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

日本是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的岛国: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多火山地震。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日本人很早就形成了大陆情结。早在公元4世纪六十年代尚未完全统一日本列岛的大和王朝就出兵朝鲜半岛并成功征服了所谓“弁韩之地”。16世纪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后制定了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征服朝鲜并以之为跳板入侵中国,然后将天皇安置在北京,以北京周围的土地作为对参战武士的封赏,而他自己做坐镇宁波继续展开对印度和南洋诸国的征服行动。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1)

正是这个计划奠定了日本之后两百余年侵略东亚大陆的整体基调。1879年日本吞并了琉球王国。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从清政府手中割占台湾。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得以在中国东北攫取诸多政治、经济、军事利益。1910年日本通过《日韩合并条约》在朝鲜半岛确立殖民统治。1914年日本又夺取了被德国占据的中国山东青岛以及太平洋上的一系列岛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把德国以前在中国山东的利益转让给了日本。以收回山东主权为导火索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2)

一战后德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中赤道以北的原德属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等地在也为日本所得。一战期间忙于战争的欧洲列强在华势力有所减弱,日本和美国逐渐成为在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竞争者。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五国缔结的《五国海军条约》规定:五国主力舰总吨位限额为美、英各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17.5万吨。这时的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英的世界第三海军强国。与此同时日本凭借地利上的优势得以掌握西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3)

美国和英国的海军都需要维护全球利益,所以日本在西太平洋这一具体的局部地区实际上反而占有一定的相对优势。日本利用自己在中国及西太平洋地区的优势加紧在这一地区渗透扩张。其实日本很早就在为侵华战争做准备: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旅大地区成立了关东都督府,从而将这里打造成为日后侵占中国东北乃至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基地。与此同时俄国将1897—1903年间所筑中东铁路的长春至大连段支线以及铁路两侧地带的治外法权转让给了日本。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4)

日本为管理这一新占领地区设立了满铁守备队(即后来的关东军)。1906年底日本在中国东北设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1907年日本在“关东州”驻扎隶属关东都督府陆军部的一个步兵师团和六个铁道守备队的兵力。1919年4月日本将关东都督府改为关东厅,将原关东都督府陆军部升格为“关东军司令部”。4月12日关东厅和关东军司令部同时成立。1920年5月日本又设立了奉天特务机关。至此日本实际上已建立了一整套殖民中国东北的行政、经济、军事、特务机构。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5)

1931年9月18日蓄谋已久的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地区。1937年7月7日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一次次侵略战争中屡屡得手使日本野心越发膨胀起来。在这一过程中被称为大陆政策的日本对外扩张的政策基调逐渐成形:第一步占据琉球、台湾;第二步占据朝鲜半岛;第三步占据中国东北;第四步侵吞中国;第五步征服东南亚及印度。日本人自己对此总结道: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东亚,欲征服东亚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6)

1938年日本当局正式提出了自己在战争中的扩张目标——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大东亚共荣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当年丰臣秀吉对朝鲜、中国、南洋、印度等地侵略计划的翻版。日本当局于1938年11月3日发表的《东亚新秩序》中提到:“东亚新秩序的建设以日、满、华三国提携建立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互助连环关系为根干,以期在东亚确立国际正义、达成共同防共、创造新文化、实现经济联合”。这一声明标志着日本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构想基本形成。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7)

那么日本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究竟包括哪些地区呢?事实上日本在一开始并没明确“大东亚共荣圈”所包含的范围。日本为什么在提出“大东亚共荣圈”这一概念时并不明确其范围呢?这是因为日本深知“大东亚共荣圈”实际上会破坏其他列强在亚太地区的既得利益。当时正深陷中国战场无法自拔的日本尚未做好对美、英等国开战的准备。1939年日本的盟友纳粹德国在欧洲所发动的战争吸引了美、英等国的主要精力,另一方面日本与美、英等国的矛盾也愈演愈烈。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8)

因此到了1940年日本开始明确指出大东亚共荣圈包括下列地区:朝鲜、“满洲国”、中国、法属印度支那、荷属东印度、英属印度、澳大利亚、西伯利亚等地。1939年日本的盟友纳粹德国在欧洲挑起了战火。1940年6月22日法国在纳粹德国的进攻下仅仅只抵抗了39天就签订了投降协定。法国的投降令日本看到了趁机吞并法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这样一种天赐良机。1940年9月22日驻守越南谅山的法国殖民军遭到日军进攻,在激战一小时之后1万多名法军向日军缴械投降。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9)

