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没有经常说随便的人(为什么有人说随便)

有一天搭出租车到某地。由于大路发生事故,所以司机改走小路。但小路蜿蜓曲折,司机不太熟,越走越觉得没有把握,车停下来,问路旁边一位老先生:“请问我要到某地去,该怎么走老先生气定神闲,不慌不忙地回答:“有路就可以走,多问儿次就会到。”这两句话,叫人听了觉得十分有道理,同时又觉得摸不着头脑。司机表示感谢,很有信心地向前驶去。我觉得很纳闷,问他:“你知道怎么走了?”

他说:“知道。有路就可以走,表示我走的路是对的。如果我己经走错了,他会把手一扬,然后指向正确的方向。现在我走对了,他就不必举手,所以说有路就可以走,告诉我顺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多问几次就会到,意思是后面会有几个比较复杂的岔路口,那时候一定要问路,不要乱走经他这么一解释,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中国话如此简单明了,两句话就可以交代清楚。但听者必须动脑筋才能听懂。现在有些人只听不想,以致听不懂中国人所说的话,实在是一种遗憾。

你身边有没有经常说随便的人(为什么有人说随便)(1)

有些话很不容易听,才是我们真正的难处。要别人不要“听”话,其中含有“话不可以用耳朵听”的意思,必须特别小心。“不要听他的”,包含“不要听他的话”,也包含“不要单凭耳朵听他的话”的意思。很少说:“听他说什么。”反而常常告诫我们:“看他怎么说。”也就是说,话不适合单用耳朵听,应该配合眼睛看。有些话听起来含含糊糊,“看”起来清清楚楚。中国人不喜欢里啰唆讲一大堆,只喜欢简单明了,短短一两句话,含意很深,所以“看”了之后,还要多想。如果不用心想,还是弄不清楚说话人的语意。也就是说,“看”话不能单凭一双眼去看,还要动用“心眼"才能够真正看清楚,才能领悟“话中的话”,以及“话外的话”。

“心眼”要大,才听得真实。“心眼”太小,成了“小心眼儿”,就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如果对方有难言之隐,有说不出来的苦衷,说出来反而彼此难过的事情,千万不要用不正当的心思去说一句“你看着办吧”,究竟是“全权委托你”,还是“猜猜我的用意”,甚至“居然搞成这样子,你自己收拾烂子吧”?短短五个字,足够让别人思前想后了。凡是耳朵听不懂的时候,就要用眼睛看,还要动脑筋,结果呢?你看着办吧。

可见“随便”并不随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