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儿时记忆的风箱(从农村出来的你)

文/走在田野上

充满儿时记忆的风箱(从农村出来的你)(1)

风箱,是一种通过压缩空气而产生气流的装置。最常见的风箱一般由木箱、活塞、拉杆、活门构成,通过人工来回拉动鼓风,使炉火更加旺盛。随着鼓风机的问世,风箱已经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风箱的历史起源和发明者何人无从考证,但在宋代名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反映明初时期移民场景的《应诏远徙图》等历代绘画艺术作品中,都依稀可见风箱的影子。八十年代初期,鄄城南部的富春、郑营等几个乡镇引用黄河水於灌改良土地,灌区村庄临时整体搬迁。那段时间,我们经常看到一家老小用地排车拉着简单的生活用具去投亲靠友。地排车上最显眼的除了衣服被褥,就是一只风箱和一口铁锅。人们无论漂泊到哪里,生火做饭都是当务之急。可见,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风箱曾经是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主要工具之一。

八十年代的农村,高压电还不普及。烧火做饭、打铁冶炼、茶水炉子、卖饭铺子等,凡是用来生火鼓风的设备一般都是以风箱为主。偶尔也有一些走村串户打爆米花、煎鸡蛋饼的,使用一种手摇的鼓风机,已经是非常新鲜先进的了。在煤球炉、燃油炉和燃气灶等炊事灶具进入家庭之前,风箱一直是家家户户的主要炊事工具之一,一日三餐都离不了它。结了婚的年轻人,要和父母分家另过时,做家长的首先要给小两口置办一个风箱和一口铁锅等炊具。

风箱根据用途的不同,规格也不一样。铁匠铺子和茶水炉子一般用大号的,有一人多高,拉起来需要费些力气。家庭做饭使用的风箱体积相对小一些,宽约三十公分、高五十公分、长八十公分左右。箱体全部用干燥的桐木板做成,拉杆则是选用硬质的洋槐、枣木或者楝树枝干。风箱两端底部各有一个进气的四方小孔,并有一块木板悬挂在透气孔内侧。风箱的活塞用一块木板做成,周围镶嵌鸡毛做填充。来回拉动风箱杆,两端的木板一开一合,啪嗒作响。产生的气流从箱体中间靠下的出气孔吹出来,把灶底的火苗吹的呼呼作响,像红绸子一般舔舐着锅底。假如老鼠不小心钻进风箱里,因为两端的气孔一开一合,很难有机会再跑出来。民间有一句歇后语,叫做老鼠钻进风箱里—两头受气,说的就是这种风箱。

买风箱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做为家里的大件工具,人们往往要精挑细选,非常挑剔。首先是不能有缝漏气,其次是风力要足,其三是拉动灵活,再就是箱体轻巧便于搬动。我朋友史军的爷爷是鄄南什集一带著名的木匠师傅,老人家不仅为人正派,品格高尚,而且心灵手巧,技艺精湛。一生从事木工活计,对技术精益求精,对活计绝不糊弄,可谓德艺双馨。尤其制作风箱有着拿手的绝活,史记风箱全部选用上好桐木板材,绝不偷工减料。一只风箱的制作时间大概要一周左右,一斧一锯,一刀一刨,都精雕细琢,用心打磨。每一只风箱都倾注了老人的真心真情,凝聚着心血和汗水。整个风箱不用一滴胶和一颗钉,全部用木材隼隼相扣。做工考究,浑然一体,轻巧灵活,严丝合缝,风力强劲,结实耐用,可谓是美轮美奂的工艺品。哪怕是风吹日晒雨淋,几十年也不会变形损坏或者拔缝漏气。史记风箱被当地人口口相传,尊为名牌产品,家家户户以买到和使用史记风箱为荣。老人家制作的风箱不用去集市上销售,光是十里八村的订单就够他忙活一整年。要想买到史记风箱,不提前预订等上一年半载是拿不到货的。

充满儿时记忆的风箱(从农村出来的你)(2)

现在,随着沼气、液化气和燃气灶具进入农村家庭,风箱在农村也成了稀罕物。我的朋友康征老师还把老家用过的风箱当作文物,带到北京保存起来。我少年的青葱岁月,也是伴着风箱的啪嗒声走过来的。小孩子不经饿,每到放学的时候就三步并作两步急着往家跑。每当听到风箱啪嗒啪嗒的响声,看到家中灶房里冒出的袅袅炊烟,咕咕叫的肚子就得到了安慰。又能吃到热乎乎的饭菜了,一种安全、踏实和温暖的情愫顿时弥漫了全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