包括如今的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的法属印度支那从此被日本所控制。日军进入东南亚后迅速引起了美、英、荷、澳等国的警惕。日军进入越南后可以从西南方向迂回攻击中国的侧翼,从而切断中国抗战获得外部支持的地缘通道。与此同时进入越南的日军也对美国的殖民地菲律宾、英国的殖民地马来亚、荷兰的殖民地荷属东印度以及澳大利亚等地构成威胁。日本把自己在东南亚的行动称为是旨在将亚洲人民从欧美白人殖民者的统治下拯救出来的解放战争。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10)

当时日本使用了诸多具有煽动性的宣传口号“建设亚洲人的亚洲”“大东亚共存共荣”“没有征服、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王道乐土”......当时的东南亚只有泰国一个独立国家,今天的越南、老挝、柬埔寨当时是法国殖民地,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是英国殖民地,菲律宾是美国殖民地,印尼是荷兰殖民地。当地人已经历了相当漫长的殖民统治。相当一部分东南亚人不仅不讨厌日本,反而把日本视为帮助他们打碎西方殖民主义枷锁的一股力量。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11)

日本所提出的宣传口号对当时的东南亚人还是很有欺骗性和诱惑性的。二战期间缅甸的德钦昂山、泰国的銮披汶、印尼的苏加诺等人都曾与日本人合作过。这对美、英、荷、澳等国在东南亚的殖民统治实际上已构成了挑战。当时的美国正处于国力上升的时期:尽管美国完全确立世界霸权要到二战以后,不过在当时美国实际上就已表现出称霸世界的苗头。美国担心日本可能会征服整个中国和东南亚,那么届时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将受到严峻的挑战。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12)

再进一步说控制了整个西太平洋地区的日本甚至可能会对美国本土的安全构成威胁。美国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势觉得必须采取一定的行动了。美国要求日本限期从中国撤军,否则将对日本展开石油禁运等制裁。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如果美国一旦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那么日本的战机、战舰、坦克都会因为缺油而成为摆设。这时的日本实际上只剩下两条路可走:一条就是按美国所说的那样限期从中国撤军;另一条则是铤而走险夺取东南亚、太平洋等地的石油、橡胶等资源。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13)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对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发动的偷袭造成美军阵亡2400人丧生、负伤1250人,同时美军还损失了四艘战列舰、两艘驱逐舰、188架飞机。在此后的六个月中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无足轻重。没有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威胁使日本对其它列强在东南亚的力量可以彻底忽略,此后日军横扫香港、马来亚、新加坡、缅甸、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占领了整个东南亚、太平洋西南部,使自己的势力一直扩张到印度洋。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14)

1941年12月27日日后被誉为“缅甸国父”的德钦昂山组建了缅甸独立军。缅甸独立军在接受日本的武装后潜回缅甸与英军作战。正是在缅甸独立军的协助下日军得以于1942年3月8日击败英军并顺利攻克仰光。同年3月至8月间德钦昂山领导的武装又协助日军击败了中国远征军。在日军的扶植下缅甸宣布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独立并组建了以巴莫为核心的傀儡政权。泰国和缅甸一样选择了与日军合作:日本发起太平洋战争后泰国没进行任何抵抗,而是与日本签订了《日泰攻守同盟条约》。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15)

泰国由此加入了以德、日为首的轴心国集团向美、英宣战。泰国后来直接参与了日军在缅甸的军事行动并曾与中国远征军交战。1942年3月日军侵占印尼后将被荷兰殖民者关押的民族独立运动人士苏加诺从监狱里释放出来。日本占领军首脑今村均大将任命苏加诺为首席顾问和宣传家,苏加诺则将日本视为打碎荷兰殖民枷锁的帮手。太平洋战争期间苏加诺亲自走街串巷呼吁印尼民众参加各种军事设施的建造工程以协助日军。事实上德钦昂山、苏加诺等人未必就真心想和日本人合作。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16)

