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签掏耳朵出血能不能用碘伏(好多人还在用小拇指挖耳朵)

“全国爱耳日”期间,我经常到社区做听力义诊,给老人和其他有需要的人检查耳道、检测听力。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和耳朵有关的、很不好的习惯,很多人都有,而且雷同的频率还很高,因此特意做了个总结,给大家提个醒。

1、用各种工具频繁掏耳朵

老是觉得自己耳朵里面有耳屎,或者喜欢掏耳朵带来的“舒爽”。讲究一些的用耳勺、棉签,随性一些的手边有啥用啥,比如发夹、牙签、笔等等,只要能伸进耳朵里的都可以拿来一用,其中有很多都是我怎么也想不到的。

那耳屎需要掏吗?

大多数人的耳屎都是碎屑状,而且耳道本身就有自洁功能,多余的耳屎会随着我们咀嚼、张口等动作自行排出耳道,根本不需要特意处理

即使是油耳,就是耳屎是湿的、稀得像油或黏稠似油脂,这种也不需要天天掏,一个星期处理一次就可以了。当然,一定要正确处理,用干净的棉签蘸取适量的酒精或双氧水,轻轻擦拭外耳道分泌物,注意不要伸入耳道深处。

棉签掏耳朵出血能不能用碘伏(好多人还在用小拇指挖耳朵)(1)

乱掏耳屎有哪些潜在危害?

①耳屎本身对耳道壁是有保护作用的,反复掏耳屎,只会破坏这种保护,使得耳道壁变得很敏感,反而很不好。

②经常乱掏耳朵反而容易将部分耳屎越捅越深,时间长了堆积成团,很可能演变成“耵聍栓塞”,堵住耳道。

③随便用各种硬物捅耳朵,很可能一不小心使耳道壁破损出血。对于血糖高的患者,耳道壁破血不易结痂的话,细菌感染的概率就会增加,如果造成外耳道炎会很麻烦,不容易治疗且容易反复发作。

2、用小拇指挖耳道

很多人习惯把小拇指的指甲留的长一些,然后经常用小拇指掏耳朵。原因主要有二,一种是用这种方法掏耳屎,一种是用这种方法缓解耳朵发痒。

棉签掏耳朵出血能不能用碘伏(好多人还在用小拇指挖耳朵)(2)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指甲里面的细菌很多,尤其有些习惯用手摸脚、脚上有湿疹等的人,如果摸完脚没有洗手杀菌,再用手指甲掏耳朵,很容易就导致耳道内真菌感染

所以用小拇指挖耳道是非常不可取的行为!

3、耳朵里面涂碘伏

这种情况现在也比较多见。一开始我用电耳镜检查耳道时,还不知道是碘伏,以为是油性耵聍,但是细看又不像,仔细一问才知道是涂了碘伏。

很多人涂碘伏是因为耳朵经痒,觉得是自己耳朵里面有细菌需要消毒,然后会用医用酒精擦,但是医用酒精直接擦耳朵,有些人酒精过敏又不舒服,所以改用碘伏涂。

棉签掏耳朵出血能不能用碘伏(好多人还在用小拇指挖耳朵)(3)

碘伏确实是用来处理皮肤破损处的消毒、杀菌的,它对皮肤的刺激很小,可以直接涂在皮肤上。但请注意,是破损的皮肤,碘伏是为了破损的皮肤不再扩大感染用的,而不是用于真菌杀毒。所以完好的耳道壁发痒涂碘伏一点用处都没有。

除非耳道做过手术有创口,那创口处涂碘伏还有点用。除此以外,耳朵不需要用碘伏或是酒精消毒。

4、耳朵很痒,越挠越痒

耳朵痒分好几种。

一种是自身患有中耳炎,经常随着身体变化间歇性的复发,复发时不仅会流水,还伴有耳朵痒。经常中耳炎发作的人,有经验的话会自行用滴耳液进行消毒干燥处理,严重的还会吃点消炎药加快治疗。

一种是耳道湿疹导致的皮肤发痒。这种痒几乎充满整个耳朵,而且很不耐受,甚至会痒到影响睡眠。需要及时就医,用针对性的药膏涂抹处理,光靠自己药店随便买的碘伏、氯霉素红霉素药膏是没有用的。

一种是真菌感染,就是类似脚气发作。一般是用手摸过脚,再用手掏耳道被感染的,耳道壁检查时会发现长了细细的白毛,一块一块的。这种痒的地方很难触碰到,要及时就医用,使用针对性的药物。

棉签掏耳朵出血能不能用碘伏(好多人还在用小拇指挖耳朵)(4)

最后一种就是单纯性的皮肤缺水,皮肤干燥导致的痒。这种痒最常见,一般发生在耳道口比较多,所以大家经常会用手指在外耳道处转圈圈来缓解。其实这种情况,用棉花棒沾点婴幼油、甘油、橄榄油,涂抹外耳道皮肤,滋润干燥的外耳道皮肤就可以了。不过,尽量不要用护手霜之类的涂抹,因为太厚了,耳道壁不好吸收。

5、洗澡时耳朵进水

洗澡时耳朵进水,或是洗澡洗头时用水冲洗耳道,然后再用棉签掏。这种做法千万不要!原因是耳道壁不能经常刺激,否则自身保护能力会变弱。

洗澡洗头耳朵进水是经常遇到的情况,不要惊慌,洗好后侧耳拍一下耳朵,或是侧耳单脚跳,把耳道里面的水倒出来,之后等耳道自然风干即可。即使用棉签吸耳道里的水渍,也只要轻轻在耳道口转一下即可,千万不要使劲往里掏。

我是听力师张艳艳,在听力康复指导和助听器验配领域有20多年的从业经验,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助听器知识,哪里有靠谱的听力机构和验配师,都欢迎在留言区或者私信问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