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

这次内容比较硬核,总共 4100 字,阅读时间可能超过 15 分钟,但可以保证能让大家足够了解这款产品。

最近在研究 NAS,打算给自己配一个靠谱且免费的私有云,但一直不知到从哪个品牌开始玩起,看了下群晖和威联通,感觉都比较硬核,不是很合适。

后来跟绿联的小伙伴说了下需求,他们推荐了 DH2100。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1)

绿联做 NAS 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在这条赛道上算是比较年轻的牌子。

不过绿联对于 NAS 的定位十分明确,一是以简单易上手为主,小白普通人都会操作;二是有家用和专业两条线,像 DH2100 就是家用属性更强一点,DH2600 则是拓展性更强,面对用户群相对更专业一些。

因此,基于家庭使用的这个特性,绿联也没有将 DH2100 设计得那么硬核,相比于群辉等专业向产品,它更圆润且一体性更强一些,俊嫂说它像个路由器,但其实它要比普通立式路由器大不少。

简单介绍一下外观和各个接口: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2)

DH2100 整体主要是塑料材质,但用了比较特别的磨砂银色,银色在 NAS 里比较少见,主要都是黑色为主,可能是考虑到家庭场景的使用,所以并没有做成黑色。

老实说,绿联对这种银色的处理真的不错,起初我在网上了解这款产品的时候,真以为是铝合金外壳。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3)

NAS 左上侧的电源、网络、硬盘1/2 的工作提示灯,这部分用了亚克力板装饰。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4)

值得一提的是,DH2100 是支持 UPS 断电保护且支持外接 UPS 电源,家里突然断电了UPS 会在短时间内维持 NAS 正常关机流程,保护硬盘和信息存取进度。

常用端口分布在 NAS 的左右两侧: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5)

左边是 USB 3.2 Type-A 接口和 USB 3.2 Type-C 接口,这两个是为了方便对外置手机、硬盘的快速读写。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6)

右边是电源、网络接口(1Gbps 峰值)和 USB 2.0 常规接口,这里上半部分是散热孔,除此之外,NAS 的底部也有悬浮式设计的散热通道。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7)

DH2100 提供两个硬盘仓,同时也能支持 2.5 英寸和 3.5 英寸的 SATA 接口硬盘。这次绿联配套的是希捷的酷狼硬盘,两个 4TB 存储空间,串联模式下能提供高达 8TB 的存储空间!

当然,如果 8TB 还不够用,NAS 本身最高也能支持最高 36TB 的硬盘容量,相信这已经能满足到 99% 家庭对 NAS 的需求了。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8)

希捷酷狼硬盘的特性我在本篇文章里不展开细述,这里仅简单说一下 PC 和 NAS 硬盘的区别,未来大家要扩充 NAS 的空间也能作为选购参考。

因为 NAS 需要做大容量存储,最经济的方案就是选机械硬盘作为存储介质,而由于 NAS 需要 24 小时不间断工作,因此对于磁盘不间断使用的能耗比、稳定性、寿命都要求比 PC 更高,这跟 PC 硬盘更看重读写速度是不同的,NAS 硬盘更看重可靠性。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9)

DH2100 的硬盘仓用了垂直插盘的双仓位设计,将硬盘托盘卸下来,把硬盘装好,就可以插进 NAS 开机使用。基本上有过 PC 装机经验的人都能搞定,如果没有,身边总有一个人会的。

在 DH2100 的硬盘设置里,存储功能提供了两个可选项,一个是备份存储: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10)

硬盘 1 负责存储,硬盘 2 负责对 1 进行备份;另一个是融合模式,打通两个硬盘的存储空间使用,如何选择看个人实际需求,我对容量需求比较大,选择空间融合模式。

设置 NAS 需要使用绿联的专用 APP 来操作,包括 NAS 的功能设置、云端访问、上传、下载都是在这个 APP 进行操作,这相当于是每个人自己的百度云盘客户端。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11)

关于 NAS 的使用方式有很多,许多大神也研究出了不少用途和玩法,这里我挑出几个我觉得好用的功能进行分享,希望能给大家提供更多 DH2100 的产品参考。

客户端兼容平台较丰富

DH2100 运行的是绿联自家的 UGOS 系统,其提供的「绿联云」客户端对其他平台的支持也是足够丰富,覆盖 iOS(iPadOS)、MacOS、Android、Windows 四大系统。

比较意外的是就连电视端也有客户端对 NAS 的访问,这意味着电视可以直接通过客户端读取 NAS 存储的图片、影视内容。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12)