苏加诺在多年后的自传中写道:“日本结束了荷兰的殖民统治。这是事实,也是巨变的开始”。其实印尼人只不过是想借日本的人结束荷兰的殖民统治。像苏加诺这样的民族主义者最终目的是要使印尼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而这显然是与日本方面的诉求对立的。日本尽管打着要把亚洲人民从欧美白人的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这样的幌子,可实际上不过是要取代原来的殖民者成为亚洲各国的新统治者而已。因此德钦昂山、苏加诺等东南亚民族独立人士最终注定是要与日本分道扬镳的。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17)

泰国的銮披汶政府对这点就看得相当明确:谁在这场战争中占据上风就是自己的盟友。东南亚人其实不过是在日本和以前的殖民者之间两头下注使自己实现利益最大化。到了1944年见到日本大势已去的泰国、缅甸又倒向盟军对日军反戈一击。当时紧邻东南亚的印度实际上也与此颇为类似。1942年5月日本占领缅甸后不仅切断了国际援华物资通道,而且也获得了向西进攻印度的基地。当时的印度已被英国殖民者统治了两百多年。在此期间印度人曾发动过多次争取独立的起义。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18)

英属印度并不能和今天的印度共和国划等号(英属印度在地理范围上大致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尽管号称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可实际上古代印度更多只是一种地理文化上的概念。纵观印度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被征服的历史:一波接一波的外来民族征服了土著民族,然后又不断被新的征服者所征服。印度文明实际上就是在一波接一波的征服过程中叠床架屋形成的。直到英国殖民者到来之前印度从未形成过统一的国家政权。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19)

事实上恰恰正是英国人首次把一盘散沙的印度整合在了一起:英国在印度建立的殖民政府是印度数千年来第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尽管这是一个由殖民者建立的政府)。正是在英国殖民时期印度人才真正萌发了民族主义的意识。印度最早的民族主义者恰恰是由英式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印度独立后的首任总理尼赫鲁就曾说过:“我在精神上更像是一个英国人而非印度人”。随着印度人民族主义意识的萌发也使他们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开始产生抗拒心理。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20)

印度人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抵抗分为暴力与非暴力两种方式:1857年—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是一种典型的通过暴力手段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的尝试。这次尝试失败以后印度的民族主义者更多开始采用非暴力的方式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1885年12月印度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在孟买成立后领导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印度独立的斗争。1885年以后印度几乎每年都有民族主义者的集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大量征召士兵激化了印度人与英国殖民当局的矛盾。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21)

英国殖民当局为平息这种矛盾就承诺在战后将给予印度一定的自治地位,然而等到一战结束后英国殖民当局却并未兑现自己的诺言。英国殖民当局非但不打算兑现自己当初的诺言,反而还变本加厉增强了对印度民族主义运动的镇压:1919年4月13日英国殖民军队及其率领的廓尔喀士兵在阿姆利则向手无寸铁的印度示威群众开枪扫射造成至少379人死亡(印度方面认为有约1000人死亡)。阿姆利则惨案直接诱发了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22)

印度人开始拒绝在殖民政府和法院工作,也拒绝在英国人办的学校读书。甘地号召印度人用本土的手工制品去抵制英国商品并拒绝向殖民当局交税。在甘地号召下印度民众举行的罢工、罢课、罢市、集会游行汇成了一股反英洪流。1930年3月12日甘地率领78名信徒从阿默达巴德出发前往西海岸。在这426千米的路途中不断有成群的农民加入甘地的队伍。这年4~6月吉大港、白沙瓦、绍拉普尔等地相继发生反英起义。英国殖民当局为此逮捕了近3万人。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23)

1939年9月2日英国对纳粹德国宣战后英国驻印度的总督单方面宣布印度是交战国。印度国大党趁机提出以英国撤出印度作为印度参战的条件。英国方面拒绝了国大党提出的这一决议,随后印度就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日本占领东南亚之后首相东条英机想趁机一鼓作气打进印度。这时英军主力正忙于在欧洲与德国作战,所以实在无力分兵在亚洲与日本较量。英军在香港、马来亚、新加坡、缅甸等地已屡屡败于日本之手,所以英国对能否守住印度这颗“大英帝国皇冠上的宝石”其实是心里没底的。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24)

英国在这种形势下只好主动与国大党达成妥协。英国试图以此换取印度人帮自己在亚洲抵抗日本人。1942年德国、日本等法西斯轴心国制定了一个会师中东的计划:日本在占领东南亚后向西进军——自海路席卷印度洋、同时在陆上攻击英属印度;德军则在全力争夺乌克兰油田的同时强化在北非的兵力。最终德、日两国通过在中东会师使中、苏这两个反法西斯同盟国阵营中的陆权人力资源大国同外围的美、英这两个海权经贸大国隔绝开,从而使同盟国的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无法实现相互配合。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25)

