度”,使内外寒热保持平衡,还可防治虚寒腹泻。生姜红枣补益脾胃,还有开胃消积之功效;

防治空调病。现在人们常说“夏天,命是空调给的”,然而空调在带来凉爽的同时,也将寒湿带入了人体内,从而易引发颈椎病、腰痛等问题。喝姜枣茶,可以及时把这些寒湿排出体外,不让病邪有机可乘。

符合夏季身体的状态与需求。姜枣温补,加上益阴除热、润而滋补的枸杞子,以及养阴润燥、除烦止渴的玉竹,既补阳又补阴,既滋补又清润,还能清热除烦,正符合我们夏季的身体状态和需求。

立夏前后应怎么养生(今日立夏宜吃姜)(11)

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宜饮此茶,但是到了三伏天出汗多易伤津液,就不宜饮用了。

注意,此茶当热饮,凉了就不要再喝了。另外姜茶应在上午喝完,下午和晚上别喝

睡午觉,让气血濡养于宁静之中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宁静的夏日,适合美美的睡个午觉。

夏日的中午,11时至13时,这段时间内人体阳气到达了顶点,开始向阴气转换,阴是主内的,主休息。另外,午时最大的气血流向心所属的经络,心经当令,其气血最为旺盛。

立夏前后应怎么养生(今日立夏宜吃姜)(12)

在这个时间段睡个午觉,有助于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对身体健康极有好处

对于普通人来说,中午吃完饭后小憩片刻,放下手上工作,让气血濡养于宁静之中,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心]午睡小贴士:

不宜时间过长,11点到1点之间休息半小时足矣;

尽量平躺,不要趴着睡;

午饭后,不要马上入睡,忌过饱即睡;

如果没有条件午休,也要让身体处于平静的状态,以利于阴阳的交替。

立夏前后应怎么养生(今日立夏宜吃姜)(13)

今日起,万物到了茁壮成长的阶段,标志着万物步入一年之中最辉煌的时刻,让我们顺应天时,如植物般使劲生长,好好孕育、长养自己的能量吧~

如果你还想学习更多养生知识,不妨就从《黄帝内经》开始吧[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