手机客户端与 NAS 的配对方式也很简单,这里以手机端为例:扫码下载 APP、注册账号、扫码绑定 NAS,完成绑定。全程简直是傻瓜式操作。

我在 iCloud 开通了 2TB 的家庭容量套餐,但我的父亲用的是华为 P50 Pro,因此非苹果生态的设备就只能另辟途径去备份,并且也要支付额外的扩容费用。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13)

而现在,我可以通过 App 设置将 NAS 空间分享给最多 20 个家庭成员,每个成员都能使用共享的空间和各自独立的云盘空间,那么即使是后续跨平台换机、备份也很方便。

关键是,除了 NAS 的购买成本,存储服务都是免费的。

颇为全面且简单的操作面板

「存储」应该是大部分人用 NAS 最多的一个功能,和第三方云盘一样,通过「绿联云」 App 就能直接上传文件、照片、视频进私有云里,可以点选,也可以整机备份进去。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如果要备份 iOS 设备相册,App 端是不支持苹果 Live Photo 照片读取的,这个是 iOS/iPadOS 的机制限制,其他程序都一样。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14)

前面提到过 DH2100 是一款家庭、小白向的 NAS,所以我们对 NAS 的大部分操作,都可以通过客户端来解决,这是比较简单且常用的操作方式。

当然,DH2100 也提供了 Samba,在局域网内的电脑、电视能通过指定的 SMB 地址、密码来访问 NAS,这点玩 NAS 的玩家应该都知道,我就不展开介绍了。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15)

私人云 NAS 相当于就是私人的百度网盘,它不需要充值每年上百块的会员就能获得大容量、高速的上传下载速度,但因为局域网环境(家里)和外部网络(家外)条件的不同,也会影响到读写 NAS 的效率。

首先是内网,我的测试环境是 300Mbps 宽带,NAS 有线接小米 AX6000 路由器,通过「绿联云」客户端将 15GB 的视频素材从电脑拷贝到 NAS,电脑与路由器为无线连接。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16)

在内网上传峰值 8.5MB/s,表现还不错。在线播放读取速度也有 4MB/s,4K 视频在线播放,拖动进度条几乎没卡顿。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17)

如果你是摄影或者视频工作者,也能在后期软件直接访问 NAS 硬盘里存储的内容。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18)

比如我现在通过 NAS 内置的 Samba 网络共享服务 ,局域网内使用 FCP 可以直接能读取 NAS 所挂载的硬盘,能将 NAS 内的素材直接拷贝到电脑本地使用。

在成片完成后,我也可以在程序内直接把成片导出到 NAS 进行保存,大大减轻 MacBook 的存储压力。

而 NAS 另外一个应用场景则是家庭媒体库了,在家里的电视、电脑上安装 Kodi 等软件,配合 NAS 的 Samba 协议,实测播放 4K 蓝光片源也是十分轻松。

当然,我们用 NAS 的环境也不仅是在局域网内,在外网环境,我们也要对内容上传和下载进行测试。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19)

外网环境我使用公司网络进行测试,这是我平时用得最多的热点之一,下载速度大约是 4MB/s,有短时间保持在 5.5MB/s 的速度。后来我用了移动网络下载,表现接近。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20)

上传速度也算给力,向 NAS 上传视频的速度也能保持到 4MB/s 的速度,也有我平日用第三方网盘的 SVIP 水平了。

除了常规的访问、上传、下载,「绿联云」App 提供了不少 NAS 的拓展功能,下面我挑几个挺好用的功能进行分享。

远程下载 & 在线播放

客户端嵌入了迅雷下载的入口,登录迅雷账号能跟 NAS 的迅雷客户端绑定,外部设备通过客户端能让 NAS 自动下载种子文件。

因为 NAS 本身是依靠本地网络下载内容,所以外部设备只需提供种子文件,即可让程序下载文件到 NAS ,不会用到外部设备的流量,也不会因为外部设备网络环境影响下载速率,除非 NAS 所处网络有其他设备占带宽。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21)

但即使是下载到 NAS 硬盘里,外部设备读取内容仍需要网络来连接,而且大部分人访问 NAS 内的视频基本都会选择在线播放,这方面「绿联云」提供了三种方式打开视频内容:

  • 「绿联云」自带视频播放器
  • 系统自带视频播放器
  • 第三方视频播放器

「绿联云」自带的播放器的体验是不错的,而且对视频格式的兼容性和功能都挺全,支持手势操作、外挂字幕和无线投屏,基本上 90% 的视频内容都可以用它来查看。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22)