拿下印度是德、日两国实现中东会师的重要一环,然而这时日军的兵力却被中国战场所牵制。中国的正规部队先后组织起淞沪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尽管这些战役最终都以中国军队战败告终,然而这些抵抗有效阻滞了日军的行动。由于中国疆域辽阔、人力充足,完全能以空间换时间。每次抵抗都减缓了日军的攻势,抗战逐渐转入相持状态,而这恰恰是日本这个资源匮乏的弹丸岛国所不能承受的。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一个又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26)

日军不得不同时面对来自国民党正规军和敌后抗日武装力量两方面的共同打击。1942年春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对他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罗斯福这番话充分显示了中国战场牵制日军使之无法进攻印度的突出作用。日军在占领缅甸时就曾一度遭到过中国远征军的重创。在没能完全控制缅甸的局势之前日军其实是腾不出手来打印度的。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27)

等到日军基本控制缅甸之后实际上已错过了进攻印度的最佳时机:尽管这时英国身为印度的宗主国正忙于应对欧洲战场,然而美国派出了强大的空中部队协助英国驻守印度,中国远征军新22师和新38师在缅甸失守后也退入印度改编为中国驻印军。英国在得到美国和中国的增援后已大大强化了印度的防务。这时日军一方面深陷中国战场无法自拔,一方面又要应对美军在太平洋的威胁,况且东南亚的占领区也都需要分兵驻守,如果再要分兵进攻印度实在是力有不逮。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28)

1942年风头正盛的日本就这样错过了进攻印度的最佳时机,然而等到1944年盟军都已准备反攻日军占领下的缅甸时日本反而对印度发动了进攻。这时的战局实际上已在朝着对日本不利的方向在发展。日军也意识到盟军即将对自己发起反攻,所以就在这时玩了一招“围魏救赵”:盟军不是要以印度为基地反攻日军占领下的缅甸嘛,那么日军就决定抢在盟军动手之前先进攻印度。1944年3月日军在印度英帕尔地区对英印军发动了进攻,然而这时的日军已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29)

强弩发射出去的箭到最后连薄薄的绢都穿透不了。即使是再强大的力量到了满负荷之后也会逐渐变得虚弱不堪。日军的大部分力量都被牵制在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所以日军所能用于进攻印度的兵力已相当有限。1942年下半年到1943年上半年盟军在赢得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的胜利之后已夺得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海军上将在中太平洋展开攻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陆军上将自澳大利亚向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发动跳岛作战。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30)

1944年的英帕尔战役实际上是日军在占据于己不利的形势下放手孤注一掷的豪赌。分身乏术的日本其实已没能力分兵进攻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印度了。1944年3月8日驻缅甸日军第15军指挥官牟田口廉也带领着10万人的部队跨过了缅甸与印度的边界。英军这边的指挥官蒙巴顿闻讯立刻在钦敦江建立起防御战线,而且蒙巴顿还提前占领了英帕尔地区。这使日军从一开始就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进攻印度的日军不仅要背靠钦敦江作战,而且他们的后勤补给线也面临着非常大的问题。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31)

缅甸与印度交界处都是山岭地区。地形上的困难严重阻碍了日军的推进,更会造成后勤辎重的运输困难与不及时。由于日本在印度没有任何补给点,因此所有的补给必须全部来自不可靠的丛林补给线,而盟军飞机时不时的轰炸导致日军的补给一直是断断续续。牟田口廉也针对这点提出了他著名的“成吉思汗作战”计划:10万日军是赶着一大批水牛和羊进入印度的。这样牛羊不仅可以用来驮运粮食、弹药、药品等军需物资,而且在必要时还可以作为全军官兵的口粮伙食。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32)

使用牛羊运输军需物资既不像使用机械运输那样受地形限制,而且只需要吃草的牛羊在运输成本上也比机械要低廉得多。这个想法乍一看似乎是可行的:不仅古代战争中不乏这种用牛羊进行运输的例子,而且英军也有用水牛进行运输的经验。如果这个方案真的可行的话,那么日军的后勤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事实上牟田口廉也一开始的计划比这还要疯狂:他最初是打算用大象和猴子来进行运输的。那么具体的进攻方案又是什么呢?对此牟田口廉也表示:“如果一切都计划好了,那么胜利就是必然的”。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33)

