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采样点的设置?采样时间如何确定?(15分钟采样圈如何构建)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蓉

如何进行采样点的设置?采样时间如何确定?(15分钟采样圈如何构建)(1)

4月28日,杭州率先拉开常态化核酸检测的序幕,“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由此成为杭州市民的日常通行证。

在这座拥有千万级人口的城市,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可行吗?又该如何避免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保障城市生产生活的有序开展?在这场前所未有的考验中,杭州是如何探索前行的?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在市民中心的一间会议厅内找到了答案。

卫健、住建、商务、市场监管、教育……市民中心G座一号会议厅,四面环绕的桌子上摆满了20多个写有各部门名称的桌牌,一侧的围观坐席中,几张办公桌一字排开,连同笔记本电脑拼凑起十个简单的办公位。“无疫单元”创建工作专班综合组负责人邵晖和9位同事就在此办公,从4月28日至今,已连续工作27天。

这里正是杭州超过一万个核酸采样点位的发源地。由杭州市各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组建的“无疫单元”创建工作专班,按照构建步行15分钟采样圈的原则,在此制定了核酸采样点部署的基本方案——“以区、县(市)为主体,行业主管部门为支撑,依托社区、医疗卫生机构、重点公共场所、机关企事业单位及药店进行设置布局。按照应设尽设原则,在3000人以上的小区、500人以上的单位至少设立1个采样点;在各类车站、商贸中心、学校、市场等人员密集的重点公共场所均设置采样点。”

起步之初,采样点也面临各种难题。“有的地方排队长,有的地方可能没人做,还有的市民想做却找不到地方……”邵晖说,通过投诉渠道、媒体反映以及社区、街道、区县三级联动的信息上报,关于核酸采样点的各种问题都会汇总到专班,成为每天的议题。

“前两周,我们一天三会。上午,和20多个部门一起会商,通过各部门的协调,解决核酸采样点上发现的问题;下午,和各区县进行视频调度;晚上,内部复盘。”专班的工作人员们也会每天观察统计各个点位的采样信息,汇总成简报,发布给各区,推动各区对点位布局进行优化,并将各区好的探索经验分享给其他区。

如何进行采样点的设置?采样时间如何确定?(15分钟采样圈如何构建)(2)

“一开始,采样点主要由区街两级设置,但几天后,各区就因地制宜,发挥各自能动性,让更多社会力量加入进来。”邵晖说,上城区率先发动校医参与,拱墅区广泛发动药店和民营医疗机构创建采样点,实现药店采样点全覆盖,滨江区和萧山区则协同在区域边界设置了15个采样点。

在这样的探索中,目前,杭州已累计设置18616个采样点位,日均开放10050个点位,包含70个24小时运行点位,能够满足每天1000多万人次的核酸检测需求。目前,杭州日均核酸检测已达553.7万人次。

采样点背后,从运输样本到核验检测结果,更多涉及到细微个体的难题也在这间会议厅的头脑风暴中得到解决。

比如,针对老年人没有手机、无法核验,先是公安部门和数据局联合攻克,推出了帮扫功能;之后,公交系统又将市民卡升级,实现了市民卡和核酸检测结果的绑定。

如何进行采样点的设置?采样时间如何确定?(15分钟采样圈如何构建)(3)

在样本的运输端,杭州则形成了二级转运机制,中转站几乎覆盖每个街道,将上万个采样点位的样本先汇集到中转站,再由中转站一一对应,转送至四五十家检测机构,“为了确保样本在2-4小时内安全送达检测机构,12小时内完成检测,各区也有一些有益的探索,像拱墅区和快递公司合作,由快递员将样本收集到中转站,余杭区的一些点位还尝试通过无人机派送。”

随着核酸采样渐趋平稳,这两天,专班攻坚克难的重心则转向了推进场所码的核验。下午6点半,夜幕降临,采访结束,当我走出会议厅时,他们则刚花十分钟吃完自己手中的盒饭,再次坐到电脑前,“可能要加班到10点。”

如何进行采样点的设置?采样时间如何确定?(15分钟采样圈如何构建)(4)

48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会持续运行下去吗?邵晖相信,在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下,48小时的常态化核酸检测一定是科学有效的,近一个月来的成效也证明了这一点,至于运行到什么时候,还得根据疫情的变化、依靠科学的评估来确定。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