然而问题在于,对于 4KHDR 规格下的视频,由于其色轨的特殊性,「绿联云」自带播放器未能加载出最终的画面色彩效果,画面整体发灰。

后来我向绿联的小伙伴反映了这个问题,他们表示播放器是他们自己开发的工具,目前已经发现并正在努力解决 HDR 画面的问题。他们也向我解释播放器在开发时的顾虑,出于尊重相关专利和法律原因,他们正在寻找优化 HDR 播放的方案。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23)

如果用系统自带播放器会怎样呢?我用小米 12S Ultra 打开视频,画面正常加载,声音也没问题,但是在播放以外的功能上,就没有「绿联云」播放器那么丰富了,比如不能外挂字幕,这就限制了片源的选择。

目前我还在尝试各种第三方播放器,因为第三方播放器实在太多了,体验过四五款不是广告多,就是卡画面,所以如果大家有好的播放器推荐,欢迎在评论告诉我,我去验证。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24)

值得一提的是,「绿联云」App 也提供了视频转码功能,如果网络环境不支持 4K 内容播放,可以在 NAS 内能完成最高画质 1080P、最低画质能压到 480P 的转码,转码过程是离线进行的,不会产生流量。

新文件会另外生成到硬盘里,不会覆盖原文件。

手机/电脑的备份功能

和当前的第三方云盘服务一样,「绿联云」也提供了整机自动备份的功能,区别在于前者你需要每个月付 25 块才能获得比较舒畅的整机备份体验,而后者是免费的,且自定义选项更多。

「绿联云」能提供的本机备份功能有不少。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25)

除了常规对通讯录、相册这类重要内容自动备份,也能设置自定义备份的文件夹,以及在微信端已经接收的文件,在 WiFi 环境下(也可以设成手机流量),「绿联云」会自动上传备份。

而在备份文件的类型和路径方面,App 也提供了比较灵活的可选项,比如能选择备份特定前缀、特定后缀,或者是临时文件,具体可以根据玩家对 NAS 的使用需求不同,进行不同的设置。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26)

除了 iOS 和 Android 两大阵营的设备,针对苹果 Mac 系统,「绿联云」也能借助 AFP 协议对 Mac 系统进行备份,不占用电脑的本地空间。

具体操作和前面提到的 Samba 协议类似,在局域网环境下打开 AFP,在 MacOS 自带的「时间机器」功能中选择 NAS 作为备份硬盘,即可对 Mac 设备进行备份。

百度网盘文件迁移

在用这款 NAS 之前,我曾想象过要将百度云这么多年所存的文件转移过来会有多困难,然而事实恰好相反,「绿联云」居然内置了百度网盘的入口。

简单的登录之后,我们能直接将百度云盘的文件下载或迁移到 NAS 内。迁移的过程同样是基于 NAS 所连接的网络进行,不会用到客户端设备的网络。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27)

不过这里要注意的是,从百度网盘迁移数据的逻辑,本质上是 NAS 下载百度网盘的内容,因此迁移速度等于百度网盘的下载速度,而百度网盘的下载速度,则取决于是不是会员。

所以,如果要迁移超过 5GB 以上的文件,建议还是先充一个月的百度网盘 VIP 再做迁移,否则整个迁移过程将会非常漫长......

总结

我接触 NAS 的次数并不是很多,但是在信息迁移和备份这方面,我的需求应该会比其他人都要多,毕竟要经常在同平台、不同平台的设备之间切换,而且也得存放大量素材,光在「备份」这方面,每个月就得支出 50、100 元费用,从长远来看,显然 NAS 的可靠性和经济性都要更高。

绿联cd132评测(深入浅出聊聊绿联DH2100这款NAS)(28)

而从一个接触 NAS 不多的用户角度看,绿联 DH2100 的上手难度要比群晖等专业向 NAS 产品简单,而且对于一些相对复杂功能,绿联所呈现给用户的也只有一个开关、一个文件夹、一个二维码,这也是为什么绿联的 NAS 更适合新手使用的原因。

当然,我并非在说专业向 NAS 的不好,自定义程度越高的 NAS,更能被玩家开发出更多的可能性。只是,绿联的这款 NAS 是家庭存储向的产品,它的目标用户里可能会有相当多的非专业用户,甚至是之前连 NAS 是什么都不知道的用户,自然它就需要更简单、直观、可视化的方式给用户呈现专业的功能,这是 NAS 的另一条路线——用更轻松的操作控制,给家庭带来更智能的生活方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