言下之意就是没有计划就是最好的计划。前线指挥官只需要根据自己眼前的实际情况自由发挥即可,至于牟田口廉也自己作为最高指挥官根本就不需要制定具体的作战计划。此言一出让第15军的各级军官目瞪口呆。也许牟田口廉也根本就没把英军的抵抗计算在内,也许这次行动在他眼中只是一次不会遭遇任何抵抗的徒步行军而已。牟田口廉也为这次行动只准备了20天左右的补给。如果日军只是徒步行进走到目的地也许20天的补给也就够了,问题是在英军的抵抗下日本恐怕不是20天就能拿下目标吧?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34)

牟田口廉也不仅忽略了英军的抵抗,而且也忽略了雨季即将到来的客观现实。一旦雨季到来之后沿途的河床会立即变得汹涌起来,因此届时日军的推进势必将会变得更加困难。日军为争取在预计来临之前结束战役就从一开始就发起了迅猛的攻势:日军兵分两路包围了英帕尔地区。英军将领蒙巴顿一度在危急形势面前不得不向美国空军求助。在美军的空中支援下英印联军终于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恰在这时中国远征军也正在发起收复滇西缅北的战斗。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35)

日军在这种多方牵制的局面下攻势顿减。英印联军因此得以把战役拖到了雨季:原本就泥泞不堪的丛林在雨水的冲刷下连走路都已成了问题,更何况日军还是带着辎重来作战的。本来为后勤补给准备的30000头牛羊这时不仅没派上用场,反而大大减慢了日军的推进速度:这些牛羊成为了盟军空中力量的最佳轰炸目标。许多驮运物资的牛羊在炸弹落地后因受到惊吓而四散奔逃,结果日军的可用物资反而因此大幅减少了。英军方面并没因此盲目反击,而是将部队收缩在英帕尔和日军决一死战。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36)

到后来日军士兵不仅手上的枪弹不够,而且口粮也是越来越少。雨季到来后日军内部又爆发了疟疾、霍乱、流感等多种疾病。经过数月惨烈的战斗之后日军在英帕尔的进攻以失败告终。从此日军就放弃了对印度的进攻计划。尽管日军对印度的进攻最终失败了,不过日军在这一过程中也还是占领了一部分印度领土: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英帕尔地区曾一度被日军占领。尽管日军后来由于作战失利而撤出了这些地区,不过日军在占领这些地区时曾在当地建立过伪政权。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37)

日本在占领东南亚时提出了“建设亚洲人的亚洲”“大东亚共存共荣”等煽动性口号,而在进攻印度时也试图利用印度人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1943年2月3日印度激进独立运动家钱德拉·鲍斯搭乘德国的U型潜艇由基尔出发前往日本。1943年10月21日钱德拉·鲍斯依靠日本的支持在新加坡成立了自由印度临时政府。自由印度临时政府的首都设在安达曼群岛的布莱尔港。自由印度临时政府有四万五千人的印度国民军作为武装力量:主要由轴心国俘获的不列颠印军战俘组成。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38)

当时处于日本控制下的新加坡、马来亚、缅甸等地的一部分印度侨民也自愿加入自由印度临时政府。在国际上只有日本、德国、汪伪国民政府、意大利、克罗地亚乌斯塔沙政权、泰国、缅甸巴莫政权、伪满洲国、菲律宾劳雷尔政权等轴心国及轴心国扶持的傀儡政权承认自由印度临时政府。英帕尔战役中印度国民军也配合日军展开对英印军的进攻:印度国民军在战斗中对英国人造成了很大威胁,还曾一度从侧翼包抄了美国的军队,然而随着日军撤退之后印度国民军在英军的打击下损失惨重。

日本为何不侵略印度(日本侵华长达14年)(39)

日本法西斯在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打击下最终不得不投降。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宣读了投降诏书,3天后自由印度临时政府主席钱德拉·鲍斯在台北坠机身亡。这时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也已摇摇欲坠。1946年发生的印度皇家海军起义给了英国在印度行将就木的殖民统治最后的致命一击。1947年英国提出的蒙巴顿方案将英属印度根据宗教信仰划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1947年8月14日和8月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先后宣布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由自治领转型成为共和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